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152例疗效评价

2012-08-15张彬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喜炎菌群次数

张彬

长春市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51

腹泻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小儿胃肠道功能及黏膜免疫发育尚不成熟,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小儿腹泻的发生率不断呈增高趋势。在我国,小儿发生腹泻中有40%~60%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1]。我院自2011年1月—2012月6月对收治的152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采取喜炎平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4例,男173例,女131例,年龄9个月~5岁,平均(2.6±0.5)岁,病程4~16 d,平均(7.9±1.1)d,患儿均有大便次数增加、呈稀水或蛋花样便症状,其中伴发热201例,伴呕吐67例;132例合并脱水症状,其中轻度85例,中度31例,重度16例,大便次数4~11次/d。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见有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无脓细胞或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PCR检测轮状病毒(+)。随机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金双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辅助治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症状及脱水情况给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金双歧(内蒙古双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口服,6个月内婴儿一次1片(0.5g/片),2次/d,6个月~3岁小儿,2片/次,3次/d,连用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249)5 mg/(kg.d)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5 d。密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及其他临床症状好转情况。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症状好转情况进行判定:治疗3 d内患儿全身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正常,为治愈;治疗5 d内患儿全身症状明显减轻,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性状显著改善,大便常规检查好转,为有效;治疗后患儿全身症状无明显变化,大便性状、次数同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79例,有效6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56例,无效63例,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在退热、止泻等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患儿均完成治疗,1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胃胀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调整药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可能造成死亡的生命年指标综合评价显示[2],由腹泻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达6000多万人/年,其中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约为2167多万人/年。由于小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毒通过侵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肠绒毛,导致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肠液吸收及分泌障碍,水钠吸收减少,渗出增多,再加上患儿体内一些不良因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诱发或导致腹泻的发生。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3],小儿在发生腹泻早期即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菌群结构的恢复晚于症状的恢复。

喜炎平是从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制成的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能很好的穿透病毒细胞,有效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复制,提高对肠道病毒的灭活作用,从而抑制或杀灭病毒;能有效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及时恢复肠道功能,通过抑制炎症部位PG的合成保护溶酶体膜,提高血清中溶菌酶含量,改善毛细血管的循环,进一步减少炎性渗出物,抑制炎症的发展,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喜炎平对肠道内环境影响小,可提高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协同作用增加金双歧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病原菌[4],减少肠腔内毒素的生成和吸收,有效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和临床症状的减轻,经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喜炎平可有效杀灭肠道病毒,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炎性渗出物,而且对肠道内环境影响小,不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不良反应低,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黄毅岚,罗宏丽,胡永淑.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1(23):89-92.

[2]张冬平,李蓓,崔金娟.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32):62-63.

[3]余细仙.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5):80-81.

[4]杨俊娜.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25):80-81.

猜你喜欢

喜炎菌群次数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