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医学专科为运动员巡诊服务工作探讨

2012-08-15朱文辉王予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队医运动队专科

朱文辉 王予彬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科(上海 200120)上海浦东新区运动医学中心(上海 200120)

2008年奥运会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各地专业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然而,由于运动损伤防治水平与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和竞技体育水平发展不相适应,我国也成为运动损伤高发病率的国家,部分优秀运动员甚至因此丧失了竞技能力[1,2]。我国运动医学工作者近年来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期提高运动损伤防治水平。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我国运动医学专科专业人士的规模与竞技运动员和全民健身人群规模严重不相适应。我们结合地区体育行政管理的要求,初步探讨运动医学专科为竞技运动员巡诊的服务模式,寻求现阶段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运动医学专科为竞技运动员巡诊服务的目的与任务

目前国内竞技运动队不断扩大、发展,而各地运动医学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部分省市甚至尚未成立运动医学专科,多数运动损伤的治疗由当地医院急诊外科、骨科等承担,专科性较低。非专科医师往往可以对X线片表现出的损伤进行诊治,而对发病率较高、非X线片显示的损伤则缺乏诊断治疗的经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优秀运动员由于延误治疗,丧失了运动竞技能力恢复的机会;另有一些则由于早期采用普通人群的治疗模式导致运动员恢复时间延长,无法恢复竞技水平等。而更广大的全民健身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直接接受运动损伤专家治疗的机会则更小[3]。因此,普及运动损伤预防知识,及时有效地诊治运动损伤,采用最新的运动损伤专科技术早期恢复运动员运动竞技能力十分紧迫。

由此,运动医学专科为竞技运动队巡诊服务的任务应该是:

(1)对教练员、运动员、队医进行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的宣教;

(2)与教练员、队医探讨可能引起运动损伤的训练模式及损伤防护措施;

(3)及时指导治疗常见运动损伤,与队医交流早期治疗经验;

(4)会诊疑难运动损伤,指导治疗,提出运动训练建议;

(5)适时安排严重、复杂或者需手术治疗患者入院治疗。

运动医学专科为竞技运动队巡诊的目的是解决运动队或某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预防问题;及时正确地诊断与治疗日常训练、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以及安排疑难、复杂、需手术的运动员的入院及延续康复,促使其尽快恢复竞技能力。

2 建立运动医学专科为竞技运动员巡诊服务工作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医学专科专业人员在为竞技运动队巡诊服务进行医疗诊断、安排治疗项目时,必须与教练员、队医及时沟通。医师首先应该理解,与普通患者不同的是,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即使得到了良好的治疗,但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其竞技能力,对于运动队、教练、队医来说,治疗还是不成功的。

一个地区、城市运动队巡诊涉及的地域性较强,因此应主动取得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我们与上海浦东新区有关主管部门共同创办了上海浦东新区运动医学中心。在这一组织框架下,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与医院运动医学专家的医疗服务紧密结合,解决了服务巡诊组织管理、时间安排等行政问题,为运动医学专家实施医疗服务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通过体育主管部门专门组织的教练员、队医专题讲座等形式,也加强了运动医学专家和各运动队、教练员、队医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共同保证巡诊的时间和效果。

针对竞技运动队运动员损伤后要求尽早恢复竞技水平的需求,巡诊团队应该包括运动损伤专家、运动损伤专科医师、康复治疗师等成员,以便在巡诊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解决各类运动损伤及损伤不同恢复时期的治疗、康复和竞技能力恢复训练的问题。

根据医院工作的特点,巡诊时间可安排每周巡诊一次,最好能根据运动医学专科工作特点及安排,确定每周一个工作日为巡诊日,便于体育主管部门、运动队安排相应工作。巡诊时,必须结合运动损伤预防的宣教,要自备宣教材料。宣教的侧重点应与运动队提出的要求相结合,协助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掌握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些因素,采取措施防止损伤的发生。运动医学专科巡诊时还可以结合开展相关的运动损伤普查、运动营养、运动竞技动作与损伤分析等科研课题,为运动队提供直接的科技服务。我们在巡诊服务中曾开展了 “浦东新区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4];“浦东新区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运动营养、医务监督调查的研究”等科研项目。研究结论为运动队训练、比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体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运动队管理制度提供了依据。

由于各运动队训练项目的不同,常见损伤部位和损伤发生率也不尽相同。为保证巡诊质量,一般巡诊日可以预约安排20余名运动员进行会诊或解决特殊医疗、训练问题。巡诊前一周由专人电话确认,便于队医等安排病员。如果运动队有比赛任务,也可临时调整,使巡诊工作有序进行,不致影响各运动队繁忙的比赛、训练。最好根据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以及各体育训练队、学校的需求等,制定半年或一年的巡诊计划。

巡诊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及时诊断复杂、疑难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的运动员,适时安排住院治疗。为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有运动创伤特色专科的医院最好建立“运动员绿色通道”,使运动员尽快进入治疗阶段,为功能康复和竞技水平的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我院建立了“运动员绿色通道”和“运动员VIP绿色通道”,接诊巡诊中安排的数百名优秀运动员,均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恢复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其重返赛场后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佳绩,有力地支持了国际和地区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

3 运动损伤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动医学专业人员多数经过医学院校培养,再经过运动损伤专业方面的培训,具备了预防、诊断、治疗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与专业特长,但并不了解运动队的管理、工作和训练模式,不了解运动队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从而经常将普通人群医疗处理模式应用于运动队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治疗,结果不能满足运动员训练比赛任务的要求。比如,专业运动员日常训练要求必须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状态。如果在运动损伤治疗的过程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身体或其某一部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制动或减少运动量,将明显降低专业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状态是运动员发挥竞技能力的基本要求。这种运动状态一旦降低后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严重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恢复。专业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赛季的安排往往是二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一周期,这将使优秀运动员在有限的最佳年龄段期间丧失发挥最佳竞技能力的时机。因此,这样的治疗从医学角度来看达到了临床治愈,但从运动竞技能力恢复、运动队取得运动佳绩以及为国争光的角度来看,是不理想的。

就优秀运动员而言,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比如膝、踝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损伤、半月板损伤等并不一定需要按普通人群那样严格制动或手术治疗,而只要控制训练强度或避免1~2次非主要比赛,再采取诸如康复、支持带、护具、理疗、针灸、药物外敷等措施即可恢复[5,6]。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竞技运动员有较好的肌肉强度和平衡调控能力,损伤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突然加大训练强度或某些训练外的运动偶尔致伤,采取上述治疗即可很快恢复。因此,运动医学专业人员要及时准确地诊断这些损伤,才能正确地指导队医完成此类运动损伤的治疗而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进程。

即使较严重的运动损伤,比如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软骨损伤、肩关节肩袖、盂唇损伤等,运动医学专业人员也应注意结合其运动专业的要求、教练员的意见以及赛期的安排,合理选择手术或其他较长期的治疗措施。对于赛期临近的主要参赛运动员可以采取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法、理疗、护具等措施,暂时保护损伤部位或相应代偿损伤部位的功能,以完成重要比赛的赛事。

运动损伤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其临床应用为运动损伤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机会,如三维CT、MRI等诊断技术;微创手术技术、射频技术、激光技术[7],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修复技术[8,9]、运动疗法技术等。如果运动医学专业人员仍然采用落后的诊断技术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技术,在重要关节部位采用大切口,将损坏关节囊、韧带的正常结构,延误治疗,很可能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临床治愈,不适合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治疗要求。各个层次的运动损伤医疗人员需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运动损伤诊断与治疗技术。运动医学方面的管理机构、学术团体应经常性地针对我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现状与医学需求,采取专题专项技术培训的方式对运动医学专业领域的人员进行培训,尽快普及相关最新知识与技术。

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巡诊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运动医学人才的工作效能,更好地运用运动损伤专业诊治技术为国家竞技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保驾护航。

[1]张志伟,腾青山,尚文文,等.自行车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6):569-570.

[2]秦朗.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88-1689.

[3]王予彬.重视康复在运动损伤竞技水平恢复中的作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3-4.

[4]吴仙娟,王予彬.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2):257-259.

[5]张蔚,张艺,刘海,等.肘关节慢性运动损伤针刺治疗前后MRI对比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 (2):135-138.

[6]秦淑娟,邹军.中医药治疗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现代中西药结合杂志,2011,20(3):380-383.

[7]王予彬,朱文辉.关节镜外科应该是一个学科领域.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9):769-770.

[8]McGuire DA,Hendricks SD.Allograft tissue in ACL reconstrucion.Sports Med Arthro Review,2009,17(4):224-233.

[9]Zaffagnini S,Marcheggiani Maccioli GM,Grassi A,et al.Arthroscopic lateral collagen meniscus implant in a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1,19(10):1740-1743.

猜你喜欢

队医运动队专科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不宜提倡“轻伤不下火线”
队医惹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