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分析
2012-08-15杜江
杜 江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句容 212400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病症,临床检出率高,在所有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部分地区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可达到30%以上。又因为结肠息肉是癌前病变的一种,有条件者,均应给予手术切除治疗,随着内镜下操作技术的成熟与飞速发展,目前,内镜下切除息肉已经成为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该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行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的76例患者的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患者76例,其中男47例,女29例,年龄28~76岁,多无特征行临床表现,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便血、便秘、腹泻等。单发息肉共45例,2~4枚息肉29例,5枚息肉以上患者2例。共治疗息肉128枚,其中28枚息肉直径小于5 mm,95枚直径5~20 mm,5枚直径大于20 mm。
1.2 治疗方法
应用直接钳除、高频电凝电切术(EMR)、氩气电凝(APC)烧灼等方法对不同大小及类型的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包括术后腹痛、出血情况,息肉的切除率,以及复发、癌变等。
2 结果
本组76例患者,共有结肠息肉128枚,分别采取钳除、烧灼、高频电凝电切术、APC等手术方式,所有息肉均成功切除,切除率100%。
所有手术患者中少部分患者术中有少许渗血,未给予特殊处理,镜下观察自行好转。3例患者出现电切中出血,给予APC局部治疗,再予钛夹钳夹治疗后好转,术后无活动性出血、穿孔。部分患者术后有轻微腹痛,多自行缓解。所有患者3~6个月后复查肠镜。4例复查肠镜发现息肉复发,再次给予内镜下切除治疗。
3 分析及讨论
结肠息肉男性多于女性,直肠及乙状结肠好发,病理上一般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今年来随着内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成为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首选方法。目前的治疗方法有直接钳除、APC、高频电凝电切术、ESD等,一个熟练得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数量等特点而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手段。手术中摘除息肉时结肠内充气不宜过多,否则可增加穿孔危险。对基底部较大或者广基息肉者,圈套器应贴近瘤体,向腔内牵拉,边凝边切,防止穿孔;部分息肉可采取分步切除、并充分止血。部分较大息肉若不能完全离断息肉根部,切不可强行收紧圈套器将其离断,可提高圈套器套取部位,充分电凝,术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多可自行脱落。切除下的大块标本,尽量送检病理,以排除部分恶变可能。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和穿孔,术前因应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保持肠道清洁,以便于观察;术中要密切注意出血、穿孔等可能情况,同时术者和助手应当技术娴熟、配合默契。术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进食时间,避免过早进食,以防止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可能。对于息肉加大,切除息肉较多的患者,应该住院观察,早期禁食24 h左右,逐步恢复饮食(流质饮食2~3 d,软食一周)。笔者认为,在严格掌握禁忌症及良好的术前准备前提下,具有丰富内镜诊断及治疗经验的内镜医师根据结肠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等特点,选取最适宜的手术方式,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就能取得确切、肯定、安全的疗效。
[I] 吴和顺,陈键林,马佩炯,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5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5):477-478.
[2] 汪朝惠,王艳惠,杨凯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895例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09,47(15):128-129.
[3] 黄小荣,曾国华.浙北地区大肠息肉若干流行病学特点[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160-161.
[4] 高原,赵逵,吴会超,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束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体会[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9):1283.
[5] 吴子刚,吴子光,全华斌,等.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