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万瑶教授预防蜂针过敏反应经验的总结
2012-08-15刘洁袁恺张倞
刘 洁 袁 恺 张 倞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蜂针疗法是利用工蜂末端蜂刺中释放出蜂毒液的药理作用,并配合针刺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蜂毒作用于机体时,使患者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体温升高,从而起到针、药、灸三结合的治疗作用[1]。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若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既有其治疗作用的成分,又有引起过敏的成分,所以在治疗时,尤其是初期接受蜂毒治疗,机体常会出现一定的过敏反应。到底该如何应对呢,现对李万瑶教授的预防蜂针过敏反应经验做总结如下:
一、医者须对蜂针过敏反应了然于胸
1.何为过敏反应
蜂针的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对蜂针液中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蜂针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俗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2]。
2.蜂针过敏反应临床表现[3]
蜂针过敏反应一般包括局部反应与全身反应。局部反应有疼痛、红肿、瘙痒;全身反应有发热、恶寒、风疹(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头晕与过敏性休克。
3.快速准确鉴别过敏反应的轻重
仅局部反应者轻于伴有全身反应者;神志清醒者轻于伴神志障碍者。
医者只有对过敏反应了如指掌,才能言简意赅的将正确信息传给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过敏反应时才能应对自如。
二、试针——提高蜂针安全性[4]
试针部位——李教授认为,蜂针的试针以肢体伸侧为好,以阳部为佳,以肌肉丰厚处为优;如用痛点作为试针部位的话,应选择伸侧面,不影响肢体及手指等部位的活动为佳。
试针方法——蜂针试针往往是将蜜蜂(多采用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1只,夹住蜂的腰段,蜇刺在病人的1个已常规消毒的穴位上,或取出1只蜂的蜇刺,点刺、散刺穴点,或留针5min后,将蜂蜇刺拔出。蜂针后观察15~30min,若局部红肿直径小,而又无不适的局部或全身反应者,为阴性反应,可接受常规的蜂针治疗。若局部红肿半径大,或有全身反应者,为阳性反应,则接受蜂针治疗时易出现过敏反应,应用脱敏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全身反应严重者,可不予以治疗。
三、针对过敏反应的相关因素预防其发生
李教授认为,蜂针初期的过敏反应虽然较多,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蜂针反应的发生与否及其表现的轻重与患者体质、体内的免疫程度、蜂毒剂量大小、蜂针治疗时间、蜂针疗法治疗部位、蜂毒制剂的成分、患者目前所施加的干扰因素、施术者的技术有关[5]。
1.体内的免疫程度、蜂毒剂量大小、蜂针治疗时间与过敏反应的发生与否密切相关,要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蜂针的脱敏问题。
蜂针疗法初期,李教授采取隔日治疗,一次1只活蜂点刺或散刺,维持10次的方法脱敏。李教授经验,对于从未接触过蜂刺的人,蜂针的过敏反应尤其是发热,一般出现在蜂针治疗半个月内的第2~7次是发热的高峰期,其中以第5次发热者最多,一般出现在蜂针治疗3~5h后,往往维持12~48h,或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应用该种脱敏方法,患者过敏反应程度较轻微,让患者在过敏反应的高峰期内逐渐适应蜂针疗法。另外,若患者间隔1月以上,未接受蜂针治疗,再次治疗时仍需重新应用脱敏疗法。
2.体质。体质素虚、经期、感冒、饥饿等体质下降时,高敏体质者应禁针,必须要针者应当在准备好应对过敏反应措施后,可减少蜂毒剂量治疗。
3.蜂针疗法治疗部位。初期治疗时,避开反应大的部位,如近头部、颈部、近心端,选用反应轻的远心端;四肢部还应避开对肢体功能活动影响大的部位,如肢体的屈侧面;为避免肿胀反应过重,蜂疗时应避开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皮。
4.蜂毒制剂成分。蜂毒疗法引起过敏的主要成分是蜂毒肽、透明质酸酶、磷脂酶、类蛋白物质、组织胺、蚁酸等。它们作为变应原及过敏物质,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特异性过敏反应。选用剔除过敏原的精制蜂毒制剂,可大大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概率。
5.患者目前所施加的干扰因素。服用解热镇痛药、抗风湿消炎药、免疫抑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近期做过封闭治疗,一般过敏反应比未用药者反应轻浅或不出现反应。
6.施术者的技术。医者初期用蜂针的点刺法及散刺法,少、稳、轻、浅,循序渐进治疗,可使反应轻微或无。
7.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过敏反应的发生亦有较大相关性。临床上,李教授非常注重消除患者对蜂针的畏惧心理。
[1]尹利华,邱建文,谢兴生,焦建凯.李万瑶教授蜂针治验[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48.
[2]李万瑶,周颖芳,曹喜俊.蜂针疗法的超敏反应[J].中国蜂业,2011,2(62):33-34.
[3]邱建文,尹利华,焦建凯,李万瑶.蜂针疗法的过反应及其防治[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
[4]李万瑶.蜂针治疗的皮试方法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5(4):247-248.
[5]李万瑶,林国华,尹利华.蜂针治疗中过敏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4(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