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食管阻抗术及试验性治疗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2012-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流病质子泵反流

艾 玉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山镇卫生院,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 130716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慢性疾病。根据调查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均有不利影响。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手段较多,其中种最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诊断方法是PPI治疗。伴有食管黏膜损伤胃食管反流病病人可以利用胃镜进行明确诊断,但如果是缺乏内镜下粘膜损伤证据的病人,则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存在难度。阻抗技术能够利用鉴别反流的成分进行区别反流和吞咽。在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里,酸是引发烧心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MII-pH为提高鉴别功能性烧心的机制提供了应胡的技术条件。

1 健康志愿者二十四小时联合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测定

胃食管反流病近年在我国发病率有所升高,一般认定是酸反流、胆汁反流或食道敏感性增加引发的,阻抗技术是在监测导管上放置一些连续的金属环,它可以用来以鉴别反流的成分,与MII-pH一起监测后可以提高使诊断率。此项技术是该领域的新兴技术,由于MII-pH监测导管设置的特点,它对近端反流的监测表现非常明显。但是人群和种族的差异,以及饮食结构的差异,会使监测结果有所差异;本文选取在18~65岁中没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人首先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MII-pH监测采用Sleuth系统,监测的过程与24 hpH监测类似,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的资料为正态分布;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70人,24 hMII—pH监测的数据表明。反流以立位为主,卧位反流少见。不同成分的反流中以立位为主,卧位少见。29.8%的反流达到LES上15 cm,反流物清除时间要较酸清除时间明显缩短,男性的BMI明显大于女性。健康志愿者中以混合反流为主。

2 监测探讨烧心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模式

胃酸在胃食管反流病黏膜损伤及症状形成中起到主要的影响,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治疗手段一般是质子泵抑制剂,简称为PPI。但在研究中发现,管黏膜损伤的程度越重,质子泵抑制剂有效率越低,它进一步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中还有酸以外的其它因素,这导致了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而24 h联合MII—pH技术为非酸反流的检测提供了有利措施。阻抗技术通过阻抗导管中阻抗变化的方向进行反流和吞咽的鉴别,通过联合MII—pH技术解烧心患者中不同的胃食管反流模式。病人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为:选择烧心为主诉的所有性别病人。健康志愿者的纳入标准是18~6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烧心患者采取消化道内镜及24 hMII—pH技术监测后,使用适量雷贝拉唑治疗。MII-pH监测导管外径2.1 mm,测前患者至少空腹8 h,所有单纯pH监测分析的资料为正态分布。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烧心患者五十名,患者在性别比方面存在差异,计算各组酸反流、弱酸反流及弱碱反流的比例,雷贝拉唑试验阳性的患者为13人,有效率70%,治疗有效的患者在食管卧位各项指标均大于无效的患者。通过实验看出,联合MII-pH监测进行检测各种反流的敏感程度好,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前瞻性采用MII-pH监测。并且发现近端反流是反映反流程度的一个标志。随着联合阻抗一pH监测的诞生,使MII—pH技术具有更大的实际监测意义。

3 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应因素分析

由于食管抗反流屏障的减弱,胃食管反流病起患者不适的症状,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严重时会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胃食管反流病断手段较多,从最早使用的X线及核素检查到24 h食管pH监测,以及现在广泛使用的MⅡ-pH监测都给胃食管反流奠定了客观基础。但在这些技术手段中也存在着局限,由于患者所处环境突然改变等原因,使采取的检查阳性率降低。

为了寻找一种对患者有利、临床上容易实施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法,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来诊断。探讨新型的PPI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入选患者需以烧心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治疗前由医生对患者的烧心症状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一些指标,烧心症状评分为烧心程度记分与频率记分相乘。内镜下显示反流性食管炎A级或B级,或MⅡ-pH监测结果阳性可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PPI试验性治疗采用不同的阳性判定标准,嘱咐受检者保持正常生活及饮食节律,用专用统计软件SPSS l3.0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患者200例,经过治疗后显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第一周和第二周没有明显症状区别,提示判定标准越严格,诊断价值越高。因此,PPI试验作为试验性治疗,简便易行,目前PPI试验的疗程不一,适合于社区及基层医院医生。另外,对于存在症状重叠的这两种疾病,PPI试验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所有患者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事件。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多种症状,需采取综合治疗。并且,要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权衡费效关系,减轻患者的痛苦。

[1]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

[2]林金坤,胡品津,朱雪茵,等.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诊断GERD的价值[J].华人消化杂志,1998,6(S2).

猜你喜欢

流病质子泵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雌激素水平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