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 推动征兵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12-08-15四川省军区军务动员处袁恺君张洪瑞

国防 2012年9期
关键词:兵役工作

■ 四川省军区军务动员处 袁恺君 魏 辉 张洪瑞

近年来,四川省征兵工作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深化调整改革中进取发展,在创新措施办法中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历年征兵任务。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面对征兵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积极转变思维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挖掘资源潜力、坚持主动作为,不断为征兵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面对和平环境长期持续、全民国防意识淡化的新挑战,注重在加强宣传动员、浓厚自觉依法服兵役的社会氛围上下功夫

针对长期和平环境造成全民国防观念和适龄青年依法服兵役意识淡化的问题,注重坚持全民国防教育与兵役义务教育相结合、征兵常态宣传与集中发动相结合、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不断加大征兵宣传动员力度,努力营造自觉依法服兵役的社会氛围。

一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近年来,我省注重把常态化征兵宣传融入全民国防教育,把兵役法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明确规定高校每学期兵役法规政策学习不少于3课时、中学不少于2课时、学生军训时必须安排兵役法规学习。充分利用四川红色资源丰富、具有光荣拥军传统的优势,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引导广大适龄青年充分认清献身国防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不断打牢征兵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是抓好先进典型宣扬。注重宣扬革命战争年代的黄继光、邱少云等四川籍英模人物,宣扬近年来四川籍官兵爱军习武的光辉事迹,宣扬军营特色文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新形势, 大张旗鼓地展示现代军人风采和军旅生活的魅力,引导优秀青年主动投身军营接受锻炼,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到部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创新征兵宣传手段。依托现代信息传媒,拓展征兵宣传渠道,改进征兵宣传手段,努力提升征兵宣传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我省于2009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开通了省级征兵官方网站,2011年开始将每年5月和10月定为全省征兵宣传月。全省各地除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户外灯箱、电子广告屏等多种平台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显著位置播发征兵宣传信息外,还通过建立征兵QQ群、群发手机短信、播放动漫广告等现代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大征兵宣传的针对性和覆盖面,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征兵工作、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报国的浓厚氛围,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面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兵源分流影响加大的新挑战,注重在挖掘兵员潜力、加强预征管理上下功夫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发展,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今后一个时期仍将长期面临兵源分流的冲击。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征兵工作必须在注重挖潜聚能、加强平时准备上使实劲。

一是搞好兵役登记,摸清兵员潜力底数。坚持把抓好兵役登记作为加强平时征兵准备的首要环节,采取自下而上、分片设点的办法,灵活运用本人登记与家长代登相结合、现场登记与电话登记相结合、流动登记与定点登记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服兵役年龄的公民逐个进行登记,准确掌握适龄青年身体状况、现实表现和参军意向,切实摸清兵员潜力底数,为正确研判形势、采取针对性措施赢得先机。

二是狠抓末端落实,扩充有效预征群体。为确保征兵工作在基层末端落实,每年5~6月份,各级兵役机关联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召开预征工作会议,层层细化落实以大学生、高中毕业生和在乡务工青年为重点的预征任务。除搞好网上预征外,还发动基层工作人员深入学校、社区、村组,面对面搞好宣传发动,一对一进行答疑解惑,择优选定预征对象,最大限度地把有真实应征意愿的适龄青年纳入预征群体。

三是加强跟踪管理,保持预征队伍稳定。2011年以来,各级积极建立预征对象数据库,准确掌握本人、家庭和学校联系方式,并把动态管理和跟踪教育任务予以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专武和民兵干部,建立定期联系走访制度,确保预征对象稳定。一些地区还协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当年预征对象在征集开始前不能纳入招工输送范围,为保留潜在兵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面对社会价值日益多元、青年应征热情下降的新挑战,注重在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后顾之忧上下功夫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优抚安置机制激励作用下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和工作运行模式不相适应的矛盾不可避免。2011年以来,国家和总部陆续出台了新《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从大学毕业生士兵中选拔军官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国家层面推出了激励适龄青年应征热情的重大举措。为保证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尊重入伍青年合理诉求的有效措施落到实处,我们集中抓了完善配套政策规定工作。

一是完善优待激励政策,使入伍青年政治上有地位。近年来,我省各地注重恢复和加强传统政治激励和精神鼓舞手段,以争创“双拥模范城”等活动为载体,由各级民政部门和兵役机关牵头,宣传、教育、公安、人社等相关部门配合,并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做好征兵社会动员教育工作。通过召开入伍欢送会、挂“光荣军属”牌、上门送喜报、节日走访慰问、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等拥军优属活动,增强军人及其家庭的荣誉感,形成“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对激励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安心服役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提高安置优待补助标准,使入伍青年经济上不吃亏。2011年,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名义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着眼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将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标准明确为“不低于入伍前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省农村义务兵优待金由以往的人均1600元左右提高到5100元左右;同时规定,符合国家安置条件的转业(复员)士官和义务兵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经费,分别按照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额的3~5倍和2~4倍发放,极大调动了适龄青年的应征热情。目前,省民政厅、财政厅正在根据新《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调整完善后续配套政策。

三是拓宽成长发展空间,使入伍青年退役后有出路。着眼提高退役士兵发展后劲,不断拓展就业安置渠道,制定落实优惠倾斜政策。如,将退役士兵纳入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安政法基层队伍以及专武干部和村居两委班子队伍选用对象;将退役士兵优先纳入各级政府新增公益性岗位招录范围,并规定其家庭优先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加大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和扶持创业力度,推出落实免税、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有关做法被国防部征兵办和军区征兵办转发。

四、面对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征集模式相对滞后的新挑战,注重在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征集质效上下功夫

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几十年计划经济背景下逐步形成的征兵工作运行机制和模式办法已相对滞后,社会征集成本较高、军地责权关系不顺、征兵机构效能偏低、依法征兵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征兵工作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工作机制、改进征集模式,推进征兵工作长效健康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凝聚征兵工作合力。各级政府把征兵工作作为政治任务,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军地领导政绩考核评价内容,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了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征兵责任体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完不成征兵任务的单位,实行评选“双拥模范县(城)”一票否决、考核武装工作一票否决、全面建设达标一票否决,且其党政领导不得参加与国防建设相关的评选表彰。正是有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势推动,我省近两年征兵工作才得以在困难形势下破障前行。

二是着力加强征兵机构建设,提高征集动员能力。针对征兵工作机构由地方有关部门临时抽组、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工作连续性差的问题,会同宣传、教育、公安、卫生、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把作风纪律好、能力素质强的职能部门人员抽调到征兵办公室,尽可能实行人员专职,保持队伍稳定,初步建立了常态工作机制。根据征兵工作发展需要,还应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如将国防教育办公室纳入领导机构,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常态落实;把各级各类院校就业指导、金融信贷等部门纳入征兵工作机构,以便更好地为征集大学生和代偿助学贷款服务,等等。

三是积极规范征兵工作秩序,增强长效发展动力。近两年,面对征兵工作的严峻形势,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兵役机关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保证了征兵工作的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征兵工作在新的阶段需要逐步走向稳定、回归常态,一些非常措施难以长期保持,一些突击性、应急性、临时性办法也需要加以规范。为此,我们将以《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抓好征兵各环节、各要素、各方面工作落实,推动征兵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不断提高征兵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兵役工作
2021年度全国兵役登记工作启动
临清市人武部提前完成兵役登记
社会版(十一)
不工作,爽飞了?
山东省日照市兵役登记率达百分之百
对兵役登记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