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
2012-08-15李松武
李松武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
李松武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 [2011] 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出,今后5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方面要取得较大突破。如何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精神,按照统一部署,切实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结合学习《指导意见》精神,我就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谈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一般指治理的机构、体系及其内在控制机制,通常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组成。我们理解,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以实现其宗旨为目标,实行举办权与管理权分离,以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架构,由一系列激励和约束机制组成的制度安排;核心是建立不以举办权为基础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科学运行、相互协调;关键是引入事业单位外部人员主要是服务对象参与决策和监督;目的是确保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有效解决公益服务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外公益服务机构治理的普遍做法。在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实践多年,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与其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相似之处是治理结构基本架构以及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接受法律和政府监管等方面;本质区别主要是:在属性上,前者是公益属性,法人使命是公益服务,后者是财产属性,法人使命是公司营利;在理念上,前者围绕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弱化所有权概念,后者围绕财产所有权,依资本大小决策;反映到组织设计上前者决策层中要体现利益相关者的职责、权益,后者则主要体现所有者利益。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我们对发达国家非营利机构治理实践经验的有益借鉴,是对我国相关改革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事业单位发展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是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制度安排,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后,全国事业单位基本在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登记为法人。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公益事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在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是政府的附属物,政事不分,没有自主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要成为独立法人,必须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和举办单位逐步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不再直接行使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权,而是通过委派理事参与决策,监督事业单位按照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和行业规划开展活动;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直接拥有法人自主权,独立决策、执行,落实用人权、用工权和分配权,真正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从根本上解决“有法人之名、无法人之实”的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行为,强化公益属性。公益属性是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举办事业单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事业单位存在公益属性弱化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在目前的体制机制下,事业单位对谁负责、怎样负责的问题没有解决好,难以兼顾相关各方利益,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偏离公益目标。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外部理事,在决策和监督中体现各方利益,能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证其公益属性的实现。
三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一直以来,对事业单位的监管主要来自政府和举办单位,它们同时也行使事业单位决策职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监管很难落实,监管缺位、监管滞后和监管手段缺失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举办单位、事业单位各归其位、各行其职、各负其责,政府和举办单位把直接管理权交给事业单位,可以一视同仁地依法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有效解决“只管脚下、不管天下”的问题;同时,事业单位通过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加上有事业单位外部人员参与监督,可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共同发挥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完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和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以及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决策,可以有效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行使法人自主权,建立好激励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内部活力,做到决策准、指挥灵、执行快、效率高、活力足。
五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投入主体多元化,推进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促进公益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使每个事业单位成为独立平等的公益服务提供主体,能够弱化因投入主体不同导致的事业单位在资源分配、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待遇差别,有利于促进解决公益服务供给方式单一、总量不足、事业单位“行政化”等问题,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促进公益服务新格局的形成和公益服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范围,主要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重点是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根据提供公益服务的性质、特点、服务对象以及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密切程度考虑是否建立。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建立组织架构。决策层、监督层和执行层是治理结构的基本组织形式。决策层的主要形式是理事会,也可探索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理事会是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监督机构。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职责任务和服务对象等特点,兼顾代表性和效率,合理确定理事会的构成和规模。
理事会的组成和决策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宗旨和属性。首先,确定理事会的构成。一般分为三部分,即政府和举办单位代表、服务对象和其他方面代表,以及事业单位代表,前两者为外部理事。外部理事应占理事会多数,比较理想的构成是各部分均为1/3,任何一方均不占多数,防止任何利益方垄断理事会的决策权;其次,明确理事的产生方式。代表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的理事,一般由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委派;代表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理事,原则上推选产生,宜推选与事业单位服务有较直接、较稳定关系的服务对象,并兼顾理事履行职责必备的道德水平、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和责任意识。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有关职位的负责人可以确定为当然理事;再则,确定理事会的决策方式。理事会决策采取“票决制”,外部理事和内部理事一人一票,不设权重差别。也可以单独设立监事会,负责对理事、管理层人员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监督。
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理事会任命或提名,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事业单位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提名,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二是明确职责定位。这是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良好运转的前提和基础。理事会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和本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其职责包括: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监督本单位的运行。理事会对理事所代表的各方负责。管理层的职责包括:按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地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一般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管理层向理事会负责。
三是制定完善章程。事业单位章程如同事业单位的“宪法”,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根据有关规定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事业单位章程。事业单位章程应当明确决策层、监督层和管理层的关系,包括理事会的职责、构成、会议制度,理事产生方式和任期,管理层的职责和产生方式等。章程草案由理事会通过,并经举办单位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
四是健全相关制度。健全相关制度是法人治理结构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准则,明确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组织框架及职责定位,为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运行提供指导和规范。逐步建立事业单位信息披露制度,年度报告、理事会决议和涉及人民群众重大利益事项要及时向社会公开,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健全绩效评估制度、离任审计等其他配套制度。建立充分体现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并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用人用工、工资分配等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组织参与事业单位重大决策的程序和工作机制。
四、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工作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任务。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承担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职责,熟悉事业单位法人运行情况,参与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责无旁贷。要按照统一部署,切实承担职责任务,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积极稳妥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及其它配套文件,吃透文件精神,把握改革全局,自觉破除一切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模糊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抓紧研究和制订有关工作方案,抓紧研究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如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原则,各类法人治理结构的区别和联系,管办分离的实现形式,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等,为推进改革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坚定信心,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是权力利益的深刻调整,也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社会文明程度、民众观念素质等状况相协调。目前,在一些先行试点单位中,普遍存在认识不统一,利益难协调,动力不够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加强舆论宣传,进行正确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推动举办单位放下对事业单位独立运行的忧虑;推动事业单位本身克服安于现状、怕担责任、怕受监督、怕参与竞争的心理;推动事业单位服务对象实现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有关决策和监督的转变,改革中一时可能有些人的利益受到影响,但要坚信改革成果最终会由人民共享,从而顾全大局,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利益矛盾,自觉参与改革,形成改革合力,不断推进改革。
三是抓好试点,逐步推进。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新任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坚持试点先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慎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按照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继续追踪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5个试点省(市)试点单位的工作情况,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继续选取部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条件成熟、有代表性、特别是具有改革内在动力的事业单位先行试点,并认真加以指导,逐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全面推开这项改革奠定基础。
(作者系中央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