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

2012-08-15张顺昌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实力中华民族

张顺昌

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民族文化建构,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自中西文化碰撞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如何保持文化主体性构建中华民族新文化?一直困扰着中国人。尽管不同时代的先哲,根据自身所处的中西文化交流复杂历史环境,对保持文化主体性,建构中华民族新文化进行了积极富有成效的探索。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仍在进行中。

一、文化主体性概念界定及研究缘由

近代以降,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尽管人们对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范式颇有微词,但文化上的 “体用之争”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我国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在承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首次提出了 “文化主体性”概念。他认为,文化主体性就是对现代化的“自主的适应”。这种“适应”,既可以理解为发掘本土文化中与现代化规律相契合的要素,依据本土文化来重建现代化道路,亦可以理解为在本土文化同现代化要求无法结合的情境下,主动参与、学习和适应现代化的基本规则和技术,在参与中重建自身文化个性。[1]这一观点,长期以来,对我们弘扬文化主体性,构建中华民族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的主体性,归根结底是人的观念认识、实践能力问题。理应从认识分析人的本质着手来研究文化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也就是说,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关于主体的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有许多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对客观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它集中地表现为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据此,笔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把文化主体性界定为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把“文化主体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继上个世纪80年代 “文化热” 之后,为什么文化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呢?据笔者观察分析,文化问题之所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关注思考的焦点,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

第一,强调文化主体性意识,是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凭借强势文化,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它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民族最关切的一个问题。否则,自己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精神都会在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慢慢地消退。而失去文化主体性以后,国家的独立性也就丧失了。因此,我们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必须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第二,强调文化主体性意识,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资源由三部分构成:对他国有吸引力的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能得到遵循的政治价值观、被视为合法和享有道德权威的外交政策”。[3]其中,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如果我们把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组成的国家力量称作“硬实力”的话,那么通过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文化创造等体现出来的国家力量就可以称作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方面的国家软实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虽然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竞争,而且是文化力的较量。据201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比较“软”,具体表现为四方面:(1)文化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稀缺,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2)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长期处于管理者的角色,对文化发展干预过多,使文化企业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3)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成熟。中国文化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盗版、侵权现象严重。(4)文化出口能力不强。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基于对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在正确分析我国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因此,加强文化主体性教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意识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三,强调文化主体性意识,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

近年来尽管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有限,西方在舆论话语权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据2010年《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统计,中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的比例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西强我弱”的格局明显。中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日本10%、美国43%、欧盟34%。另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统计:在世界文化遗产排名上,中国排名第7;在世界影响力排名上,排名第55;在日常生活中,世界文化现代化指数排名第57;在初等发达国家文化指数排名中,居第24位。可见,我们在文化方面的世界排名中处于中等强国。这与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大国、经济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较小。因此,如何通过进行文化主体性教育,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四,强调文化主体性意识,是实现社会力量整合的必然要求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从积极方面看,这有利于促进思想活跃,减少封建依附和盲从意识,从而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多样化”与“主旋律”客观上是一对矛盾,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其本身就包含着对指导思想的冲击。诸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社会认同也迅速多元化,甚至无序化。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并强化文化主体性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毫不动摇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构筑起人们的社会价值认同。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

为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主体性作用,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一,筑牢中华文化之根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对此,著名学者楼宇烈曾强调指出:“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知道我们文化的‘根’在何方,懂得如何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否则如果不懂得自身文化最根本的要义,便无法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也没有资格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一旦在文化交流中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我们便有可能不加甄别地将别的文化中的糟粕加以盲目吸收,变成自己文化的成分,导致文化之根益发浅薄,以致变成其他文化的附庸。”[4]因此,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数典忘祖;也不能照搬照抄,拜倒在古人脚下。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我们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我们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忽略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无论如何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国民进行文化主体性意识培育工作,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培育文化自省意识。文化自省意识是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评估,是主体文化之为主体的核心。文化自省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主体对自我文化发展水平的自知、自主程度,从而决定着文化主体性发展的水平。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实际上就内涵了文化自省的意味。称其为文化的“自知之明”。如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围绕社会问题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文化自省,科学扬弃,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其价值,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2)培育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如果说文化自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石,那么,文化自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从我国当今时代文化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现有的文化情境同时兼具有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时代文明的内涵,这就给我们所处的现时代注入了博采众家之长的自发机制,恰恰这种自发机制给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条件。

第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引领文化前进方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各种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多种文化并存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在文化主体性建设问题上,西方国家也是抓得很紧的,总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其国民灌输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和政治信条。面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各种文化思潮的引领作用,坚持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清除封建专制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三,建构具有“中国气派”和 “世界眼光” 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一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具有包容其他文化的传统,善于从外来文化中吸收营养,并在吸收和借鉴中,更加兴盛,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无论古代社会还是近代社会,正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根植传统、融会中外,实现了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它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培育国民文化主体性,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建构起既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兼具世界眼光的中华文化,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此,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既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要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同世界各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在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3]【美】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J].国外社会科学,2006,(4).

[4]李四龙.人文立本——楼宇烈教授访谈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4.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实力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实力抢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