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质量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

2012-08-15孙丽英孙秀红张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滤纸监护人婴儿

孙丽英 孙秀红 张丽

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保证需要从筛查的各个环节,包括筛查的组织管理、新生儿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实验质量控制,疾病诊治等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整个过程中最首要、并且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1]。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检测结果,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或导致疾病的漏诊。采血虽简单,但对新生儿采血、并且保证较好的采血质量,则并不容易,通过万余例新生儿血标本的采集,现将保证采血质量的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1 人员的准入

采血人员必须通过卫生厅统一培训,取得新生儿疾病筛查专项技术资格证后上岗。

2 严格执行采血常规

2.1 采血时间的选择 目前我国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根据两病的生理特点,采血时间为生后72 h,并充分哺乳至少8次以上采集血标本。

2.2 知情同意 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生后由护士填写新生儿信息记录卡,卡片上的各项内容必须完整、清晰而准确,以便及时召回,医生下达医嘱后,生后第1天,护士带新生儿信息记录和知情同意书到病房和新生儿监护人进行告知,使新生儿监护人能全面地、客观地、正确的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关规定、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病种、筛查的费用、疾病的发病原因、筛查方法、疾病对儿童生长和智能发育的危害性及早期诊治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性等,使他们认识到参与筛查也是每一位新生儿应享有的权利,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使监护人自愿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护士方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工作,如监护人不同意筛查,要在知情同意术上注明“不同意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字样,并由监护人签字,知情同意书同病例一起存档。

2.3 采血所需材料的要求

2.3.1 标本卡 标本卡分为两部分,即滴血滤纸和新生儿信息记录卡片,目前我国筛查用的滤纸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滤纸S&S903,滤纸部位避免用手及其他物质(如水、奶制品、乙醇、抗生素、手套滑石粉、擦手油等)接触,以免发生污染。新生儿信息记录卡要详细准确填写,尤其是新生儿家庭联系电话、住址及邮政编码,以便发现可疑阳性者后及时通知家属,召回复查。填写卡片时,使用圆珠笔,不要使用印刷工具书写,避免污染。

2.3.2 消毒用品 75%乙醇棉签、无菌手套(不带滑石粉)、针后贴。

2.3.3 刺血针 刺血针质量与采血质量也关系密切,刺血针有很多类型,不论使用那种刺血针,针头的长度不要超过2 mm,以免造成骨质损伤。

2.4 采血的操作步骤

2.4.1 认真核对新生儿信息记录卡 核对信息卡上的内容与新生儿床头卡、腕带的内容是否一致,由于新生儿不能表达的特性,一定再次和家长确认新生儿的身份。

2.4.2 选择采血的部位 根据国内外新生儿筛查血样采集的经验,足跟内、外侧缘是采血较理想的部位。

2.4.3 预处理针刺部位 热敷或按摩足跟,使足跟部保持一定温暖,得到良好的血液循环,然后,将新生儿的头部抬高,用75%乙醇棉签消毒针刺部位,待乙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无菌干棉签擦干残余的乙醇后开始操作。

2.4.4 针刺取血 首先,用左手将新生儿的脚轻轻悬起,再将取血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足跟采血部位进行穿刺,刺入约0.5~1.5 mm,早产儿,足月小样儿,针刺深度应适当再浅些。联合利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轻微挤压针眼周围,使血自行流出,然后轻轻用棉签擦拭弃去第一滴血,以免所含的组织液和血液混合而造成血样不纯。再轻微挤压,以形成较大的血滴。

2.4.5 将血滴滴到滤纸上 滤纸一定对着流出的血滴,使血滴自然接触滤纸,不能用滤纸直接贴到足跟上,血液从滤纸的一面渗透至滤纸反面,确保滤纸正、反面均渗透血液,不允许在滤纸两面分别滴血,连续采集3~4个血滴,每个血斑的直径不小于8 mm。

2.4.6 血标本的处理 采集后的血样标本分开,以水平位置悬挂,不能堆叠和触及到其他表面。放置室温下自然干燥,不要光照、热烘,在干燥的过程中禁止触及和弄脏血标本。如果标本不能当日递送,应将标本存放于2℃ ~8℃,冰箱内。

2.5 采血的注意事项

2.5.1 调节室温28℃ ~30℃,当室温过低,新生儿因四肢寒冷,血流缓慢不畅,因局部血流量不足而导致采血失败。室温过高,新生儿大量出汗,因汗液中含水分99%,固体成分不到1%,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会使外周阻力增大,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流至局部的血流量仍缓慢不足,造成采血斑过小,而且血滴到滤纸上迟迟不渗透,严重者可导致凝固而需重新采血。2.5.2 采集前做好家长的心里护理,以免新生儿哭闹引起家长紧张不安,给家长必要的解释,劝其不必紧张,采血不会给新生儿造成身体的伤害。

2.5.3 采血前必须带口罩、帽子,按正规化洗手,采用一人一针,同时要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5.4 采血时间一般选择在08:00~10:00新生儿沐浴前,此时婴儿处于基础状态,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观察;且婴儿处于保暖状态,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流量增加,利于采集血标本。在沐浴后采集,因沐浴给了婴儿刺激原,婴儿全身便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使婴儿体内的激素重新分布和调整且周围血管收缩,不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和采集血标本;另外,沐浴后婴儿的皮肤吸收了水分,脚底死皮容易脱落既给操作者带来了不适感又延长了采血时间。

2.5.5 采血前将下肢下垂30 s和垫高头部,是利用重力将动脉血快速流向足跟而阻碍静脉回流将血液聚集于足跟,另外垫高头部还可防止婴儿呕吐引起的窒息。

2.5.6 针刺部位的确定方法 沿新生儿内外踝水平连线的足跟内外侧缘进针[2],针头与皮肤呈40°~45°斜刺进针,深度0.5~1.5 mm,不要用力挤压,血液很快涌出聚成血珠,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常规“直刺法”易入皮过深,针头易到达皮下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用力挤压易挤出脂肪颗粒,是导致采血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定位斜刺采血法位置更精确,效果更好。

[1]顾学范.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

[2]李日清.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海南医学,2010,21(10):130.

猜你喜欢

滤纸监护人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高通透耐湿玻璃纤维空气滤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滤纸上微量化实验的妙用
复合滤纸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浅析滤纸透气度与初始压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