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通过验收
2012-08-15
中国乳业 2012年2期
【本刊辑】水牛众多,但奶水牛稀少,一直是制约广西水牛奶产业发展的瓶颈。近日,由广西水牛研究所主持的“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获得自治区科技厅专家组验收,通过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繁殖速度至少高5 倍,奶水牛缺乏之困有望破解。
目前,市场上的牛奶主要出自荷斯坦奶牛,但荷斯坦奶牛主要集中在北方。于是适应高热高湿的水牛就成它的替代者。从21世纪初开始,广西开始陆续利用水牛挤奶,缓解本地奶源缺乏的压力。
据广西水牛所副所长梁贤威介绍,广西水牛资源非常丰富,但能供奶的却非常少。广西水牛存栏量400 多万头,接近全国总量的1/5,但这些水牛主要是役用,商业产奶价值很低,真正用于商业产奶的奶水牛只有3 万头左右。
研究人员介绍,通常一头母牛一年只能生产一胎,按照目前广西奶水牛的数量,传统扩繁根本赶不上市场需求。但通过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扩繁速度最少可以提高5 倍。除了加快扩繁速度,通过控制性别染色体,“奶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还实现了对牛犊性别控制,生产公牛或母牛人为可控。
据了解,通过该项技术集成,广西水牛所已经成功繁衍出奶水牛300 多头。由该所承担的水牛胚胎移植受体牛场工程项目也于日前完工。按照规划,到2020年,广西奶水牛存栏数量将达到130 万头,其中产奶母水牛近100 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