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2012-08-15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 “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并专题部署了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 “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 “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 “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深刻理解 “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着力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农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取得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 “九连快”的巨大成就,开创了农业农村发展新的黄金期。现在,虽然农业比重在下降、农村人口在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无论从保障供给看还是从扩大内需看,无论从经济总量增长看还是从人均收入增加看,无论从经济发展看还是从五位一体全局看,对农业及农村发展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在 “老乡”。解决好 “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必须把 “重中之重”的要求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清醒地、坚定不移地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不断增强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刻理解 “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路径,着力拓宽和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也是推动 “三农”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和路径设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靠,建立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只有逐步实现 “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当前,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是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城乡分割、城乡失衡,是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坚持“四化同步”,关键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引领提升效应和城镇化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要在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确保公共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金更多向 “三农”倾斜,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努力做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善于借鉴借重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理念和力量,不断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
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是我们党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完成保供增收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依靠,是实现“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广泛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着眼于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要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服务创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专门论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任务。这是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随着农业的生态功能凸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业在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需要。要珍惜土地、保护良田,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空间格局、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使命感、自觉性,始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始终坚持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央解决 “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方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不动摇,着力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准确把握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思路措施,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到2020年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现代农业面貌初具雏形,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工农城乡互惠一体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更有保障,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如期实现,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真正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明确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