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2-08-15皮玉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丙种球蛋白脏器

皮玉山

人类肠道病毒在夏秋季比较多见,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8~10月为高峰期。新生儿是其主要易感者,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病原体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其中最为多见的为柯萨奇病毒。其病发原因可为医护人员、母亲等亲属经呼吸道、口传播导致,也可经产道、羊水、胎盘引起的感染,患者的血清型、年龄、性别、中和抗体情况及病毒的毒力和入侵途径决定着病情的严重程度[1]。针对引起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日龄2~28 d,平均(15.7±2.1)d。早产儿6例,足月儿54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52例,占86.7%,热程2~8 d,体温于37.7℃~39.6℃间波动。以低体温为首发症状的患儿2例,体温于37.7℃ ~39.6℃间波动。尖叫反应1例,其他均无前肉隆起、抽搐、肌张力高等神经系统症状。少哭、少吃、少动表现4例,腹胀、腹泻2例。

1.2 辅助检查 30例血肌酶中LDH HBDH增高;28例中性粒细胞<50%,32例>50%;19例白细胞数为(6.5~10.0)×109/L,41例为(10.1~25.0)×109/L。采用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对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进行检查。对脑脊液及粪便的肠道病毒采用实时RT-PCR法进行检查,1.25×104~6.23×107copies/ml,均表现为异常。5例为阳性,1.68×104~6.57×108copies/ml。常规脑脊液检查:7例异常,于(20~235)×106/L间波动,其中4例以单核细胞为主,3例以多核细胞为主。氯化物及葡萄糖均正常,蛋白轻度呈0.6~1.77 g/L升高。脑脊液和血培养均为阴性,CRP检测为正常范围内。

1.3 治疗方法 本组60例均采取综合治疗,包括应用丙种球蛋白,三代头孢抗生素,营养支持,物理降温等。抗生素为青霉素及罗氏芬,7~14 d为一疗程,给予丙种球蛋白应用者34例,1 g/(kg·d),2 d为一疗程。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者4例,3~5 d为一疗程。入院不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2例,经保护脏器功能、营养心肌和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

2 结果

脑脊液异常的患儿治疗5 d后进行复查,脑脊液蛋白及细胞数均下降,7 d后呈正常恢复,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情况发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治疗5 d后死亡1例。

3 讨论

肠道病毒有较多型别,属于小RNA病毒科,在人类致病微生物中较为常见。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多由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引起,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新生儿呈高达13%的感染率,病毒株从患儿体内分离和同一时间社区流行株呈一致性,新生儿可经产道、胎盘、或生后获得感染,其中新生儿、医护人员和亲属间引起的交叉感染会导致在婴儿室暴发流行,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可无明显症状,但会引起如脑炎、新生儿败血症、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造成多脏器急性炎症反应及坏死。有肠道病毒从患儿脑脊液和体液中分离出即可对本病进行确诊[1]。相关报道指出在脑脊液中肠道病毒的检测率为43.9%,粪便中为70.8%,粪便有较高的阳性率。若仅从粪便中有肠道病毒分离,但无临床表现,对肠道病毒感染不能做出诊断。新生儿肠道病毒多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无菌性脑膜炎、肺炎等多脏器表现。病情危重的患儿常因迅速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于数小时或1~2 d内死亡,本次研究中死亡1例。患儿多系统症状表现不典型,脏器功能无明显损害,7例异常,于(20~235)×106/L间波动,其中4例以单核细胞为主,3例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升高,氯化物及葡萄糖均正常,可与化脓性脑膜炎作鉴别。新生儿如有发热症状,即使无昏迷、抽搐等表现,也建议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肠道病毒性脑炎有良好预后,本次研究痊愈率为98.3%,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为5~7 d,和其有一定自限性相关。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多与病毒血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对于重症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故临床需对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进行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暴发流行,一旦有医院感染迹象,应采取有效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相关检查,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1]韩彤妍,朴梅花,童笑梅,等.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28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12.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丙种球蛋白脏器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在达古雪山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蒙药野罂粟对腹泻大鼠脏器AC、cAMP、cGMP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