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180例应用分析
2012-08-15刘昌举
刘昌举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提高,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加,因此,血液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大,目前主要是通过异体输血为患者补充血液。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异体输血给患者带来的血液传播疾病情况的发生,以及血液资源短缺的现象。而回收式自体输血不仅可以避免异体输血所带来的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输血的安全系数,同时也解决了血库血源短缺这一现象[1]。因此,回收式自体输血日渐受到青睐,并广泛应用于手术中。我院对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的骨科手术180例患者采用了回收式自体输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骨科手术中,全髋关节置换术、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手术等患者共计180例,患者中男112例,女68例,年龄12~77岁,体重35~73 kg之间。由于这些手术的复杂性,手术过程较长,出血量也较多,因此,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
1.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ECG、HR、BP、SpO2,为保持患者循环稳定,因此在为患者麻醉前要静脉补充平衡液,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维持补液。采用Cell Saver全自动血液回收机为患者进行自体输血,在手术前要将其与无菌一次性管路连接,采用负压吸引。通过无菌管将手术野内出血收集至储血过滤器中,手术野内出血主要包括术中出血、患者伤口渗血以及手术中残留在纱布上的血液等;在吸收血液时要加入含有肝素生理盐水(2.5万U/500 ml)以抗凝。用生理盐水将血液中的抗凝剂、游离血红蛋白及细胞碎屑等洗涤除去,将洗涤后的红细胞再重新输回给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是否输异体血或者其他血液制品要根据患者手术中的收血量的多少及手术出血量及血液检测结果来定。
1.3 观察指标 回收式自体输血过程中,除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反应,主要包括患者心率变化、血压变化以及血氧的饱和度外。还应注意患者有无发热、皮疹及过敏等不良反应。手术过程中要记录患者的出血量、回收血量、回输血量以及异体输血量等相关数据,术后对患者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进行复查。
2 结果
180例手术患者中,有139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未进行异体输血,占总数的77.22%;41例患者由于手术过程中出血过多、伤口出血严重等原因,在手术中给予患者异体红细胞补充,占22.78%;本组患者在自体回输血液过程中均未出现凝血异常、外部未出现发热、或全身感染等症状。
3 讨论
骨科手术由于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尤其是像全髋关节置换术这样的复杂手术。围手术期需要输入补充大量血液。因此在手术中如何减少患者失血,以及防范异体输血带来不良反应是医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回收式自体输血不仅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局面,还避免了异体输血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术中失血回收是经过滤、离心和清洗后得到45%~65%的浓缩红细胞。经洗涤的自体血,血小板、凝血因子均被破坏。因此血液回收(清洗血)超过3000 ml时会发生凝血障碍,应适应补充血小板新鲜血或血浆;大量的血回输,蛋白丢失过多,会造成低蛋白,胶体渗透压降低,故应适当补充胶体或白蛋白;大量吸人不洁空气,或回收血有可能被污染时,要常规使用广普抗菌素。注意吸引器压力,保持细胞完整性[2]。
本组患者采用Cell Saver全自动血液回收机进行血液回输,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易于操作,可以将手术野内的90%以上的血液进行有效回收。血液回收机进行负压吸引,负压以80~100 mm Hg为宜,为避免负压过大对红细胞的破坏,因此采用的负压以能顺利将血液吸回的最小值为宜。本组患者自体血液回输,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只要严格无菌操作,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在骨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卢承志,姚猛飞,陈敬文.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8.
[2]徐贵全,梁永生,叶文仙.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附109例报告).贵州医药,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