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儿高热的护理

2012-08-15庞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降温体温口腔

庞婷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700

高热是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体温超过39.0℃[1]。高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一种急症,好发于8个月~5岁的小儿。一般表现:患儿面色潮红、皮肤灼烫、呼吸与脉搏异常[2]。当小儿的温度超过40℃时,严重威胁到患儿的健康,同时加快了体内的新陈代谢,使呼吸、心跳加快,甚至损伤到肝肾功能。因此,加强小儿高热护理刻不容缓。现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给予有效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入院时检查体温均超过39℃。其中男患儿45例,女患儿35例,年龄8个月~5岁。住院时间4~14d。疾病类型:肺炎20例、上呼吸道感染50例,其他10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对于高热患儿主要观察患儿的体温情况。一般情况下小儿温度超过38.5℃就必须采取降温措施。病房内保持安静,减少外界刺激。注意患儿是否有惊厥症状,若是患儿表现出兴奋、惊跳等先兆时,必须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1.2 保持病房清洁 病房内每天都需要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室内温度调节在22~24℃ 。适时添减衣服、被子,避免过多,不利于散热。交代家属多给患儿多饮水,因为发热会损耗大量水分。尤其是使用退烧药后应多饮水。可以加适量盐与水中,补充丢失的盐分。患儿贴身衣物勤更换、保持皮肤清洁。

2.1.3 卧床休息 高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加快,摄入量减少而损耗度大,再加之患儿体质弱,患儿应卧床休息,这样有利于患儿康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2.2 饮食护理

由于高热时导致营养物质与水分大量的丢失,因此必须及时补充富含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少量水果,少量多次饮水。若有痢疾患儿禁止生冷食物摄入,外感引起的高热多以热汤为主。

2.3 口腔护理

患儿在发热后减少唾液线的分泌,使口腔出现干燥,加之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口腔炎或黏膜溃疡。因此需要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0.9%生理盐水漱口2~3次,预防口腔感染。

2.4 降温措施

2.4.1 物理降温 ①头部冷敷,此方法主要用于体温<39℃患儿,不仅降温效果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减少脑细胞的氧耗,避免脑组织充血。主要步骤把让冷水浸润毛巾,拧干后放置于患儿头额上,每隔15 min更换一次。②冰袋降温,主要在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3],每隔10min更换部位,同时配合按摩,防止冻伤。③温水擦拭,配置合适温水把患儿放置水中,轻柔擦洗患儿四肢、周围皮肤,使皮肤变红,这样有利于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机体散热。擦拭时调节室内温度,避免着凉,擦拭时间不宜过久。④乙醇擦浴,乙醇属于挥发性液体,在皮肤蒸发时吸走大量的热,而且可以刺激皮肤周围血管扩张,增强散热能力。禁止擦拭腹部、前胸、足部,因为此部位对冷刺激较为敏感。

2.4.2 药物降温 对患儿采取物理降温后仍然温度不降者给予药物降温。使用药物降温必须有那个遵守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加大剂量,否则造成大汗淋漓,最终虚脱。常使用的降温药:①布洛芬混悬液,按不同年龄给予不同药物剂量;②扑热息痛,具有良好退热作用,但其使用剂量很难掌握;③25%的安乃近滴鼻,是最常用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而且退热效果。尤其适合8个月~5岁,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在45~60 min内即可降温。④退热栓,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半粒或1粒塞入肛门,如体温仍未下降可于5 h后重复使用。

2.5 小儿惊厥的急救处理

如果患儿在院外发生高热惊厥症状时,要保持冷静,让患儿平躺,把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口腔分泌物,解开患儿的领口衣扣,找准人中部位紧紧按压,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以用筷子或勺缠上纱布垫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避免防舌咬伤,稳定后立即送入全面检查。

2.6 心理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安抚工作,主动关心患儿,让患儿停止哭闹,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多鼓励患儿,得到他们的信任,积极的配合治疗。

3 结果

80例高热患儿经过有效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后,全部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顺利度过危险阶段,治疗后未见任何并发症发生,全部患儿均康复出院。

4 讨论

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未健全,而且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换季时期,气温变化大,容易引起各种感冒,这些都可能导致高热的发生。若是高热处理不及时,可能会给患儿带来严重伤害,甚至多种器官衰竭。因此,对于高热的患儿加强降温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能有效缓解高热症状,促进患儿健康的恢复。

[1]胡应苏.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3).

[2]曲辉.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82.

[3]谢依云.小儿高热惊厥48例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9).

猜你喜欢

降温体温口腔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动物降温有妙招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