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高校的学生会组织

2012-08-15王巍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全体学生学生会

王巍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高校的学生会组织

王巍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是伴随着“五四”运动而产生的一支重要群众力量,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的重要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对于自身的定义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总结和实践,为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校;学生会组织;定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为日后成长为一支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奠定了基础。

一“、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1919年4月30日,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拒绝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要求,承认日本占领中国青岛,并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移交给日本。消息传来,激起了中国学生的强烈愤慨,由此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首先是由北京学生在北京发起的。当时北京各校并无学生会组织,因此在1919年5月4日时,参加运动的各学校骨干以“联合会议”的形式对学生运动的各项组织活动予以商议,俄文专科学校代表耿济之、汇文大学代表瞿秋白、北京大学代表邓中夏和高君宇、清华大学代表顾德民、铁路管理学校代表郑振铎等人都是“联合会议”的骨干成员。此后,为更好地团结本校力量,进一步推进学生运动的发展,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团、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生自治会等学生会组织于1919年5月5日正式成立。1919年5月16日,为有效联合各学校力量,“北京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在马神庙北大二院正式成立,邓中夏和高君宇成为学生联合会的骨干。不久,邓中夏被派往上海筹组全国学生联合会。1919年5月9日,上海同济大学自觉会成立,复旦、南洋、圣约翰等学校的学生会组织也在同期纷纷成立。1919年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复旦大学何葆仁被推举为主席。按照北京、上海等地的办法和经验,天津、山东、安徽等地的学生联合会先后成立。1919年6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和留日的学生代表60余人,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宣告全国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在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生会组织。

二、“五卅运动”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对自身定义的思考

在学生会组织建立之初,虽然开展了大量有组织的活动,但在“五卅运动”前,学生会组织对自身定义并无明确界定。学生会组织在“五卅运动”后的反对帝国主义高潮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一些没有学生会组织的学校和地区,都逐渐有了学生会组织,如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都在“五卅运动”后,成立了集中统一的全省学生联合会。1926年,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对学生会组织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学生会就是各个学校里面的全体学生,为互励学业进步,改进学生利益,参加爱国运动而组织的整个的学生团体。同时,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还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在每个学校成立学生会组织,而且要成立学生联合会。这是因为:第一,学生群众所受的痛苦与目前的要求大都一致,必须有团结整个学生群众的组织,才能集中学生的意志与力量而达到各种解放的目的;第二,在一般的国民运动中,尤须有学生群众的整个组织,统率全体学生群众并联合各界的民众团体(商会、工会、农会等)共同奋斗。可以说,这是学生会组织第一次对自身定义的思考,其核心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会、学生联合会是必须存在的;二是学生会、学生联合会是由全体学生组织的学生团体;三是学生会、学生联合会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学业,维护学生利益,并带领全体学生与其他各群众团体一起参与国民运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实际状态

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是在1926年对学生会组织明确定义的,在学生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在现实发展过程中,这一设想并未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生会组织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为非政治性学生会。这类学生会组织虽然在名称中有“学生会”的字样,但并不参与政治活动,只是一些学生为研究某种学术或参与某项事业或娱乐的组织。严格来说,这部分学生会组织在本质上并不是学生会,只能属于学生社团的范畴,但由于在当时并无学生会与学生社团的严格界定,所以,我们把其视为学生会组织广义的构成部分之一。

第二类为政治性学生会组织。政治性学生会组织普遍存在于各学校和各地区中。自1926年起,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便试图联合各校力量,通过共同努力,在各校、各地区中建立包括全体学生在内的,唯一的学生会组织,但却因各校、各地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就学生会而言:部分学校有效组织了全体学生大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成立了包括全体学生在内的唯一的学生会;部分学校同时存在多个名为“学生会”、“学生自治会”或“学生代表团”等学生会组织,彼此之间关系复杂,合作与斗争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学校则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学生会。就学生联合会而言:有的地区建立了学生联合会,有的地区则没有建立学生联合会;建立学生联合会的地区情况也不统一,有的是以城市为地区,有的是以省份为地区,还有的是以几校、几市或几省为地区;学生联合会的稳定性也较差,成立、重组和解散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当时,造成学生会、学生联合会这一复杂局面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有些学生会或学生联合会虽然有了自己的组织,但未能使已有的组织坚实壮大起来,争取大多数同学的参加,以致于反抗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很难持久。第二,虽然有些地方的学生会或学生联合会中的少数进步学生,对于“五卅”反帝国主义运动及反抗黑暗政治与反动教职员的运动进行了积极的宣传,但是因为对于一般学生群众缺乏普遍的宣传,使得大部分学生群众不了解学生会、学生联合会所从事的各种工作的意义。第三,有些学生根本不了解学生会、学生联合会的意义和学生会、学生联合会对于学生的作用。很多学生认为学生会仅仅是一种参加某种爱国运动而组织的一种临时团体,因此在爱国运动消沉的时候,便认为没有组织学生会、学生联合会的必要。事实上,学生会、学生联合会在责任上固然是要参加爱国运动,但决不仅仅只是参加爱国运动就可以概括学生会工作的全部。在平时,学生会还有其他的工作,如参加并改进校务,办理平民教育,举行学术讲演会或辩论会等工作。第四,有些地方的学生群众,因政治主张或信仰的不同,甚至因籍贯乡土的差异而分立派别,以致于影响了学生会、学生联合会工作的开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虽然一直在努力谋求一条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但实际上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状态。究其根本,这一现象是国家的动荡局面和学生会组织的自身局限性所造成的。在这一时期,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这就决定了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必须寻求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也正是在走上这条道路后,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才真正实现了规范化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芳 晔

K 25

A

1009-1203(2012)05-0105-02

2012-06-30

王 巍(1981-),男,黑龙江延寿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讲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全体学生学生会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