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女子痫与青少年性教育

2012-08-15王永淑卜勇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子痫少女子女

王永淑 卜勇军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的特殊表现,多发生于初次妊娠年龄较小(<18岁)或年龄较大(>35岁)的孕妇,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用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自2005年3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少女子痫11例,因发生抽搐由我院急诊接入。

1.2 方法 对11例少女由于妊娠而导致子痫的行为进行临床分析。

2 结果

11例子痫患者,年龄12~18岁,孕32~40周,均是第一次妊娠,未婚。其中3例为在校学生,3例为在外打工人员,3例为留守人员,2例为单亲家庭。入院时,其中3例处于昏迷状态,5例处于抽搐状态,3例意识清楚,血压高达200~150 mm Hg/100~120 mm Hg。3例入院时已出现规律性宫缩,其中2例宫口已开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7例行会阴侧切阴道助产,4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新生儿出生后10例成活,1例因新生儿严重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出生体重在2.0~3.1 kg之间,6例体重<3 kg,均为低出生体重儿。10例新生儿全部被人抱养。11例少女产妇中,9例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带药出院,2例合并脑血管意外,转神经内科继续治疗。随访得知其中1例患者合并脑出血,1例患者合并产后抑郁症。

3 讨论

3.1 少女妊娠的危害 少女妊娠又被称为青春期妊娠,是指妊娠发生在女性青春期10~18岁年龄段。此阶段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性意识在青春期伴随着身心发育逐渐自我唤醒。由于青少年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足以应对怀孕和分娩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因此,易并发妊高症、子痫。对新生儿来说,由于青少年母亲尚不具备完善的生育能力,所生下的孩子往往存活率较低,低出生体重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中6例新生儿均为低出生体重儿,1例死于并发症。由于青少年母亲尚无独立的经济能力,再加上受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制约,人们并不能公然接受未婚先育[1],所以本文中10例新生儿全部被人抱养。这可能给青少年孕妇成年以后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对于少女来说,一次非意愿妊娠的痛苦经历,不仅对她们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家庭生活和生育。

3.2 少女妊娠的原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期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年龄为10~18岁,此阶段正是通向健康的最为重要的桥梁时期,这一期间形成的行为习惯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2]。因此,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性教育已经是无法回避的话题[3]。随着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由于家庭和学校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缺失,使外来未婚女青年和留守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之不知道采取避孕措施,从而增加未婚妊娠的发生率,以至妊娠到中晚期,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子痫[4]。本文11例子痫患者中,3例为在校学生,3例为在外打工人员,未与父母一起居住,3例为留守人员,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居住,2例为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家人事先均未发现怀孕,其中有2例患者家人发现孩子的体型变粗了,认为是青春期孩子发育了,从来没往怀孕这方面考虑。可见青少年性早熟、性观念的开放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成年人的预料。虽然妊娠少女不能代表所有的青少年人群,但由此折射出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3.3 加强性教育 家庭应该成为子女性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未婚妊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在性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但家庭性教育并没有在少女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11例患者中,3例为在校学生,其性教育仅停留在《生理卫生》课程中的生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上,缺乏对敏感问题如两性性行为、避孕知识等的了解。有6例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更别提父母对她们的性教育问题了。还有2例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更不会和女儿讲解关于青少年期性方面的知识。许多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对性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使父母及时了解子女的问题并传递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帮助子女提高预防性相关危险行为的能力,并推迟青少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5]。因此,父母要主动承担起对子女进行性启蒙教育的责任,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子女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青少年妊娠,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忌非法堕胎,或发展到中晚期妊娠,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将对身心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6]。

[1]王东玲.中国未婚青少年妊娠原因及社会干预对策.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60(2):123-125.

[2]许洁霜,钱红萍,古桂雄.少女妊娠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现状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384-386.

[3]欧芬,谢艳红,钟秀琼,等.中学生妊娠原因分析及对策.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455-456.

[4]边文玲,任太芳,牛慧军.青少年妊娠并子痫.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39-141.

[5]朱秀红,张燕.促进青少年生殖健康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3(12):757-758,761.

[6]任太芳,王永淑.青少年子痫.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8):30.

猜你喜欢

子痫少女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先兆子痫的应用进展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