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护理

2012-08-15延玲杨筑春王继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放射性冲洗

延玲 杨筑春 王继红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容易早期发现、早期确诊的肿瘤。早期宫颈癌治疗以手术为主,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患者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放疗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216例宫颈癌患者,应用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16例,年龄29~78岁,平均53岁,根据FIGO(1985)国际临床分期法:Ⅱb期25例,Ⅲa期85例,Ⅲb期79例,Ⅳ期27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鳞状细胞癌126例,腺癌82例,腺鳞癌8例。

1.2 治疗方法 全组病例盆腔野体外照射均采用Vavian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 mV-X线,先行全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单次剂量180~200 cGy,1次/d,5次/周,共23~25次。全盆照射15次,总量DT3000 cGy后全盆大野中间4 cm宽挡铅,照射宫旁,总量至4500~5000 cGy。同期行腔内照射,采用192Ir后装治疗机,1次/周,一般500~700 cGy,总剂量3500~4200 cGy。腔内照射当日不行体外照射。

1.3 治疗结果 本组216例患者接受体外加腔内放射治疗,150顺利完成治疗,66例因骨髓抑制、直肠炎、膀胱炎等放疗反应较重,而终止治疗。本组病例出现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18例;放射性膀胱炎22例;白细胞减少46例;放射区皮肤反应24例。经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症治疗和使用药物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转出院,无交叉感染发生。

2 护理

2.1 放疗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了解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疗程、放射种类、照射部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放疗的预期效果、这样才能有效的为患者做好放疗前的护理:多数患者对放射治疗知识缺乏了解,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疗的知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方法需要配合的事项等。

2.1.2 患者营养状况 一般状态差者应设法调整,如纠正贫血、脱水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向患者说明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增强体质,减轻放疗毒副作用。

2.1.3 放疗前常规检查 应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胸透;彩超查肝、脾、肾、胰腺及盆腔;监测生命体征,备皮,以防感染。对于术后补充放疗的患者,应待其切口完全愈合后再行放疗。

2.2 放疗期间的护理 患者在放疗期间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加强放疗期间护理至关重要。

2.2.1 胃肠道反应 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食后腹胀等。轻度反应可不做处理,反应重者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指导患者注意调节饮食,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少食多餐,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2.2 照射野皮肤护理 皮肤反应一般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皮肤为皮肤瘙、色素沉着脱皮,但无溢出物,能产生永久性浅褐色斑。湿性皮肤反应表现为湿疹、水泡、严重时可造成糜烂、破溃等。嘱患者保护好照射野皮肤,勿抓挠,保持干燥清洁,穿柔软棉质宽松内衣,勤换裤,不热敷,不洗澡,不贴胶布,禁用肥皂水及碘酒、乙醇等消毒物品擦洗,以免加重皮肤反应。减少下床活动,避免局部摩擦,严重继发感染者暂停放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2]。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完整,以防照射误差出现干性反应时,放疗前可涂皮肤防护剂。若出现湿性反应,需停止放疗 暴露皮肤于空气中,遵医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

2.2.3 阴道护理 阴道包括在放射区域内,尤其腔内放疗时,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黏膜冲血、水肿,坚持每日阴道冲洗是减轻放放射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阴道冲洗是预防阴道,盆腔感染,预防阴道狭窄,粘连的发生减轻局部反应的方法。通过阴道冲洗可及时将阴道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冲洗干净,还可以增加放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2.2.4 放射性直肠炎 盆腹腔放射治疗受影响最多的是小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临床表现为肛门下坠疼痛,里急后重感,腹痛,腹泻黏液便甚至血便等。指导患者放疗前排空大便,以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注意饮食调节,饮食以少渣,低纤维为宜,避免产气食品,如糖类,豆类,洋白菜,碳酸类饮料等。腹泻严重时遵医嘱给予缓冲剂,药物保留灌肠。

2.2.5 放射性膀胱炎 出现的时间比较晚,2/3患者在放疗后1年~6年出现,因放疗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晚期放射性泌尿系统并发症以放射性膀胱炎最常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血尿,可造成严重的贫血,消炎、止血、解痉、纠正贫血治疗。其预防及护理措施:嘱患者多饮水,在放疗前,嘱患者排空小便;腔内放疗时,在阴道内填塞纱布,以增加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减少膀胱受累。

2.2.6 造血系统不良反应预防 放疗可致骨髓抑制,血象下降,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常见。每周查血常规1次,白细胞低于4×109/L,血小板低于100×109/L,应暂停放疗,及时应用升血药物,成分输血治疗,如脐带血、脐血浆、机采血小板。白细胞<2.0×109/L时,应暂停放疗,施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防止继发感染。病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注意卧床休息,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防感冒。

3 出院指导

3.1 指导患者心情愉快,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3.2 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适当休息。

3.3 指导患者坚持阴道冲洗,教会患者阴道冲洗方法,包括冲洗液浓度、温度及冲洗头插入阴道深度,以保持会阴部清洁,1次/d,半年后改为1周2次,坚持2年以上为好。继续做好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3.4 性生活指导,半年内创面愈合前要避免性生活。保持生存质量

3.5 告知患者出院随访的重要性及随访时间。

[1]李爱萍.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护理.医药论坛杂志,2009,30(3):118.

[2]陶云霞.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2039.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放射性冲洗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鼻腔需要冲洗吗?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系列性科普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