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2-08-15叶伟平叶慧群翁振明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林改林权林农

叶伟平,叶慧群,翁振明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1 引言

近年来,中央和浙江省委相继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最主要的议题就是研究和部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可见其重要程度。丽水市委、市政府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丽水市三大改革创新之一,有关领导对这项重大改革有很高期望,林区老百姓也有更多的期盼。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通过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全市林业、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丽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呈积极推进态势。

2 林权改革成效分析

2.1 增量扩面取得新的进展

林改以来,丽水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007笔,共7.76亿元,其中2012就发放了5.45亿元,占70%,增量速度较快。目前林权抵押贷款余额5.89亿元,达年度考核任务的118%。

2.2 林权抵押贷款成为优质产品

丽水市金融行业2011年8月份不良贷款率为1.43%,其中林权抵押不良贷款率只有0.13%,仅为全市金融行业不良贷款率的1/10。从2007年4月发放首笔林权抵押贷款以来统计,仅发生不良贷款13笔,金额62.24万元,占应还贷款的0.04%。林权抵押贷款以其安全性、低风险性成为农村信贷优质产品。

2.3 林权抵押贷款服务更趋完善

从农信社一家参与林权抵押贷款,扩展为农信社、农发行、农行、邮政储蓄4家金融机构参与。探索出了“林权IC卡”等新型贷款模式。已有135个乡镇开展林权勘界工作,完成勘界面积65.11万 hm2,37万本林权证录入电脑。有139个乡镇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信用证工作,61845户农户被评为信用户。

2.4 林木火灾保险实现全覆盖

全市投入保费1095万元,完成林木火灾保险面积13.9万hm2,实现林木火灾保险全覆盖,提高了林业防灾抗灾能力。

2.5 林改经验走向全国

各级媒体广泛报道丽水市林改经验,市林业局和龙泉、云和、遂昌、庆元县(市)等5个林改典型入选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100例》,《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机制,促进林农创业致富》一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要情》上刊发,为全国林改起到了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1)林权抵押贷款需加快增量扩面。尽管态势较好,但按照年度放贷目标和加强林改工作的要求,必须扩大惠及面,加快进度,做大总量,尤其生态公益林抵押贷款需加快推广。

(2)“林权IC卡”建档进展不平衡。受这项工作技术性强、量大面广、投入较大的影响,部分县(市、区)尚未开展调查建档工作,一些县(市、区)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存在资产价值评估偏低和资源数据缺乏时效性等问题。

(3)有关政策执行没有全面到位。丽水市委、市政府近年出台的利率优惠、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政策,个别地方和部门还没及时或完全执行到位。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林权抵押贷款贴息政策,各地上报争取的力度也不尽平衡。与中央五部委出台的利率优惠政策相比,一些商业银行实际执行的利率优惠还有调整空间。

(4)林改服务还需进一步优化。受限于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及金融部门网点不足、人员偏少等客观原因,林权抵押贷款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同时部分林农的贷款意愿不强,需加强鼓励引导和科技推广服务。

(5)集体林权配套改革需加大力度。按2008年中央10号文件“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林改任务要求,森林资源流转、林业社会化服务、林木采伐管理等配套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推进。

4 建议与对策

4.1 全面推广“林权IC卡”

(1)着力抓好勘界调查。根据不同资源状况、不同需求,采取勘界评估到户或者利用2008年资源调查成果结合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确保工作质量。

(2)客观进行资产评估。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偏低的情况,加强评估机构建设和评估师培训,按“物有所值”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真实反映森林资源资产状况,尤其是对林地的使用权及经济林采取预期收益评估,让林农的森林资源资产真实体现。

(3)全面开展建档授信。对林权信息和资源资产评估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农户森林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及时将成果提交金融部门进行授信放贷。

4.2 加强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

(1)推广铺开生态公益林贷款。采取由林权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的方法,盘活占全市一半以上林地面积的73.3万hm2生态公益林资产。原则上商品林采取直接抵押贷款方式,政府出资的林权担保机构重点提供生态公益林抵押贷款担保。争取今年生态公益林担保贷款占林权抵押贷款的20%以上。

(2)针对需求开展多种类型的林权抵押贷款。包括“林权IC卡”贷款、生态公益林担保贷款、商品林直接抵押贷款、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农“丰收卡”贷款、“惠农卡”贷款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有关优惠政策和贷款方式的知晓率。

(3)加强银林协作机制建设。市林业局与市农信社、农行、邮政储蓄签订50亿元的银林合作——支持丽水林权抵押贷款合作意向书,并细化到具体项目上。同时,加强与农发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协作,争取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项业务,共同做大总量。

4.3 促进林权抵押贷款良性发展

(1)强化管理和协作处置。规范林权抵押贷款的林权登记和对抵押林权的管理,保全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银行、林业、法院等有关部门加强不良贷款的信息沟通,一旦发生不良贷款,根据有关规定合理、及时处置。

(2)加强放贷审核。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贷款户,林业、银行等业务部门加强对其资金用途、信用程度的审核。

(3)继续抓好森林保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林农参加森林保险,继续巩固保持全市林木火灾保险全覆盖,同时争取开展森林综合保险。

4.4 优化林改服务

(1)重心下移。在健全完善县级“三中心一机构”的同时,进一步将服务重心下移,在乡镇一级增加林权评估、登记的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在合法的前提下简化程序。

(2)争取政策。对上级的利率优惠政策,如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林业贷款的贴息政策,尽可能报足、报全,让群众多得一点实惠。

(3)加强引导。包括基层政府和林业部门在内,积极引导和帮助林农用好资金,及时提供相关的政策、项目、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外出创业和危旧房改造等,发挥贷款的最大效益。

4.5 同步推进配套改革

(1)鼓励和引导森林资源流转。研究促进森林资源流转的鼓励政策,引导农民依法通过转包、出租、互换、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山林,促进林业要素优化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油茶、珍稀干水果等林业科技园区,全市今年规划新造和改造油茶5万亩,新建竹林示范基地10个、林区道路1000 km。通过提高林地单产,实现“不是人人经营山林,但人人从山林中受益,并人人有更多的受益”这一目的。

(2)培育和壮大林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程度,加强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增强林农的市场参与度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管理。继续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分类指导、地方特色和机制创新,实行采伐分类管理,简化采伐管理环节,强化采伐公示制度,逐步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新体制,促进森林的科学经营。

[1]唐隆校.遂昌县森林资源流转现状及对策[J].中国林业,2009(7):234~236.

[2]黄文斌.遂昌县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09(9):58~59.

猜你喜欢

林改林权林农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江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林改后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权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