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海岛渔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以舟山嵊泗黄龙乡为例

2012-08-15王高峰

关键词:渔村黄龙海岛

张 岚 王高峰

(1.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2.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基层文化工作的水平高低、质量好坏、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1]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不能仅仅依靠文化的自发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探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课题,这是我国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这标志着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之2011年舟山群岛新区被国务院正式获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舟山海岛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仅以舟山嵊泗黄龙乡为例,剖析海岛渔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应对的措施,使基层文化能够真正为基层群众所喜欢,使基层文化建设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

一、渔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渔村基层文化是扎根于海岛的最原始、最贴近海岛群众的文化元素。与城镇基层文化相比,渔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先天条件较为优越,但后天投入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海岛渔村地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并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大量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繁衍也主要集中在渔农村地区。然而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先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为匮乏,文化文艺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发展需要,渔村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一)渔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予以了高度关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在渔农村得到了更为深入的传播和扎根,基层文化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空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渔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黄龙乡为例。黄龙乡是以岛建乡,位于我国东海东部舟山群岛嵊泗列岛的东北部。当地政府一直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注重做好“抓、树、深、活”四字方针,文化工作稳步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抓投入,文化硬件实现新改观。近年来,黄龙乡先后累计投入150万元建造了乡文化中心以及多个大小不同的文体广场,添置了各类文化健身器材,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和落后的文化硬件设施之间的矛盾。2011年新建的1200平方米综合文化广场一期工程,为开展全乡性大型文体活动提供了宽裕的场地,更为黄龙群众茶余饭后散步休闲添了一个好去处。根据当地政府实事项目安排,2012年还将实施综合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建设,改造广场周边环境,进一步扩大文化场地实际使用范围。届时,一个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齐全的文化广场将展现在黄龙乡人民面前。

2.树精品,文化活动实现新推动。自2004年起,黄龙乡每年举办“蛟龙腾飞”——黄龙渔民开捕节,八年来届届推陈出新,创意不断,打响了“黄龙样本”基层文化这样“金名片”,省市多家媒体以专题报道。黄龙渔民开捕节已经成为承载黄龙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全乡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黄龙乡共有15支文艺队伍,文艺骨干达500余人,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现象,每年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3.深挖掘,文化保护谱写新篇章。2009年,黄龙乡对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完成了《列岛遗风——黄龙卷》的编纂工作。该书记录了黄龙乡13门类113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一部完整的非遗资源工具书,填补了黄龙乡在该领域中的空白。其中,“渔绳结”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龙乡被命名为“全省民间艺术之乡”。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项技艺,黄龙乡还成立了“渔绳结”陈列室,并在黄龙小学开辟了“渔绳结”教学课堂,并聘请“渔绳结”传承人刘有九为学生传授手工技艺。

4.活思路,文化开发实现新突破。黄龙乡峙岙村旅游资源丰富,石屋民居特色鲜明,素有“东海石村”的美称,是该乡文化遗产的集中区域。该村坚持规划先行,突出海岛渔村特色,围绕峙岙渔家原生态文化村建设,充分挖掘特有景观资源、渔业资源和渔歌小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聘请上海乾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峙岙村文化复原进行前景设计,并将按规划有序地付诸实施,努力唱响文化与旅游大戏,达到以旅活乡、以文强乡的目的。

(二)渔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黄龙乡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总体上基层文化建设仍相对薄弱,依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基层文化组织机构不健全,功能发挥不完善。2007年实行乡镇机构改革后,乡文广站建制被取消,原先运行的文广站服务功能归并于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由于基层文化工作的需要,文化站的功能实际上仍在运行中,但因机构设置和编制的限制,文化站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虽是专职文化员,但由于乡镇工作的特殊性,很大部分时间被其他事务性工作占据;一名是分管领导,文化工作只是其分管工作的一部分。因此,缺乏专职专干的文化工作者是目前该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且由于现职的文化工作者自身专业素养不够,无法对文化队伍的建立、培育和发展作出相应的专业指导,致使本土文艺专业人才成长缓慢。

2.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虽然黄龙乡当地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工作日益重视,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但由于当地以纯渔业经济为主,经济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匮乏,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基本靠“自身省一点,上级要一点”,实属杯水车薪,因而导致基层文化建设底子薄,文化设备老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图书藏书破旧且数量不足。虽有名义上的文广大楼,但实际可使用面积很少,较大部分空间被占为他用,且设施比较落后,无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使得工作开展极为不便,这些都是影响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因素。

3.基层文化队伍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缺乏文化骨干。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群众参与面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成功与否。然如今,黄龙乡经常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普遍存在着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问题,整体素质亟待提升。由于电视、电脑等各类现代化传媒的普及,大部分群众热衷于“独乐乐”,对集体文化活动日趋冷淡,“众乐乐”的场面少有出现。另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部分青年注重经济利益,无心学民艺,更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挣不到钱的群众文化活动上。近些年,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在家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或文盲、儿童,致使群众文化新人紧缺,后继无人,老年民间艺术骨干常常发出新人难寻的感叹。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全面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打造“美丽海岛”和谐家园的同时,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做足做好文化强乡文章,努力创建基层文化建设示范区。

1.努力健全基层文化组织机构。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渔农村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鉴于基层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必须尽快改变乡镇机构设置不明、管理不顺的现状,重新恢复乡镇综合文广站建制,及早解决文化活动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同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所有已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场所)被挤占、挪用的面积全部归位。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标准,完善功能配置,充分发挥文广站功能,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发展。

2.切实保障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要加强海岛渔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为渔村基层文化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切实加强文化站、图书馆、社区文体活动室等基层文化部门建设,保证文化站和公共图书馆(室)有稳定的业务经费、购书经费和活动经费。基层政府要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2]。同时,积极带动其他资金配套投入基层文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3.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站在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高度,切实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3]。各社区、村都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配备阅览室、健身房,结合村级组织办公用房建设和历史建筑修缮,建设1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在人口聚居地预留足够的露天文化活动场地。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或接受社会力量捐赠,加大各种图书、报纸、杂志购置力度,充实村级图书室,搞活图书流通。

4.积极培养基层文艺人才。一是要加强乡、村两级文化队伍建设。建立村级文化管理员队伍,从经费保障、人员选配上予以明确。二是加强文艺团队培育。广大渔村群众是海岛渔村文化的主体,渔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渔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当地政府应根据辖区内各社区、村的特色加以引导,组建不同类型的艺术团队;在组建艺术团队的基础上,加强团队文艺骨干培训,使广大渔村群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渔村文化建设中来。三是开展网点结对。采取“抓大放小”、以强扶弱的策略,带动文化力量较弱的村落一起发展。四是开展文化交流。各乡镇文化站之间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与其他县市文化站建立结对联谊站,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各类联谊活动,拓展文化工作者的眼界和思维。

5.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活跃渔村文化生活,让积极、健康的生活格调充实海岛渔村群众,使基层文化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竞技性相结合,使广大渔村群众在文化活动参与中尽情发挥,各展所长,各得其乐,共同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4];注重挖掘海岛特色文化,打造精品力作,让本土文化、民俗文化项目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充分利用节假日、伏休期,积极组织开展渔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举办网格游乐会、家庭音乐会、故事会、读书会、摄影展等,使基层文化活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还可以通过建立“文化示范宣传户”、推行“村民活动日”、创建“文化特色村”等途径,让文化生活浸润海岛渔村的每个角落,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6.积极开展特色群众文化。就黄龙乡而言,可在以下方面加以尝试和突破。一是深入开展“一村一品”、“一乡多品”的特色文化活动,挖掘开发当地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发展富有海岛特色的民间艺术,打造特色品牌文化,丰富“黄龙渔民开捕节”内涵,把该活动办成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二是利用黄龙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如两省分界岭、岛礁奇石等黄龙特有的景点,与黄龙乡民间民俗文化有机结合,抓住旅游开发的新机遇,推动旅游与文化齐头并进;三是积极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丰富渔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针对妇女群体,丰富广场文化,组织各种广场舞比赛等;五是根据青少年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发展网络文化,引导健康上网的理念;六是构建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当地群众有“玩、乐、学”的场所,尽力体现人文关爱;七是利用海景资源和渔村风情,丰富渔家休闲文化内涵,拓展休闲旅游项目。

7.充分发挥文化站辅导、培训功能。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群众业余文艺队伍担当了重任,但这些业余团队普遍存在着管理松散、整体水平有限的问题。文化站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部门,应当在辅导与培训业余文艺演出团队方面多做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干部自身优势,深入群众文艺团体,以专业带动业余,共同进步提高;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讲座等,开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分散辅导和集中培训等,帮助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5]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增长。各地政府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应根据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积极寻求基层文化建设的新出路,努力把群众的文化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以促进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海岛渔村基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1]钟艳琴.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9):210.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02-03-27)[2012-02-25].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03/27/content_332704.htm.

[3]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惠及全民服务体系[N].随州日报,2011-11-26(A4).

[4]王琳瑛.试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0(17):163.

[5]杜兆雄.加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N].大理日报(汉),2010-04-10(A03).

猜你喜欢

渔村黄龙海岛
等价转化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夏日小渔村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黄龙河川道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