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痉行瘀定晕方治疗气郁血滞型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2012-08-15石蕴鹏孙春蒲杨光福
石蕴鹏 孙春蒲 杨光福
·药物与临床·
解痉行瘀定晕方治疗气郁血滞型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石蕴鹏 孙春蒲 杨光福
目的本研究观察解痉行瘀定晕方治疗气郁血滞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100例气郁血滞型颈性眩晕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逐瘀通脉胶囊口服和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痉行瘀定晕方治疗。14 d为1疗程,统计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眩晕程度均好转,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比粘度、低切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比较,TCD各观察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解痉行瘀定晕方治疗气郁血滞型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颈性眩晕;眩冒;气郁血滞型;中西医结合;解痉行瘀定晕方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1],又称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属中医学“眩晕”、“眩冒”等范畴。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引起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自2010年06月至2011年12月选择气郁血滞型CV 100例进行对比观察获取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气郁血滞型CV患者100例均选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8.6岁,病程1~48 h,平均病程3.2 h;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6.9岁,病程1~48 h,平均病程3.1 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修订气郁血滞型CV辨证要点:①主症:眩晕为旋转性,颈项部僵直。②次症: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精神紧张,失眠烦躁,嗳气频频。③急性起病:发病多有诱因,有或无先兆症状。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有主症2个以上,或主症1个,次症2个,结合起病、诱因、年龄即可诊断。
1.2.2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3]中CV的诊断标准:①年龄40岁以上,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病。②有颈椎病史。③发作性、体位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视物不清、复视或突感上肢胀痛,持物落地。④体征:眼震、共济失调,病变面部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或旋转实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或颈椎CT示颈椎肥大性改变或椎间孔狭窄;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高流速。⑥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眩晕,如:颅内占位,眼源性疾病等。
1.3 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辨证、诊断及排除标准者,近48 h内反复发作眩晕1次或1次以上,每次发作不超过30 min。
2 结果
2.1 CV症状与功能评估计分比较 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CV症状与功能评估计分:治疗组治疗前评估计分(26.35±2.13),治疗后评估计分(16.70±3.25);对照组对照前评估计分(25.20±3.42),对照后评估计分(19.20±3.31)。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计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计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2.2 CV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3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两组总有效率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解痉行瘀定晕方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治疗前后TCD各观察值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VA与BA各观察值比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椎动脉Vp、Vd、Vm和PI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椎动脉Vp、Vd、Vm和PI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右椎动脉Vp、Vd、Vm和PI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右椎动脉Vp、Vd、Vm和PI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Vp、Vd、Vm和PI值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基底动脉Vp、Vd、Vm和PI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CV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火、气、痰、瘀、湿、虚等病理改变,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在此基础上,遇劳累、恼怒等因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而形成脑脉阻滞、血行不畅而诱发本病。
杨光福教授认为肝郁、脑脉拙急、血行瘀滞是CV的重要病机。解痉行瘀定晕方为其经验效方,有柴胡、天麻、白芍、木瓜、当归、丹参、川芎、牛膝、夏枯草、菊花、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解痉、行瘀定晕之作用。方中柴胡有疏肝解郁而定晕、天麻熄风、止痉通络同为君药。白芍、木瓜柔肝调经脉,当归、丹参、川芎活血行瘀通脉而止眩为臣药。牛膝、夏枯草、菊花、生龙牡解痉止眩同为佐使药。诸药配合共奏舒郁解痉、行瘀定晕之功效。对气郁血滞型CV尤为适宜。
经过治疗观察气郁血滞型CV,治疗组50例,痊愈3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50例,痊愈28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眩晕程度均好转,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椎动脉Vp、Vd、Vm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Vp、Vd、Vm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右椎动脉Vp、Vd、Vm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右椎动脉Vp、Vd、Vm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Vp、Vd、Vm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Vp、Vd、Vm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明显异常变化。研究表明,解痉行瘀定晕方对气郁血滞型CV具有较好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1] 薛爽,王国相.什么是CV.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5):297-300.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46-349.
[3] 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72-1073.
[4] 王楚怀,卓大宏.CV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071000 保定,河北大学(石蕴鹏);河北省高阳县中医医院(孙春蒲);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杨光福)
1.4 排除病例标准 ①头颅CT或MRI检查有新发脑出血或脑梗死者。②排除美尼尔氏病、眼源性眩晕、癫痫、偏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贫血、高血压等原因所致的眩晕。③认知障碍,意识障碍,严重肢体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④TCD血流减慢(低流速)者。⑤不配合治疗,或中断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共选择100例气郁血滞型CV患者。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逐瘀通脉胶囊2粒,3次/d,口服;0.9%盐水200 ml+疏血通4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加用解痉行瘀定晕方(柴胡 10 g、白芍15 g、当归10 g、木瓜15 g、天麻10 g、丹参10 g、川芎10 g、牛膝10 g、夏枯草10 g、菊花1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甘草10 g)治疗,1 剂/d,水煎 2 次滤液 400 ml,200 ml/袋/次,2次/d,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统计疗效。
1.6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CV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价CV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临床眩晕症状基本消失,能参加原工作或轻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能参加工作,但尚有部分症状;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不能胜任工作。1.7 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标准 根据《CV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4]进行评分:分为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和心理及社会适应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分为5个等级,满分为30分。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