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涵研究的新视野
2012-08-15樊发祥翟月娇
琰 樊发祥 翟月娇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当前,文化复归成为了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文化的复归不仅仅要求我们在时间上的跨越,即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具有永恒意义的根基,更要求我们在空间上的并进,融入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和感悟。唯有如此,方能承载起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太极拳具有深厚的底蕴与吸引力。人们对于太极拳的喜爱,早已超越了对这一拳种本身的躬亲实践,而是在内心寻求一种永恒的智慧。当前,学术界对太极拳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有独到的见解。但本文观点认为,研究太极拳的内涵必须首先进行文化的复归,在立足传统、研究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我们自身的理解,找到其具有永恒意义的发展魅力,由此引伸出太极拳内涵研究的新视野。
1 定身法,筑拳 “势”
关于太极拳概念,最早见于王宗岳所著 《十三式歌》(一说武禹襄,待考):“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扌朋、履、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扌朋、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扌列、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1]
也就是说,太极拳是以阴阳五行为主导思想,由扌朋、履、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所组成的一种武技。但是,扌朋、履、挤、按、采、扌列、肘、靠,乃是8种劲法,即主宰运劲方式的 “八门。”进、退、顾、盼、定乃是5种步法,即主导移动方式的 “五步。”一边是劲法,一边是步法,两个单位都不一样的数学量,古人是如何整合并统一在 “势”这个最终概念下的呢?本文观点认为:“势”,并不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单位名称,乃是一种贯穿于太极拳运动始终的原始动力。太极拳中无论八门 (劲法)还是五步 (步法),都处在一种自然和谐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包含了太极拳运动所独有的阴阳的、刚柔的、内外的、动静的对立与统一。不管是八门还是五步都必须包含这种太极拳独有的原始动力,即都必须包含这种阴阳的、刚柔的、内外的、动静的对立统一。而主导这种原始动力正是 “势”。所以说,不管太极拳运动是怎样的运动形态,都必须要保持“势”,维系住 “势”,才能维系住太极拳的灵魂。[2]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获得这种 “势”呢?笔者认为,要守住太极十三势中这个 “势”,必须保持正确的太极拳身法,即 “身法筑势”。只有在身法正确的前提下,才是维系 “势”这个能力的源泉。也就是说,只有身法正确,才能一进步体会到太极拳所独有的魅力。身法不正确,所演练的太极拳就是太极拳操,即使习练时间再长也不会产生 “绵裹铁”的功力,更不会改善练习者的身心健康。关于太极拳身法,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先生曾将其总结为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之身法八要。武式太极拳基本理论观点认为,维系身法八要,不是矫正拳架,而是激发人体潜在的超验心与核心力量的源泉,即 “势”。
2 招无用,大而化
太极拳之技击,一直以来都被中国人认为是最高功夫境界。与之相适应的是后发制人、借力打力、发人于丈外的神功技艺。但是如果还原到真正的打斗场景中,我们会发现太极拳这些运动形态根本彰显不了,尽管人们出于维护民族自尊心的需要不予以承认,但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现实。因为太极推手的运动特征不符合人体对抗的运动要求[3],上世纪50年代轰动一时的 “陈吴比武”,作为吴式太极拳第二代嫡传的吴公仪先生在擂台打斗时所展现的拳腿功夫,远非传说中太极拳技击的神韵。那么诸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玉女穿梭之类的招式,我们究竟应该作何理解呢?
2.1 口述史的研究
王岗先生曾说过,中国武术是草根文化,厚积的底蕴在中国大地的若干个角落。因此,对武术的研究,应把历史焦点转向普通的人民大众,使其发展呈现出 “人民化”的趋势[4],如此才能解开武术中那些最质朴而又核心的精华。近几年来,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的新视角逐步渗透入武术研究中,如徐皓峰先生记录、李仲轩先生口述之 《逝去的武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中华武者的内心世界,还原了民国时期中国武林的本来面目。又如上海体院戴国斌先生的课题 “新中国武术发展的集体记忆:一项口述史研究”,从基层群众的口述中,寻找中国武术发展的诉求。本着严谨性、民主性、合作性、动态性、跨学科性的科研态度,笔者就太极拳技击若干问题进行了口述史研究。
“执泥于一招一式的彰显,是无法练出东西的。能打人的不是招法,而是长年累月用这些招法练出来的东西,就是功力。通过些套路的体悟,把自己的身体练松,练通透,练顺。这样,技击的时候,任何动作都是在放松顺活的状态下发出,身体上参与发劲的肌肉群增多,所有系统协调运作,就会达到前辈说的 ‘发劲如放箭'。” (武式太极拳名家孔祥臣先生)
“套路是练功的,推手是灵敏触觉的训练,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对抗搏击。举个例子,一个散打运动员,(在具备散打基本功的基础上)如果再进行些基本的太极拳功法训练,那么这个运动员一定会进步很大。因为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能对太极拳的放松、招法设计的借力打力有更深的体悟,散打的接腿涮摔,就是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最好诠释。”(许昌市太极拳协会会长张丙哲先生)
“我认为太极拳招法和套路是没用的,练习者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 ‘化'掉招法打人的执着。设计套路只是为了凸显这一拳种的风格,太极所体现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即首先在放松的状态下,通过套路的训练练出整劲,其次通过技击的训练使这种整劲运用自如,最后以武入道,进修思想的修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易成先生)
2.2 理性的推求
以上口述资料,虽然论述的视角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地表达一个主旨,即 “化去练习者招法和套路执着”。本文观点认为,套路是武术的表现形式,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与灵魂,二者是不可并列的。武术的多种智能,是在以技击为核心的本质属性上不断融合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故当今学术界将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两种形式并列起来的说法是欠妥当的。太极拳作为一项武术,理所应当具有技击性,但这种技击性绝不是他的招法与套路所代表的那样的形式。所谓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只是对于技击水平的理想化诉求,这种诉求或许在搏斗水平极其高的那个点上出现,如果我们习练太极拳就刻意地拿这个状态来强求自己,得到的结果必然如“陈吴比武”那般狼狈。 “民物相攫而有武矣”,(《兵迹》)太极拳术之本源,仍旧是人类最质朴的击打技术。换句话说,太极拳的产生是人们对最质朴最实用的击打技术的艺术化升华。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讲究程式,诗词歌赋,舞蹈戏曲,中国书画,园林建筑,都遵循一定的程式。”[5]那么武术自然也遵循这种 “程式”。招法与套路无疑是人们对于武术艺术化的加工,经过加工后的套路仅仅具有攻防含义而不是最本质的技击动作。因此 “套路的特殊本质是技击含义”。[6]儒家思想认为:“大而化者谓之神”,只有在思想上 “化”去招法和套路的束缚,才能回归武术最质朴的本源。因为,所谓拳术拳法其实只是对人的超验智慧的一个权变形式,只是人在搏击实战时的超验智慧的发挥形式,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7]笔者认为,太极拳技击体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放松并遵循太极拳身法的前提下,通过套路训练练出上下内外贯通的整劲。将这种练出来的整劲与灵敏触觉施与搏斗对抗,做到在真实的搏斗对抗中能保持这种整劲和灵敏触觉。
3 存静气,思高远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构建的不断完善,近10年来关于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绝大多数是研究太极拳文化、太极拳国际化推广、传统太极拳与竞技太极拳的博弈等几个方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太极拳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促进国人身心健康,应把太极拳科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促进人民身心健康这个大主旨上去,恰恰在这方面还有待于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当今的学术界,由于受晋职称、出成果等影响,即使有一些关于太极拳对身体各项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其试验周期也明显过短。邱丕相先生指出:“博览各项研究,试验周期从一个月到18个月不等,很少超过两年的观察实验,绝大多数集中在6个月以内。”[8],这样短的试验周期,根本不可能获得太极拳对人体机能影响的最优数据。根据多年练习太极拳的身体感悟,笔者将太极拳对身体的影响过程做出如下简单的总结。
初步做到合乎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大概需要3个月到半年时间。初步体会到手部发热、肢体舒适的本体感觉,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对松静有初步的感悟,能够感受到呼吸舒畅,大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感受到如陆地游泳一样的肢体运动阻力,即肢体整体劲力的获得,大概需要2~3年。将这种整劲打得较为顺遂,大概需要3~5年。而真正体会到太极拳对体质的明显改善,一些资深太极拳家交流后一致认为,几乎是三五年后的事情。试问一个月到是8个月的试验周期,如何能揭示出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实质?科学研究一定要有科学态度,树立严谨、踏实、奉献的科研精神。太极拳科学研究的内涵应该是 “存静气,思高远”。存静气,要求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能在对太极拳进行科研之前,就畏惧实验周期太长的难题。太极拳的科研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只要坚持这种存静气的科研态度,对于太极拳的科学探究一定会有更多鼓舞人心的发现。思高远,要求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研究动机。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其动机应该放在促进国民身心健康的大主旨当中去。以人为本,服务育人,才是我们所有科研工作者应该秉承的永恒信念。
[1]徐震.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徐震文丛 [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曾于久.武术散手与散打名称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
[4]杨祥银.关于口述史学基本特征的思考 [J].郑州大学学报,2010,43(4)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版,2000,6
[6]曾于久.武术本质论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
[7]乔凤杰.形式上的引导-老子道家的道与传统武术的超越追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
[8]邱丕相.当代武术发展的三重使命[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