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史馆建设的必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分析
2012-08-15武桂霞
王 霞 武桂霞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淄博 255049)
从2002年5月6日北大校史馆建立至今陆续有不少高校建立起自己的校史馆,也有些高校实现了校史馆的网上再现,但以宣传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为源头的多数校史馆却以静态呈现,不能真正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演化进程。本文从数字校史馆建设的必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数字校史馆建设的必要性
1.1 充分展示高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校史是随着高校的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悠久的校史,需要展示的内容很多,但校史馆场地毕竟有限,不能充分展示大学文化的丰厚底蕴。数字校史馆可把校史展览无法充分表达的内容继续延伸,使展览版面内容更加丰富、完整、生动。
1.2 动态地展现学校的发展史
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的研究是校史研究中的一条主线。每个时期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都不尽相同,单凭一所校史馆很难涵盖整个校园文化的精髓。而数字校史馆就可以抓住不同时期学校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各个时期的档案信息资源以独特的色彩和风格建设数字校史馆,使之成为一部流动的教科书。
1.3 有陈列和保护馆藏资源寿命的双重功能
声像档案及实物档案是校史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模型、师生自制教具、各类荣誉证书、奖杯、校徽、题词、绘画等等,反映不同时期的内容,反映了学校发展和变迁的真实历史风貌,同时也为撰写编研校史、大事记、年鉴、组织沿革、重要会议等专题性材料提供了依据和凭证。但对于历史悠久的高校来说不可能一一陈列,即使能一一陈列时间长了也会自然损坏,数字校史馆的建立,使这些档案数字化,并且多重备份,这样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布展,而且延长了馆藏资源的寿命。
1.4 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更具针对性
校史馆建成后,虽有预留空间,但也很难再做到专题展或主题展,况且每年都有大事要事发生,随时添加不太现实:一是,打乱整体布局;二是,费时费力费财。数字校史馆就可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围绕素质教育机动灵活地增加或调整展览内容,开辟新的展览栏目,更能体现宣传教育的多样性、时效性、目的性,彻底打破了传统校史馆的场馆局限性。
1.5 随时随地参观利用,节省参观者的大量时间
我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和扩招后,许多高校都是多校区办学,学生规模剧增,通过数字校史馆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多校区大学生参观校史馆带来的交通、时间和管理上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让师生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参观数字校史馆,接受大学文化教育,使数字校史馆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活动的窗口。
1.6 数字校史馆服务更加周到
数字校史馆的建立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用户可通过网络与校史馆建立联系,浏览自己感兴趣的模块及进行在线咨询、答疑及讲解,使参观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解校史馆的深层魅力,进一步体会大学文化的精髓。
2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2.1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实用性原则
高等学校数字校史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好的平台,它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通过数字校史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处理大量的实物档案和照片档案,再加上历史资料的追溯,在网上充分展现高等学校在学科演变、教学管理、科研学术、社团组织、文体活动、人才培养、专题讲座等诸方面的发展,全面反映各高校建校以来的艰辛办学历程和辉煌的办学成就。成为高校爱国爱校教育的基地、弘扬大学精神的窗口和校内外展示大学风采的平台。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大学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在宣传、教育、激励、凝聚等方面的积极而现实的作用。
2.2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特色性原则
校史资料是学校特有的信息资源。数字校史馆的建设不能各校统一模式,统一情调,首先,要结合专业特色、学科特色、人才特色、建筑特色等能反映本校特色的档案资源,整理收集起来,进行深入挖掘、及时抢救,弥补原来失去的、遗忘的特色馆藏实物、照片等相关资料。其次,要通过调查研究多形式、多渠道的搜集,如接受捐赠、复制或少量收购个人或集体收藏的珍贵特色档案。最后,档案工作者本身要捕捉各类有价值的特色信息,主动出击,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想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跟踪收集。并对收集起来的所有资料统一布局、谋篇,把能体现不同历史阶段或不同领域的专题图片,有代表性的课程或重大活动的专题视频库,教职工科研成果的汇总数据库,名师名生名校友专题人物库等,以简单清晰的检索路径使参观者进入自己感兴趣的模块,尽情享受现代技术带来愉悦与震撼。
2.3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方便性原则
数字校史馆是传统校史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又是高校校史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优势功能表现在:一是,方便专题展览设计;二是,宣传展示功能;三是,收藏与研究功能。
2.4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时尚性原则
说到校史馆在大家印象中就是收藏、研究、陈列和参观的场所。其实不然,它在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的同时,更能创新校园文化和展示本校办学特色。为适应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史馆建设必须完全脱离传统的“墙壁海报式展厅”和“家装式展厅”的模式,以数字化档案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将声、光、电及多媒体互动技术融入校史馆建设之中,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等,最终以数据形式存入各种数据资源库,从数据库的设计到校史馆管理系统的开发,再到参观管理和网站的发布等一系列的开发设计,使数字校史馆更具时代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2.5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灵活性原则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充分显示其适时多变的动态过程,在不同时期开辟新的展览栏目,如学生开学、新生报到、历届新生军训集锦、校庆、历年国际友人来访备忘录,兄弟院校交流、校友风采、考研培训,心理素质辅导,弱势群体救助等;可把校史展览无法充分表达的内容作定向延伸,如高校可在数字校史馆将学校教学成就、科技成就、学科建设成就和校史上有重要贡献、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作专门展览;还可把在原来展览版面上无法充分表达的内容做比较完整的表达和补充,比如,许多高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在学校的历史上是有过不同的提法和内容的,其演变需要加以说明,其内涵也需要加以阐释,在实际的展览中这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竞争日趋激烈、失业率骤增的今天,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利用数字校史馆进行专题布展,把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学生容易且乐意接受的方式呈现,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困难期。
2.6 数字校史馆建设应遵循稳定性原则
校史馆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传播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极佳源头。传播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数字校史馆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动态过程,但不管它是如何动?传播、传承大学文化的功能始终不变。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的研究是数字校史馆建设的一条主线;各个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学生取得的较大成绩及从中展显学子忘我求知、勇于探索的拼搏精神始终是数字校史馆展出的重点和亮点。
[1]翟红.把校史馆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J].北京档案,2010(03):32-33.
[2]李昌祖.高校数字化校史馆的功能解析及其建设要求[J].高教与经济,2009(03):38-41.
[3]曹青.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与利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06):63-65.
[4]刘燕.试论高校校史馆是展现学校活力的窗口[J].2007(11):166-168.
[5]许翠花.网络校史馆建立的意义及要点[J].黑龙江史志,2010(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