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动员工作的思考

2012-12-27陕西省军区参谋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长移友学少将

国防 2012年9期
关键词:动员军民信息技术

■ 陕西省军区参谋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长 移友学 少将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影响了战争样式的发展变化。信息战已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和手段并贯穿于战争的全方位、全过程。以信息和网络为主导的信息化资源是战时信息支前的重要依托,大力加强新形势下信息动员建设,提高信息动员能力,是当前国防动员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认清信息动员的重要意义

信息动员是推进信息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动员是对信息技术水平、信息产业能力和信息科研能力等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实现信息领域军地同步发展、联合保障的基本途径。信息资源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使信息动员建设对实现信息资源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施信息动员,可以把各个领域的信息技术、信息人才等信息资源有机组织起来,促进军事需求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将军事力量寓于经济和技术发展之中,实现推进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的双重目的,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融合协调发展。

信息动员是保障军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有力支撑。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将掌握战争的优势和主动权,“制信息权”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新的制高点。未来战争中,不仅要动员地方的信息人员、设备和器材,还要调动利用通信基础设施和无线电管理系统,实施电磁频谱联管联控,实现全要素成系统动员,为军事行动提供信息情报支持、信息技术保障和信息人才支援。同时,军队在遂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和其他重大非军事任务中,有限的军事信息资源难以保障需要,必须广泛动员地方信息资源。因此,建立军民兼容信息技术,实现军用信息系统和地方通信设施的有机结合,实施军地联合保障将是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基本保障模式。

信息动员是提升国防动员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进步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动员的影响、地位和作用迅速上升。信息动员是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转换的关键因素。我国民用信息资源不论数量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相当的优势,为信息动员奠定了良好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还比较缓慢,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动员能力还不够强,而这种“信息差”已成为制约国防动员实力提升的突出矛盾。这就要求国防动员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信息动员为主导的思想,明确信息动员的核心地位,创新动员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实现军民信息情报资源、信息技术功能对接与互补,从而促进战争潜力向作战实力转化,真正发挥信息动员对信息化战争的支持保障作用。

信息动员是传承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载体。当今时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人民战争所面临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改变,人民战争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各领域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军民信息系统与通信设施构成的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快捷、高效、顺畅的信息动员体制机制,赋予了人民群众和信息资源参战支前的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人民战争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

二、完善信息动员体制机制

制定科学系统的信息动员法规制度。信息动员责任主体多元,利益关系交叉,涉及军地单位和个人,必须注重依法动员,用法规来调节各方的责、权、利。要根据信息动员需要和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制订《信息动员法》,明确信息动员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工作制度,规定政府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制定征用信息装备、征召信息技术人员的实施办法,出台专门文件对信息动员对象范围、集结地域、输送方式、组织程序、奖励惩处等问题予以明确,使信息动员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建立精干高效的信息动员组织机构。搞好信息动员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完善机构的纵向设置,推进省、市、县三级信息动员机构的落实。推动信息动员人员机构的横向拓展,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通信、电子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纳入信息动员管理体制,健全信息单位的人武组织,使信息工作有人专管。明确各级信息动员机构的人员编制及职责权限,理顺信息动员主管部门与军队和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确保信息动员工作顺利开展。

构建运转顺畅的信息动员指挥机制。按照任务统一赋予、行动统一指挥的原则,通过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需求对接等机制,建立反应灵敏、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按照信息动员指挥准备常态化的要求,加强信息动员指挥手段建设,研发推广数据共享、军地共通的信息动员管理系统,建立起上下一体的指挥通信平台。减少指挥层次,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力求直接简便,提高指挥效能。积极开展信息动员指挥系统训练演练,在军地协作中磨合指挥、规范程序,以顺畅指挥关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信息动员指挥协同一致、快速高效。

完善可靠管用的信息动员方案预案。完善的信息动员计划和预案,是战时实施信息动员的基本依据。各级信息动员主管部门应着眼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任务的需要、信息保障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适时做出预测性判断,科学拟制信息动员计划和预案。要依据可能的作战对象、作战方向、作战区域、作战样式和持续时间,依据当地信息动员潜力情况,明确信息动员的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及完成时限。要以信息领域潜力调查的准确性支持预案计划的可行性,明确信息动员的范围对象和数量质量要求,力求做到细致周密,留有余地。要根据形势任务变化适时组织信息动员预案的调整修改和补充完善。要按照预案抓好平时工作落实,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演练,切实提高综合信息支援保障能力,确保战时信息动员实施高效快速。

三、加强信息动员能力建设

突出军民兼容,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平战结合建设。在固定台站、宽带网络、光纤线路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兼顾国防需求,预留军用接口,以便战时尽快打通军地连接通道,实现军地信息查询、辅助决策、信息传输一体化。对重要的通信线路尤其是国家通信枢纽主干线,要采取战时防护措施,增强防护能力。在国家新兴信息产业发展布局上,既要从经济角度考虑,也要从战时为战争服务考虑,科学谋划平战结合的产业布局,加大重点城市、主要作战方向的光缆干线覆盖密度,加大预定集结装(卸)载地域通信设施建设。在电磁频谱、气象水文、海洋环境、地理信息等军民通用标准制定上,军地要统一协调,逐步实现技术标准通用接轨、技术数据有效兼容,达到硬件互通、软件互联。

立足资源共享,搞好信息技术产品军民通用开发。由于信息领域的军民界限比较模糊,信息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越来越强。要充分利用地方在信息情报、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信息科研成果的互相转化,进一步开拓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途径。按照市场配置的原则,广泛吸纳地方信息科技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竞争,促进军民技术互相辐射提升,提高信息武器装备的动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按照有机融合的原则,建立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将民用高新或特有信息技术进行军事化改造利用,把部分尖端军事技术用于带动和促进民用技术发展,实现军民信息技术的共享、转化和联合攻关。

围绕供需对接,加快建立军地信息物资储备体系。在抓好信息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本着军地互动、优势互补、就近就便、共建共享的原则,依据信息设备制造企业的产能及分布情况、信息物资的器材配备情况,合理区分储备任务,完善储备布局。要按照供需要求,采取成品储备和产能计划储备相结合的办法,在计算机、程控交换、通信电源、传输设备、光纤电缆等大型信息设备制造企业建立信息物资储备基地。要把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电磁频谱监测、无线接力车辆等机动通信设备纳入储备体系。要制定完善信息物资市场筹措方案、成品储备方案和应急生产预案,建立起军地通信物资对接的储备机制,以适应持续信息动员需求。

着眼持续发展,抓好军地信息动员人才队伍建设。信息人才是信息动员的基本要素。要切实把懂指挥、精业务、善协调的军地人员选配到信息动员机构工作。要抓好各类信息保障人才队伍的组建,根据辖区内科研单位和信息科技人才的分布情况,区分信息作战、支援和保障等队伍,分别编入基干民兵和预备役组织。要加紧挑选和培养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顶尖人才,组成信息作战专家组,完善远程技术支援措施,为信息作战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援。要加强地方信息人才的教育管理,建立人才档案,注重平时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信息技术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