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是销奖惹的祸?

2012-08-1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镜片零售销售

文 沈 理

几天前,某品牌镜片公司的地区经理和我探讨一个话题:“如果零售客户不把该镜片公司提供给配镜顾问的销奖(或称单品提成)分配给员工,而是截下来作为扣点,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在眼镜行业非常普遍,“发放销奖”是目前品牌公司最常采用的提升销量的手段,门店把销奖作为返利而截留下来也司空见惯。以下就这个话题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既然这笔款项是以销奖的形式获得的,就应该用于员工奖励。至于具体发放的方式可以不根据厂家的游戏规则而自行制定,但切忌截留。如果零售企业老板认为该品牌利润不足,希望用销奖来弥补,可以在合同洽谈时就说明,取得对方认可后操作,而不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样做,不仅失信于品牌公司,一旦被员工知道,还会被员工误解。况且,这种事情想要员工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同时,当品牌公司得知客户已经这样操作(截留销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埋怨客户,单就这一点而言是无可厚非的。品牌商应该做的是和客户开诚布公地谈一次,要么干脆取消销奖转为扣率(或转为广告费),要么说服客户把已经产生的销奖兑现给员工,今后再改变方法,不要因此影响军心和士气。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售客户销售品牌商的产品,除了原本的利润之外还可以获得这笔现金返利,客户可能因此而增加销售品牌公司产品的意愿,要求员工作为主力推荐,那么,这笔“销奖”事实上还是发挥了“奖励销售”的作用。所以,虽然“销奖”最终没有被落实到配镜顾问身上,品牌商也不必过于兴师动众,非要撕破脸皮、讨个说法。

那么,为什么零售商不愿意把销奖发放给员工呢?原因无外乎有两个:第一,的确有不少零售客户把销奖视为一种利润补贴(返利)的形式;第二,他们不希望员工是因为可以拿销奖而销售某产品,也不希望品牌商通过销奖来干扰自己的正常经营策略。总体而言,第二个原因占大多数。

销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就是在一个阶段内对员工的产品推荐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某特定产品的销量。其危害体现在几个方面:1. 员工容易“上瘾”,到了某一天,没有销奖或者销奖少了产品就会卖不动,企业就会陷入僵局。2. 员工失去了中立性,容易产生“强买强卖”的现象,被剥夺了完整的知情权,顾客满意度会因此下降。3. 从某个角度看,销奖削薄了利润。4. 有时,销奖还会干扰零售企业对产品走势的判断,助长了不合理采购的发生。从这些层面看,销奖并不适合作为长期的激励手段,仅可以充当短期推动手段,比如用于新品上市或者消化积压产品。

如何给予员工销奖也有一定的学问。2007年,我在一家企业担任顾问,当时该企业正在推广一款功能性镜片,为了促进销售,给员工设定了销奖,只在产品上市的3个月才有。一般情况下,许多企业设立销奖的形式都是“员工每卖出一副该产品就奖励若干元,比如30元”,而我用的方法是 “员工卖出一副该镜片,奖励相对较少,比如10元;但销售占比最高的店铺,可以额外再获得每人500元的奖励”。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门店之间几乎每天都要相互通气,比比哪家店该镜片卖得更好,有时候上午听说A店卖了2副,下午B店就赶紧卖3副并电话“示威”,整家连锁店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势头。最初,我们计划销售该镜片260副,结果最终销售了460副!

除了用现金的方式,销奖还可以用各种形式去体现,例如产品奖励(某品牌太阳镜推出这样的活动:店员每卖出多少副,可以为自己赢得一副)、旅游奖励、培训奖励等等。

关键的一点在于,销奖只能为营销“锦上添花”,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人员都不配合的情况下,销奖是无法“雪中送炭”的。o

猜你喜欢

镜片零售销售
镜片外的星光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360°环焦镜片浅析
防蓝光镜片那些事……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