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清照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2012-08-15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李清照文化

江 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代先驱梁启超先生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支配一个国家或民族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它已经形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一种模式,成为人们依照去言行,而又成为人意识不到其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一个文明传统未曾中断过的国家,它在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积累、沉淀了极其丰厚的优秀思想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陶冶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维系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李清照以才藻超拔文林,她的独立人格意识和主体价值意识,她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使这个古代杰出的文化女性,巍然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其人其词历经九百余年而影响不衰,已大大超过了文学诗词的范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大卓异的文化景观。我们要全面认识李清照文化的思想内涵,把握其精神与精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服务。

一、“李清照文化”的思想内涵

李清照,古齐州章丘县明水(今山东省章丘市明水街道)人。漱玉词作,脍炙人口;易安文望,卓立士林。[2]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女子不多,称得上女作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更寥寥无几。“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3]词宗李清照,她的作品既有对爱情与离愁别恨的描写,又有对国家、人民的深沉伤感;既是女性内心世界严肃深刻的体现,又显露出一种男性士大夫文人的“雅”气,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灵的意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清照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在当代仍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炽热的爱国情怀。李清照是一位民族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极强的人,身为闺阁女子,没有把自己锁在闺房绣楼中消磨青春韶华,而是把触觉伸向广阔的社会,直面社会,靠着自己敏锐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精湛的艺术造诣,用文学语言反映当时上层社会、民族关系和阶级矛盾。从她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注国事、具有炽热爱国情怀的精神世界。比如《上枢密韩公诗》,“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扌不土”,悲壮有力,表现了收复中原的迫切心情;再如“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以及 《打马赋》之“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无不充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和忧国伤时的深悲,体现着爱国主义主旋律。刘辰翁在宋亡后每读易安词 《永遇乐》即 “为之泣下”,“辄不自堪”,与之产生强烈共鸣,正是易安词富于家国之痛的强有力证明。[4]

2.积极的人生态度。李清照自幼生长于文化信息充足、学术气氛浓厚的书香门第,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及相对优越的自身条件,使她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词一出,“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5]小令流露出的是女性对青春与美的珍视,体现着一种对青春和生命迁流的体悟。在雨疏风骤之中,李清照感受到生命悄悄流逝,在生动鲜活的卖花担上,李清照感受到生命的澎湃。“卖花担上,买得一支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在“花面”与“人面”的比较中,词人确立了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表现了对自身生命的审美观照和对生命之美的自我发现。[6]另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她人生奋进与追求的集中表现,深隐地包含着李清照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平等的独立意识。女性的平等意识,是女性对现实生活中从属地位和一切歧视现象与行为的意识敏感性,以及对女性应该享受和男性同等权利和地位的确切认知。李清照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我们能够读出她自强的独立意识。如《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回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眼波才动被人猜” 将少女眉目传情,又恐被人识破的矜持心理表现得惟妙惟肖。“月移花影约重来”则表现了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与情人约会的情形。[7]全词心理描写十分生动细致,感情开展富有波澜,可谓姿态百出、曲尽人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青春少女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美好形象。

4.深沉的忧患意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李清照后期的词正是她晚年悲苦凄怆生活的反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丈夫早逝,使她饱经忧患、历尽沧桑。从李清照的遭遇里,可以看到当时民族和国家的痛苦和灾难。易安晚年名作《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词人通过今夕盛衰的对比,将故国之思与自家之痛联系起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襟怀。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不仅是在当时封建社会生活准则和狭隘生活天地里的女子所不具备的,就是在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着积极健康的意义。

5.大胆的创新精神。在易安思想性格中,有着不甘从俗、超群拔类、争新出奇的一面,这种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创新出奇的审美情趣、见解独到的历史观点,与其广博深厚的学识、睿智聪敏的思想有机结合,自然形成一种大胆创新的精神特质。就审美情趣而言,她身为闺阁女子却不喜脂粉香黛,正如她在 《金石录后叙》中所云:“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显然是脱去了一般俗女的普遍嗜好。[8]在对历史现实以及政治生活的认识方面,李清照更表现出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远见卓识的眼光。其《浯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二首》便是典型一例。张文潜原诗将安史乱因直接归罪于杨玉环,可是李清照却不从流俗,见解独到,她认为唐玄宗“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的荒淫生活,才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后,于浯溪磨崖刻石纪功,将元结所写的 《大唐中兴颂》由颜真卿写成楷书大字刻于其上,历来都认为这是一桩盛举,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杨万里等都撰诗文以歌其盛,独李清照不以为然,“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其气度“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令人拍案叫绝!对唐肃宗将其父玄宗恭禁于“南内”一事,历来皆称肃宗之“孝德”,李清照则又唱反调:“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揭露其“孝德”之虚伪入骨三分,淋漓痛快!如此等等,足可证明李清照见解之独到和慧眼之卓识。我们在赞其大胆创新精神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她思想的敏锐和见识的深邃,她超人的胆识、魄力和敢讲真话的勇气,明察事理的智慧和公正无私的朴素唯物历史观,于当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李清照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个国家 “国民素质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否依然普遍地被现代国民认同和遵守,这种保存传统美德的信念和方式又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9]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继承弘扬李清照文化,就是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挖掘其价值,使其在当代再放异彩。

1.重视德育。重视道德修养,追求自我完善和社会关系和谐,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个社会要健康有序发展,一个国家要实现文明兴盛,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导向、共同的道德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道德领域内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日益暴露。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李清照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提倡诵读李清照诗词,学习李清照爱国精神,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追求理想人格。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是被男权文化挤压、遮蔽的弱势群体,许多描写女子的诗词往往由男性代言。在男权文化语境中,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独树一帜,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作为前卫者她的女性自我意识,纯净而高雅的女性主体意识,执著而热烈的女性爱情意识,自强的女性独立意识,饱受离乱后的女性忧患意识,并用女性 “自己的”话语将它们表达出来。同时,其思想性格中包含的大胆创新精神,被赋予女性意识觉醒的文化内涵,在当代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3.促进文化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人类共同体不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而且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地球村”不仅是经济意义的,而且是文化意义的,文化走向融合的大趋势不可避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清照文化同其他经典作家的著述一样,是切入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文化资源,拉近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漱玉词》的译本,先后在苏联、美国、法国、日本、罗马尼亚等国出现,扩大了李清照文化的世界影响。此外,世界各国出版社的百科全书,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成就的有关部分中,都对李清照有所评价。如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法国 《基耶百科辞典》、《日本大百科事典》、罗马尼亚出版的《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辞典》等,无不有关于李清照的评述文字或专门条目。李清照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词人,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词人,她已经融合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4.发展文化产业。以文为魂,山水增色,文化与旅游向来难分彼此,这也是李清照文化于当代的重要价值之一。“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就是名人效应。李清照作为知名度极高的伟大词人,中外的李清照崇敬者都希望瞻仰李清照居住过的地方,寻觅李清照的游踪遗迹,在李清照吟诗的地方品味其风韵。所以说,李清照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是具有国际意义的旅游资源。与李清照相关的遗址遗迹和文物,既是李清照文化的遗产,又因其存在于风景名胜之中,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对这一部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地促进相关地区文博事业、旅游事业的发展,加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融合。

三、山东省章丘市打造“李清照文化”品牌的有益探索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对李清照文化的思想内涵,仅仅挖掘其当代价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其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近年来,山东省章丘市坚持李清照文化的科学发展,在深入发掘李清照文化的传承价值基础上,充分发挥李清照文化的积极作用,着力打造李清照文化的品牌,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强学术研究,深入挖掘李清照文化资源的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前提是对历史名人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度开发,让人们能深切感受到内涵丰富、生动博大的名人文化。经验表明,开展广泛的学术研究,可以让沉睡在历史典籍中的名人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学术研究是基础保障。近年来,山东省章丘市积极开展李清照文化研究工作,并结合李清照逝世925周年,举办了李清照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陈祖美、中国传媒大学杨燕、山东大学王培元、济南社会科学院荣斌等专家学者,以李清照文化元素为主题,就文化名片、城市形象、旅游开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解读,推动李清照文化的研究工作,促进了李清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丰富文化载体,提升李清照文化品牌的价值。山东省章丘市一方面以李清照及其诗词为题材积极开展文艺创作,以艺术的形式扩展和弘扬李清照文化,内容涵盖小说、诗歌、戏剧、音乐、影视、书画、雕塑等。邀请我国 “雕塑泰斗”钱绍武先生为李清照故居创作了李清照雕像;创作了京剧《李清照》、歌曲《百脉泉歌》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俗活动和各类纪念活动。自2009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 “李清照文化周”,举办李清照华语歌词大赛,邀请“词坛泰斗”庄奴老先生亲自参加,收到了两岸三地及加拿大、美国等地应征稿件达3100件;举行李清照诗词诵读会,万人诵读易安诗词。同时,通过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章丘历史文化精品图书发布会、民俗工艺展演、“千年古县”授牌、校园文化风采展等活动,集中展现以李清照文化为核心的章丘文化无穷魅力,从不同侧面展示“清照故里”的文化发展成就,章丘的文化号召力和形象传播力进一步提升,章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清照故里、词意章丘”,已成为章丘城市文化新品牌。

3.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浸透着李清照文化内涵的游踪地和描写故乡山水的诗词是章丘旅游之源和文化旅游之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走品牌化之路,名人文化的开发利用同样需要品牌的树立。山东省章丘市以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强力打造李清照文化品牌形象,使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亮点。一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李清照文化旅游硬件建设步伐。在“天下奇观”百脉泉畔建设了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李清照故居,为全国四座李清照纪念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成为李清照文化旅游的核心景点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2004年,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风景园林专家孟兆祯教授指导设计了被誉为“中国第一词园” 的清照词园,该园总投资3.6亿元,占地260余亩,以李清照诗词意境为依托,以“现代骨、民族魂、自然衣”为设计理念,构筑“风、花、雪、月”四大主题景观,景区内亭台楼榭,假山流水,宛如画卷,李清照文化旅游内涵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章丘文化旅游大格局。累计投入30亿元开发建设了百脉泉景区、济南植物园等自然景区和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洛庄汉王陵遗址博物馆、危山汉代彩绘兵马俑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场馆,将历史、人文、佛教等历史文化资源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将清照文化与泉水奇观、民俗文化与古村探奇、历史文化与山水风光等历史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同时,以章丘城市文博中心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保护传承章丘芯子、五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千年古县表现载体,逐步形成了以人文文化、泉水文化、生态文化为支撑,影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为辅助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格局。仅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章丘市吸引游人就超过29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14.5%。

四、提升 “李清照文化”品牌价值的几点设想

山东省章丘市自古人称 “金章丘”、“齐鲁巨邑”。这方土地是李清照的根,这方土地哺育了李清照,这里的优美环境陶冶了李清照的灵魂和诗情。当前,李清照文化已经成为章丘经济社会发展最有价值、最能吸引投资者、最具国际性和独特性的品牌。作为重要的名人资源,大有潜力可挖。下一步,要重点做好这样几个方面工作。

1.要继续广泛地开展学术研究,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构筑 “李清照文化”支柱体系,形成立体的大文化发展格局。要定期召开各种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会,组织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出版研究期刊和书籍,组织各类与李清照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活动,尤其需要与省内外各类研究机构和团体携起手来,互通信息、加强联络,把分散的力量团结成为强有力的队伍,同时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做好李清照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工作。

2.要充分发挥李清照文化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做好文化旅游结合文章。一是进一步丰富李清照文化品牌内涵,将清照文化与泉水奇观、民俗文化与古村探奇、历史文化与山水风光等历史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并科学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使文化旅游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今年10月份,山东省章丘市将举办纪念撤县设市20周年暨百脉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包括举办百家媒体 “清照故里行”,书法、美术和文学作者集中采风、创作活动及 “龙山文化”和“龙山黑陶”宣传推介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章丘对外知名度,提升李清照文化品牌价值。二是整合省内各地的李清照文化资源与景点,发挥其组合产品优势。山东章丘、济南、青州都曾经留下李清照的足迹,应进一步加强联系,共同打造好李清照文化这一品牌。三是加强山东与浙江的宣传互动,把学术考察与李清照文化资源的营销、宣传、旅游线路策划结合起来,与李清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结合起来,走区域联合发展道路,依托地缘优势,发展大旅游概念,进一步提升李清照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李清照文化品牌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达到最深远的社会影响。

“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淀,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构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作用于当前乃至未来。”[10]“李清照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文化,是一种时代文化。对李清照文化,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科学的理论做武器,深入分析和鉴别,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努力构建适应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延续其精神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

[1]金鸣娟.中国传统文化[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2]刘乃昌等.李清照志[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清】永王容,纪昀.四库全书提要[M].中华书局,1997.

[4]顾之京.李清照文学史地位再认识[A].辛弃疾李清照研究论文集[C].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5]蒋一葵.尧山堂外记卷(54)[M].明万历刊本.

[6]向梅林.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J].中州学刊,2007,(5).

[7]张锡梅.解读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自我意识[J].大理学院学报,2007,(5).

[8]张廷杰.论李清照(词论)的成因及其对南宋词坛的影响[A].辛弃疾李清照研究论文集[C].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9]潘一禾.文化安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李清照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谁远谁近?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