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2012-08-15谢书铭颜美艳

科技视界 2012年35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娱乐政治

谢书铭 颜美艳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53)

1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性被弱化

校园泛娱乐化倾向的严重,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的弱化,一些不良政治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高校中蔓延,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相比于讨论民主、政治,学生们更关心的是专业、游玩、就业等话题,政治冷漠现象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突出特点[2]。政治冷漠导致了大学生对政治不关心、不了解,更不乐于进行政治实践,这导致思政教育空有其表而难以深入大学生内心世界,使其实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宣扬我国主流政治意识的主渠道,但不少大学生对此表示不满意,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相当重视,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则表现冷漠;不少大学生对于班内民主选举、学校民主推荐,完全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其中,受到泛娱乐思维影响,往往使用一些“被民主”、“潜规则”、“内定”、“黑幕”等词汇,认为类似的活动体现不了民意,漠视甚至主动地放弃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的权利;还有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处于浅表层面,想法非常功利。受“选秀”心理影响,参与学生组织、共青团的选举就是为了出风头、出名,为综合素质测评加分、评优、评奖积攒资本。对政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长远和理性的目光,造成政治认知的直观化、浅表化和政治评价的功利化26;在互联网的参政议政方面,比如“郭美美”、“周久耕”、“杨表哥”等事件,大学生对这些事件的理性思考不多,反而对其中一些反面的、低级趣味的内容积极关注,看热闹、泄私愤的纯娱乐情绪占了主流。

1.2 消费主义腐化大学生生活观念

所谓消费主义是当今消费社会的一种基本消费观念、人生观、生活方式。它奉行的是快餐和速食、宣泄和快感,以及消费所带来的虚荣。这种思潮会在大学校园内大行其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大众媒体的泛娱乐化现象。大众媒介让“快乐”放弃了意义追问和现实思考,这种快乐,没有理性的光芒,没有诗意的缠绵,而只是大众文化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而已[3]。泛娱乐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观念,与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是有冲突的。消费主义是当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反动势力积极倡导的用于摧毁我国青年一代意志与信仰的武器。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高校这个本该以追求学术高度为价值取向的地方,变的世俗与物质,消费主义盛行,学生与老师都开始在物质上不停的“武装”自己:一方面,教授们纷纷以住豪宅、开豪车、穿名衣、用名品为荣;另一方面,学术造假、追名逐利、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而在学生群体中,消费主义的观念就更为明显了,在泛娱乐化的歌舞升平中,原本学生单纯的求学念头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则是在高校中享乐人生,将本该用于奋斗的青春时光用在了吃喝玩乐上,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勤奋好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人生态度背道而驰。

1.3 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冲击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阵地

新媒体信息发布即时、互动性强,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确定的主导权,逐渐使其丧失知识权威的地位优势,同时也放大了受教育者对枯燥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抵触,对教育内容接收但不一定接受,使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4]。除了不断更新的网络新媒体阵地需要我们思政工作者去占领,更让我们担忧的还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而且也在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政治功能,而且在主流舆论之外发生作用,不断扩张[5]。这就给一些反华、反动势力提供了潜伏的土壤。这些组织或个人,往往以一种极其隐蔽的姿态,靠着一种正义先锋、新媒体达人、慈善家的角色活跃于网络,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步步为营地扩大势力,获得信任。但一到一些政治敏感时期、或者某些关键时刻就开始跳出来千方百计地捣乱、策反、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与我们主流的思政教育抢夺信仰者。我们校园中也确有许多青年人被这些言论所蛊惑,无视思政工作者的苦口婆心,形成了近期的钓鱼岛游行,而伴随游行的是许多乘火打劫,借着游行大搞破坏的反动分子,给校园的安全稳定,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这样的潜伏者绝不是少数,他们在网络新媒体中,以一种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象出现:轻松、幽默、给人娱悦,肆无忌惮的和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抢夺青年,这对于我们如何占领新媒体这个传媒阵地,提出了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从一个把控一切的导演沦为了一个三流演员甚至是普通观众,再也玩不转了。

2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大学生”的影响

以上我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来阐述了泛娱乐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我们的大学生,其内心世界在泛娱乐的影响下又产生了何种变化,将是本节所重点要论述的。

2.1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今年在党的号召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我们的价值观”的大讨论,我觉得是非常必须和及时的。因为,长久以来我们对于价值观的认识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在高校校园中,是各种思想文化激励碰撞的地方,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也是最为明显的。虽然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思想向政治教育,积极弘扬主旋律,试图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根植与学生心底,但泛娱乐化带来的娱乐化思维方式,让大学生对人生的认识与理想逐渐发生着改变。他们开始倾向于认为,五光十色、精彩刺激、悠闲娱乐才是人生的味道;而劳作、奋斗、挫折、坚忍等与传统的美德与价值,却不再具有吸引力[6]。现实生活的平淡与艰辛,学业、前途、就业的压力,让他们产生了逃避的念头,于是迟到、早退、翘课,并将这些时间用于无休止的娱乐中去,去寻求所谓的轻松和解脱日久天长,价值观产生了扭曲,形成了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2.2 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

泛娱乐化中的大部分娱乐元素来源于西方世界,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西方世界的一些道德观念,随着这些娱乐元素的大范围流行,对于我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显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基本上持肯定、认同和接受态度的[7]。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学生们都是持一种肯定、认可的态度,这都是发自内心的。大部分大学生都会积极践行这些道德准则,与国家忠、与父母孝、与朋友义、与他人礼。但也有不少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道德冷漠现象,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不道德现象,反应冷淡,不以为然,或带着一种娱乐的眼光去看待,将这些现象作为趣谈。而当需要他们践行高尚的道德行动时,他们则表现的冷漠、退避。例如,网络上对于“如果有老太太倒地,你会去搀扶吗?”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就表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扶老太太非但做不了英雄还要被告上法庭”;部分大学生拾到饭卡想到的不是物归原主,而是去胡吃海喝;在一些公共场合上,也没有表现出君子风度,不懂得礼让,甚至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

综上所述,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是严峻的,对于大学生主体及校园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因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积极关注泛娱乐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卜翔燕,郭雁南.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探析[J].科技信息,2011(14).

[3]蒋福超.课堂乌托邦:泛娱乐化时代课堂教学怪相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11(6).

[4]颜芳,张崔英.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初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5]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5.

[6]郁乐,冯宇.娱乐化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建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

[7]阮博.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J].理论导刊,2010(4).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娱乐政治
Film review:WALL·E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