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三路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启示*
2012-08-15韦勇
韦 勇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阳明心学“三路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启示*
韦 勇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王阳明心学在道德培养上有三种路向:第一种从“负的方法”(格心)开始,其道德培养的理路是“格心-去恶-致知”(由反至正);第二种从“正的方法”(良知)开始,其道德培养的理路是“良知-传习-为善”(由正至正);第三种从“合的方法”(知行合一)开始,其道德培养的理路是“良知-念发-意行”(由知至行)。在这三层结构中,“格心”是起始,“良知”是目标,“致良知”是途径。阳明心学的“行”是内心世界的“意行”,不是道德实践的“践行”。大学生道德培养的着力点是防止“知”而“不行”。内外统一、实践考察、德福统一是防止“知”“行”脱节的枢机。
王阳明心学;大学生;道德培养
0 引 言
阳明心学从三种路向构筑了“致良知”的途径:通过“格心”剔除恶的私念,为善去恶;通过树立“良知”,明心见性,知善知恶;通过“知行合一”,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意行的统一,防止二者分裂。阳明心学“三路向”虽是心体的意发,但反求诸己,层层递进,构建了三种心学逻辑体系。
1 王阳明心学“三路向”
1.1 格心-去恶-致知
阳明心学先从道德认知的负面——“格物”开始。与朱熹不同的是,阳明的格物是“格心”,即除心中私念,以达到“明明德”。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1]1,虽然心之本体是善良的,但由于意念牵发,难免有私心杂念,因此应通过反求诸己,省察克治,格去恶的成份,以明心见性,达到致知,这是“由反至正”的逻辑结构。也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伦理是“自由意志”辩证扬弃的过程。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不断扩充即可,但阳明认为普通人的心体如果被遮蔽,就可能会有“恶的念头”,因此从源头的发端上应将“恶的念头”格去。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使为快。[1]48”阳明认为“圣人”与“凡人”的心体都如一面镜子,区别是“圣人”的心体如“明镜”,没有尘埃;而“凡人”由于不能经常拭去尘埃,故是“昏镜”。王阳明在镇压朱宸濠谋反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1”这也正如神秀所说:“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2]277”可见,作为普通人,心灵上的“尘埃”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拭去。王阳明承认普通人具有私心杂念,在道德培养上应从“去恶”开始。
传统德育范式过多地强调了道德建设的“上线”,重视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而忽视了道德建设的“下限”,即道德底线。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来说,应从道德底线开始,这个底线就是“格耻”。“耻”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从心、耳声”,“止”通“心”,意为遇到不光彩之事后“耳赤心跳”。知“耻”是构建道德保障机制的前提,知“耻”才能向“荣”,如果不知耻,就没有从内心向善的认知。孔子说:“行己有耻。[3]178”孟子认为:“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之有?[4]199”大学生“耻”概念的模糊,是大学生道德心理的误区,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极少数大学生对“耻”的漠视和纵容,助长了不“耻”之风。甚至有少数大学生把“耻”看成自作聪明,投机取巧,以耻为荣,这也是因为私心杂念没有格去。王阳明在道德修养上设定了三个层次,他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圣人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贤人做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是“困知勉行”的学者和普通人做的事。对于普通人来说,生命的长短在于“天命”,由不得个人,人只需要格除私念并修养性体去应证心中的良知,就可实现天命。
1.2 良知-传习-为善
阳明发挥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自存心中,即使是盗贼也自存良知,只不过被“欲”遮蔽,良知丧失。如何做到善,关键要看如何下“工夫”。孟子认为要不断地扩充善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4]51。在阳明看来,“诚意”是《中庸》八条目的核心,格物、致知、正心是“诚意”的手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诚意”的表现,诚意就是精诚良知之意。
要做到诚意,一是要传习。阳明认为“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1]82”《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66”阳明认为这里的“道”就是“良知”,修存心中的“良知”就是教,这也正如《中庸》所说“自明诚,谓之教”[2]70。二是要存养。阳明认为良知是“未发之中”,“中”就是天下之根本。良知虽然在心中,但要存养,不为其它东西遮蔽,才能不丧失,“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1]45。这是“由正至正”的逻辑结构,由“良知”到“为善”是道德教化的过程,目的是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4]48”其意为对“仁”的追慕是“荣”的前提。孟子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4]123”即君主如果实行仁义,则庶民莫不乐为仁义。从“良知”到“为善”的逻辑机制是“传习”和“教化”。“德性伦理”就是从内心深处唤醒人们的“良知”,其道德教育途径是通过教育熏陶使人们内心向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人们从无知的黑暗带向理性的光明,最崇高的教育目的就是使人们回忆起埋葬在灵魂中“善”的理念。不论是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董仲舒的人性三等、杨雄的人性善恶混合,还是刘向的性不独善、情不独恶,都说明人性善恶不可绝对化。王夫之认为“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5]575,说明习惯的养成是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后天的成长环境也很重要。现在少数大学生踏进高校门槛后,道德理想“去圣化”,旧的目标除去,而新的目标又没有建立起来,少数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模糊,荣誉感缺失,因此高校德育应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
1.3 良知-念发-意行
王阳明这里所说的“行”,不是在“道德实践”中的“践行”,而是内心世界的“意行”。良知是目标,意行是过程;良知是内在的修养,意行是修养的表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39,“知行工夫本不可离”[1]127,即“知行合一”,从“良知”到“意行”的联系环节是“念发”。阳明认为:“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2]387”也就是说,有良知的念发,也就是良知的意行,“良知”与“意行”体用不二,显微无间。当然,阳明的道德理性、道德认识、道德实践都是内心世界的不同维度,不具有现实性。但在现实中,良知一定要去实践。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6]100,说明行是知的落脚点。《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2]69,说明不仅要博学思辩,更要笃行。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24,都强调“行”的重要性。
2 王阳明心学“三路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启示
王阳明道德学说建立在心学本体论基础上,潜藏着巨大的实践危机:
1)如何保证在现实中实现“良知”?如果少数人不“存养”怎么办?这样的道德建设没有保证机制。
2)它混淆了道德认识与道德规范的区别,心性一体、主客不分使道德缺乏公度性和操作标准。
3)“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在内心世界的道德建设,不具有现实性。
因此,阳明心学受到许多人的批判。但是,阳明从心性体悟的角度存养良知,防止知行分裂,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高校道德教育中,传统的教科书通常以“说教”的“范式”,建构大学生的道德规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传统的道德生态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道德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的要求,而大学生的思想具有“现实性”、“灵活性”和“随变性”等特征,“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反差很大,目的和手段呈现“两张皮”,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断层”,道德手段不一定能保证道德目标的实现。对大学生来说,不是“不知”,而是“不行”。如何防止“知”而“不行”的道德悖论呢?阳明心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2.1 内外统一,防止知行分裂化
道德培养是内心修养与外在约束的统一。阳明心学注重从心体“尊学问”和“自明诚”,使道德观念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心理认同,体现了主体的道德自由、道德判断。康德认为道德是“主体内心的道德法则”,自由意志来自于内心的品行,如果道德是别人强加的,就会从源头上污染道德,是对道德莫大的亵渎。因此,康德认为道德只有来自于主体的自由意志,人们才能心甘情愿地遵从,才能体现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和尊严。法国伦理学家居友认为道德是无义务和无制裁的行为,若道德搀杂不健康的利益目的,将会使人与人之间最纯朴的道德关系扭曲为利益关系。黑格尔认为道德是“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伦理是“善+自由意志”,只有“善”的理念,不是伦理,因此,道德实现的前提是“自由意志”。
从大学生道德培养的途径上看,道德培养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直至道德信仰的培养过程。从道德来源判断上看,直觉主义、情感主义、功利主义、德性主义等都是道德来源的基础,道德的培养是主体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直至信仰的心理过程。牟宗三先生认为康德哲学只是“道德底形而上学”,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道德的形而上学”不是逻辑范畴,而是心性良知“主体性”与道德规范“客体性”的统一(即“智的直觉”),道德认知具有创生性,体现了道德倾向的源动力。因此,从大学生道德实践看,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的外在约束体现了道德的维系不仅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道德只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才具有可公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伦理”以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伦理这个“客观的法”具有可衡量的“尺度”。黑格尔对伦理的重大贡献是区分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他认为从内容上看,伦理是客观的法,道德是主观的法;从保证机制上看,伦理通过“他律”,而道德通过“内省”;从表现形态上看,伦理注重制度,而道德注重情感。因此,大学生道德培养既需要道德主体的内在修养,又需要行为规范的制度约束。
2.2 实践考察,防止知行虚妄化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是内心世界的合一,不具有现实性,但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知行应该统一,防止二者分裂。道德作为实践理性,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具有生命力,道德是道德主体实践道德规范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道德培养应坚持把道德观念渗透到道德实践中,通过认知统一、教学统一、言行统一、考评统一等,实现道德培养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先秦儒家所说的道德,既包括道之理念,又包括德之践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73,说明身教胜于言教。“美德伦理”是对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的超越,美德由“善+自由意志+行为”构成,美德是善的品行的复归,仅有善的“理念”没有善的“行为”不算美德。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是“善的理念”和“善的行为”的统一。麦金太尔的《德性之后》认为“善的行为”比“善的理念”更重要。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使道德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是高校德育的着力点。可通过体验式教育、渗透式教育、感恩式教育,把道德教育溶入到道德实践中。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程改革中,应将大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对大学生道德的考察,通过观察、访谈、考验、综合测评、社会实践等多种环节了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把大学生平时表现、评优、奖惩等“捆梆”在一起,实现道德教育由单一的“书本式”向“书本+实践”统一的转化。例如:大学生毕业前,除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外,还可以进行“思想品德实践答辩”,让大学生答辩本人在大学期间的道德实践状况,对同学、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感恩或道德贡献等,防止大学生道德知而不行。
2.3 德福统一,防止知行脱节化
阳明心学“良知”的实现没有保证机制,在现实中显得软弱无力。在实践中,要使大学生遵守道德,就要使遵守道德的人能够获得幸福,实现“善有报答、恶有报应”的道德奖惩机制。在道德培养过程中,道德因果链是“伦-理-道-德-得”,使遵守道德的人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样人们才自愿习践德行。例如:我们制定大学生的管理制度,可将道德价值渗透到日常的大学生行为规范中,使道德理念在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得以体现,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实现德福统一。康德将“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作为维系道德存在的终极保证,使道德走向了宗教化,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这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道德建设需要保证机制,这个机制叫“道德因果链”,也就是德福统一。虽然这种做法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但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中,可通过大学生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评价机制、道德奖惩机制等,使遵守道德的大学生得到物质、精神的回报,这样大学生才会自觉遵守道德。
总之,阳明心学“三路向”给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启示是:“良知”是大学生道德规范,当然今天的“良知”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致良知”不仅包括大学生内心道德培养的路径,也包括实现道德规范的保证机制;“知行合一”不再是内心“一念意发”的合一,而是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知行统一”。
[1][明]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
[2]方克立,李兰芝.中国哲学名著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3][春秋]孔子.论语[M].陈国庆,何宏,译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战国]孟子.孟子[M].杜玉俭,刘美嫦,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5]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战国]荀子.荀子[M].安继民,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Enlightenm ent ofW ang Yangm ing“Three-w ay”M ind to Unde rgradua te Mora l Educa tion
WEIYong
(Dept.of Philosophy,A nhuiU 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There are threeways in under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ofW ang Yangm ing m ind.The first way starts from“negative approach”(remove evil),in which the rational approach to moral development is“to go out of distracting thoughts-remove evil-conscience”(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The second starts from the“positive approach”(conscience),in which the rational approach to moral development is“conscience-teaching-for good”(from positive to positive).A nd the Third starts from the“combined approach”(unity of know ledge and practice),in which the moral rational approach to training is the“conscience-know ledge-practice”(from know ledge to practice).In the three structures,the“go out of distracting thoughts”is a start,“conscience”is the goal,and“to conscience”is a way.W ang Yangm ing’s“practice”is the inner world,but it does not mean practice physically,but moral training to prevent“know ledge not to practice”.U nity inside and outside,practice inspection,integrity are keys to prevent“know ledge not to practice”.
W ang Yangm ing m ind;undergraduates;moral education
B248.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2.02.005
1673-1646(2012)02-0027-04
2011-10-18
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hfsk09-10d17)
韦 勇(1973-),男,讲师,博士生,从事专业:古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