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垩病的识别及防治

2012-08-15

中国蜂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穿心莲巢门白垩

(黑龙江鸡西市恒山区红旗小学,158130)

白垩病的发生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当蜂巢内温度降至30℃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最适合蜂球囊菌生长。群势弱小的蜂群在维持不了幼虫孵化的正常巢温时,蜜蜂一结团,巢脾边缘的幼虫因护脾蜂量不足,巢温降低而诱发白垩病。多雨季节,由于蜂群繁殖过快,子脾面积大,当阴雨天气持续较长时蜂群也会发生白垩病。

一、识别

患病的幼虫体表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霉菌,整个幼虫体长满白色菌丝,虫体萎缩并逐渐变干、变硬,干枯或石灰样疏松物质,无味,很容易从巢房中清除。

二、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

根据发病条件,把蜂群安置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扩大巢门,帮助蜂群通风。饲养强群,增强蜜蜂的清巢能力,选用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

2.预防

用顽菌克,每支兑水500 ml喷雾蜂脾,7天用药1次。

3.治疗

用白垩清5 g均匀拌入1000 g的糖水中,饲喂40脾蜂,隔日1次,3~5次为一个疗程。

关于治疗白垩病,《中国蜂业》杂志经常介绍,比如说用碱面、穿心莲等方法。希望蜂友们多留意咱们的刊物,积累经验养好蜂。

猜你喜欢

穿心莲巢门白垩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关于巢门设计的几点思考
穿心莲内酯滴丸
我对蜂箱巢门的改进
黑布罩巢门防盗蜂效果好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闽西南白垩系红层分布特征与盆地基底含煤性分析
穿心莲野生品与栽培品质量比较研究
穿心莲叶含量对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