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子的职业教育思想

2012-08-15李英杰

科技视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出版社

李英杰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91)

1 创办私学,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

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而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坐大。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人,早年虽也“尝为委吏”,“尝为乘田”,但自从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教师这个社会阶层,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孔子第一次明确主张了老师的专职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

2“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职业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由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要求职业教育教育系统和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职业教育应是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不应是部分精英人才的特权。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皇侃《论语义疏》)。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荀子·法行》)。《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3“学而优则仕”强调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孔子强调“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论语·雍也》),为当时统治阶级培养救国救民的实用人才,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现实需要,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史记·儒林列传》),成为社会需要的最实用的人才。据《孟子·万章下》中记载,孟子称孔子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懂得“适当其时”、“恰如其分”行事的人,这和今天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相一致的。

从孔子教育内容设置上看,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有一些典型的职业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礼”是礼仪;“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书”除识字外,还包括了“铸鼎象物”一类自然博物教育和甲骨刻文的技术教育内容;“数”指计算、天文、历谱、五行、占卜等若干内容,多是技巧技术。

4“学而时习之”是典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这些教育主张说明孔子十分强调计能的培养和训练。重庆师范大学石美珊教授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习”是“练习、实习、演练”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习实训,是动手操作的做、干,而非书本理论上的读、思。《说文解字》指出,“习”字本义是“数飞也”,即雏鸟拍打着翅膀练习飞翔。在古代引申出的常义就是演练、操习某种技能、技巧。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艺徒制,即学徒在师傅的带领下,一方面劳动,一方面接受操作技术的教育。这种形式是以技术、技巧为中心的,即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学徒在学习中虽然要理解师傅讲授技艺的理论要点,但更需要在实践中操作练习以至精熟。

孔子的教学不完全按教课书中的知识体系进行,强调“躬行”,强调学以致用,往往是以其弟子提出的某一特殊问题或其周围实践为话题,讨论教学内容,阐发对问题的看法、认识,还常利用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生活事件为内容,以具体的实践问题为议题展开情境性极强的针对性教学。另一方面,孔子自己就是“躬行”的典范,周游列国14年,宣传自己的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些都是孔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1]石美珊.孔子有无职业教育思想[J].3版.中国教育报,2007-8-18.

[2]于丹.论语心得[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3]张葆全.论语通译[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4]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6]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出版社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