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跨越发展 建设水利强省

2012-08-15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中国水利 2012年19期
关键词:防洪水利全省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纪 冰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省水利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水利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和形成了“水利安徽”战略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安徽水情的改革发展之路。10年来,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突飞猛进,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受益度显著提高。年度水利基建投资由2002年37亿元增加到2011年83.8亿元,迈上了前所未有的高位平台。

突出科学发展,走出水利大省跨越赶超的新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200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意见》,落实扶持政策,指导各项改革。全省水利系统以“四个水利”建设为引领,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倾心构筑民生水利,同步打造生态水利,推进水利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实施“水利安徽”战略,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做好“治、蓄、排、节、引”五水文章,构建与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标志着全省水利改革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突出“两个转变”,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显著。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着力推进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战胜了2003年、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5年“泰利”台风引发大别山区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2008年滁河流域特大洪水,以及2004年、2009—2010年、2010—2011年特大干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年来,全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效益累计近2000亿元。

突出防洪保安,综合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立足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统筹江南、江淮、皖北三大区域,巩固和发展大干水利的良好势头,将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化为水利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在全省掀起规模宏大的建设高潮,建成了一批多年想上但没有条件上的重大项目。10年来全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534亿元。一是全面启动新一轮治淮建设,建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构建淮河中游综合防洪体系,淮北大堤保护区,淮南、蚌埠等城市圈堤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扭转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困局。二是加强长江和新安江干支流治理。实施完成1000km长江干堤达标建设和隐蔽工程建设,完成土方量相当于历朝历代修筑的总和,沿江干堤可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建设沿江排涝泵站96座11万kW,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33.3万hm2,沿江圩区排涝能力达7年一遇~10年一遇。完成水阳江、滁河应急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工程拉开序幕。全面建设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完成新安江屯溪段近期防洪建设,启动巢湖沿岸综合治理工程。三是建设重点灌溉排水工程,保障了462万人、441万亩(29.4万hm2)农田防洪安全,改善了541万亩(36.07万hm2)农田排涝条件。通过大规模建设,全省大中型灌区工程状况、灌排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改善,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超过40%。

突出民生导向,水利改革发展惠及全省人民。一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规模实施。10年来,累计安排2 899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已完成2 100座,其中大中型96座、小型2 004座,共恢复防洪库容5亿m3,恢复兴利库容10亿m3。解除了87座县级以上城市、1789万亩(119.27万hm2)农田以及大量重要基础设施的洪水威胁,保障了水库下游1 863万人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度推进。从2005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至2011年年底,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 000多处,解决了1 558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三是农田水利建设从低谷中跃升。10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32亿元,完成土石方31亿m3,新增与改善灌溉面积、除涝面积各1000万亩(66.67万hm2)。借鉴城市规划管理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推行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全省已有99个县区组建成立,在整合支农涉水资金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以塘坝扩挖、河沟清淤、小型泵站更新改造(淮北机井建设)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农田水利“三加一”工程和恢复性除涝灌溉工程建设,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普遍欢迎。四是水生态建设实现一举多赢。10年来,全省累计投入水土保持资金6.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 398 km2,治理坡耕地6 000 hm2,为生态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112.8万kW,其中农村水电91.9万kW,年发电量超20亿kWh。建设15个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共保护天然林面积25.2万亩(1.68万hm2),巩固退耕还林面积2万亩(0.13万hm2)。投入水利血防资金6.2亿元,直接灭螺面积439万m2,控制影响钉螺面积2 318万m2,沿江及湖区近120万人受益。

突出创新驱动,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坚力度,设立了 “水利改革创新奖”,开展了“抓试点、树典型”活动,鼓励褒奖全系统大胆改革创新,完善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水利投资机制不断完善,全省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金融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入格局。二是水资源配置取得重大突破,用水效率不断提高,万元GDP用水量由586m3下降到239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620 m3下降到166 m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至0.49。三是水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基层管理焕发生机活力。四是科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水利现代化坚实起步。

10年成就令人振奋,未来发展充满生机。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构建完善“四个水利”,加快建设“五大体系”,到2020年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使水利成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成为农业丰收和粮食安全的根本命脉,成为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成为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成为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防洪水利全省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