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社科期刊影响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2-08-15陈雯兰黄品全

关键词:社科类社科办刊

陈雯兰 黄品全

(1.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 舟山 316000)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国际间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化,使得学术期刊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学术研究,学术期刊都已经成为知识传播和成果报道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学术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它们直接体现了科研活动、知识加工、知识传播和社会服务中学术期刊的功能和价值。因此,深层次地分析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学术期刊的学术地位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更可以使我们了解其社会价值与社会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社科期刊虽然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学术辐射力和社会影响还十分有限。根据中国出版年鉴2010的统计数据[1],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期刊总数有9851种,其中浙江公开出版的是221种,占地方期刊种数的3.16%,具体到社科类期刊就只有37种,被CSSCI(2010-2011年)收录的期刊仅有9种。同期,CSSCI收录北京的社科学术期刊有226种,上海48种,与浙江经济水平相当的江苏省被收录的有15种[2]。这说明浙江省高影响力社科类期刊还是相对较少,这与浙江省经济强省地位显然不相称。突出的表现是:(1)社科类期刊总体种数偏少;(2)社科类期刊中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太少,与其他经济水平接近的省市还有不小的距离,且近年来数量变化不大;(3)高校系统出版的期刊学术水平总体高于非高校系统;(4)对被CSSCI收录的浙江省社科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表明,浙江省缺乏起领军作用的高影响力期刊,大多是质量一般的刊物[2]。

一、制约浙江省社科期刊影响力的因素

针对浙江省社科期刊学术辐射力和社会影响十分有限,笔者尝试从办刊机制、经营管理模式、办刊经费、编辑素质等方面制约浙江省社科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浙江省社科期刊的发展壮大提供基础资料。

(一)办刊机制导致竞争能力匮乏

当前浙江省社科期刊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很多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十几年来办刊机制并没有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其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已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求,也难以面对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

以期刊的审批制度为例,为了严把舆论关和防止出版市场的混乱,刊号的发放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严格的期刊审批制度[3-4]。同时部分期刊由于缺乏竞争,形成了“独家经营”、“侍宠而娇”的局面而不思进取,甚至因物以稀为贵,收取高额版面费,影响了期刊业的发展壮大。

(二)办刊经费难导致期刊质量下降

总体看来,浙江省社科期刊由于基本属于学术类期刊,受众有限,因而规模普遍较小,且格局分散,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社科期刊一般是由高等院校或政府部门主办,各主管部门对办刊经费基本上为全额拨付,或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这仅仅只能满足一般刊物基本的办刊需要,自我发展与提高的能力缺乏,如要进行信息化或数字化建设则经费捉襟见肘,这显然制约了浙江省社科期刊学术传播功能的提升,也削弱了其社会影响。

(三)编辑的专业素养影响刊物水平

与一般刊物相比,社科期刊作为学术性刊物,对编辑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无论是稿件的约稿,还是初审和外审,都需要责任编辑对该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认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然而,对有些主办单位领导来说,期刊编辑无非就是将作者投稿组合按编辑要求编排,一下,印刷出来就可以了,似乎谁都可以胜任。所以好多学校的学报仅有1-2个专职编辑,更不必说有专职的编务人员与办公人员,且不少编辑人员是从其它岗位转行到学报来的,甚至没有经过正规的编辑业务培训。编辑人员经常穷于应付日常工作: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等等,根本无暇顾及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与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而专职编辑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编辑素质的提高,并间接影响到了刊物的学术质量。

(四)缺乏特色与创新阻碍了期刊的发展

特色与创新是期刊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虽然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的锤炼,但很多浙江省社科期刊仍然缺乏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创新意识淡薄。由于经费只能满足日常办刊所需,编辑人员忙于日常工作,稿源又多来自本单位的作者,读者面又窄,刊物缺少独特的个性风格,故一些社科期刊难以从数量众多的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而弱影响力直接影响了刊物的稿源,使得期刊根本无法提升自身学术质量[5]。

正如中国期刊学会会长张伯海所说的那样,学术期刊,要避免求大求全,尽量不以“学术大全”姿态开局,而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打开局面。期刊篇幅有限,即使连续不断出版,也难以承此重任。浙江省社科期刊必须经过编辑主体的精心培育和打造,在学术资源开发、选题策划、栏目设置以至于编排版式等各方面求新求异,才有可能形成其个性特征。

二、提升浙江省社科期刊影响力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需要补课,法律环境亟待健全。许多问题与国家的宏观管理制度有关,由于牵一发会动全身,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过程。出版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从减少行政审批、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步伐。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浙江省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期刊的发展仍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也是浙江省人文社科类期刊改革的策动力。因此,浙江省人文社科类期刊作为浙江省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找准出路,加快发展,以便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牢固地占领一席之地。结合前述分析,尝试给出提升浙江省社科期刊影响力的对策建议,期望这些建议能对浙江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期刊集群化发展

浙江省社科类期刊要发展壮大,市场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尽管社科类学术期刊是非赢利性公益事业,但其要获得发展也必须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整个浙江省社科期刊才能不断进步。作为政府,必须认识到培育学术期刊市场应多依靠市场手段,要鼓励竞争;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以保障和维护出版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司法力度,使各项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以某一期刊为龙头组建期刊出版集团,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6]。

目前,浙江省大多数社科类学术期刊还是吃“皇粮”,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各期刊都是各自为战,难免势单力薄。与国内国外其他期刊相比,浙江省社科期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集团化和网络化,这是提升浙江省社科类学术期刊影响力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行业界限和门户壁垒应该被打破,独立运作的期刊集团必须着手组建[7]。

为进一步发挥浙江省社科期刊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径[8]。首先,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期刊结构,使期刊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各级主管部门对社科期刊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科学评价、严格控制、去弱扶强、促进发展的前提下,对社科类期刊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改变现有的刊号审批机制。其次,进一步完善社科期刊质量评估标准,尽快建立期刊准入退出机制,使社科期刊的优胜劣汰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第三,社科期刊出版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门户之见,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同时积极构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对现行期刊出版体制勇于创新。浙江省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集中分散的办刊力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开放型的社科期刊群。

(二)开辟多种渠道,获取发展经费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浙江省社科期刊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迫使期刊社或编辑部在办刊经费筹措上要拓宽思路,提出新的构想,实现浙江省社科期刊的可持续发展[9]。具体而言,当前浙江省社科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可以有以下获取渠道:1.主办单位经费支持;2.作者经费支持;3.广告宣传经费支持;4.数据库经费支持;5.发行经费支持。此外,还可以就某一专题在特定范围内发行增刊,及扩大了学术传播数量,又获得了更多的发行经费。

(三)提高编辑素质,适应期刊发展要求

编辑是在期刊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浙江省社科期刊的质量,首先要做到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下,还要掌握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必要的文学修养,具备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等[10]。社科期刊编辑人才素质的培养必须按照编辑工作的客观要求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进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实践表明,编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继续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以老带新等。此外,编辑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的机制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突出期刊特色,提升期刊品牌竞争意识

浙江省社科类期刊在办刊过程中要定位明确,只有如此,才能办出特色鲜明,创出社科期刊的精品。如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列入国家战略,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建设将踏上新的征程。期刊主管部门、有关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建设的需求,集中力量联合创办诸如《浙江海洋经济研究》、《浙江海洋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1]柳斌杰,于友先,邬书林.中国出版年鉴[M].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2010.

[2]陈雯兰,陈石平.浙江省社科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基于CSSCI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2(1):145-150.

[3]金京.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刘英.学术期刊乱象治理的瓶颈及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1(8):89-92.

[5]胡政平.人文社科期刊应注重特色的体现[J].甘肃社会科学,2004(6):247-248.

[6]姜春林,唐悦,周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9):126-129.

[7]单丽娟.论社科类期刊精品战略的实施[J].经济师,2004(4):253-254.

[8]赵振宇.关于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几个问题[J].探索,2004(2):92-95.

[9]吴寿林,张文才,倪雅芬.市场化条件下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经费的筹措[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4):551-553.

[10]张淑敏.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素质及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环境科学,2010(4):102-104.

猜你喜欢

社科类社科办刊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一束光
一束光
一束光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人文社科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