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2012-08-15张淑华李庆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3期
关键词:卧位腺瘤颈部

王 芸 张淑华 李庆华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甲状腺肿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甲状腺腺瘤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肿瘤生长缓慢,长期内改变不多;甲状腺肿瘤确诊后均需手术治疗,良性者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若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切除标本应经病理学检查,若为恶性应按甲状腺癌治疗。收集临床2010年1月—2012年6月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85例对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8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男16例,女69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5 d~3年。临床表现均以颈前区肿块伴而入院,术前均无声嘶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甲状腺肿瘤患者多为女性,一方面害怕手术的损伤;另一方面对肿瘤性质不明有顾虑,护士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顾虑,并使之配合治疗。练习手术进体位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位。必要时,剃除其耳后毛发,以便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前晚予以镇静催眠药,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术前常规检查外,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尤为重要。必要时,也应对心、肺、肝、肾等进行相应检查,以对其功能状况作出判断。颈、胸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和移位。必要时作Valsalva-Mueller试验并摄片检查,判断有无气管软化。间接喉镜检查,了解声带运动情况[1]。术前1~2 d开始给予抗生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术野皮肤准备。适当配血。术前晚给予镇静剂,避免各种刺激因素,使之充分睡眠和休息。术晨禁饮食。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保持患者头颈部舒适,改变体会时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保持颈部舒适。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手术创伤大,疼痛不适会加重病人对预后的担忧,故需遵医嘱及时给予镇痛,以利休息和缓解焦虑。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安全感,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便于患者呼吸和引流。平稳或全麻清醒后,饮少量清水,如无不适鼓励多进食或经吸管吸入便于吞咽的流汁饮食,逐步过渡为稀软的半流质、软饭等。

2.2.2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发现声嘶或呼吸困难时,为损伤喉返神经所致。应详细检查喉返神经,需要行吻合或松解术。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有无声嘶、呛咳等症状,有无手足抽搐等。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保护切口,避免颈部弯曲/过伸和快速运动。有意外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

2.2.3 配合治疗护理 术后床边常规备气管切开包。若癌肿较大、长期压迫气管,可造成气管软化,术后可出现窒息症状,术后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有窒息危险,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及床旁抢救。

2.2.4 术后应急措施护理 患者通常出现颈部肿胀、皮下淤血或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有的病人可有大量鲜血从引流管流出,甚至可造成失血性休克。有的病人,由于引流管被凝血块堵塞,引流口不见出血,但呼吸道受压更为严重。此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视。术后伤口一旦发生出血,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在床旁迅速敞开伤口,清除血块,解除压迫。然后送入手术室,重新进行止血。术后取半卧位,有利于伤口引流,床边常规放置拆线包[2]。常规24 h内冷敷颈部切口,减少颈部活动,避免剧烈咳嗽、呕吐及说话过多,以消除出血的诱因。对于表情烦躁、口唇青紫的病人,应立即吸痰或者协助患者将痰咳出,无效时可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他原因造成的气道堵塞,均应先做气管切开,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3 讨论

甲状腺瘤有引起甲亢和恶变的可能,原则上应早期手术切除。一般行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如腺瘤小可行单纯腺瘤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加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等,手术的范围和疗效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注意避免损伤神经,保护甲状旁腺。

[1] 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

[2] 苏秀宁,王小玲.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3A):628-629.

猜你喜欢

卧位腺瘤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四种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