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2-08-15董剑峰
董剑峰 石 峰
(中原油田勘察设计研究院 河南 濮阳 457001)
近年来, 随着工程建设企业国际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工程数量逐渐增多,长期驻外的人员比例逐渐上升。 在国际项目的党建工作中,要坚持以“队伍走到哪里,党建工作跟进到哪里”为原则,围绕国际项目中心任务,开展党建工作。 为了更加充分地挖掘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潜力,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为中心任务服务、 更好地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更好地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国际项目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1 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新变化
一是工作思路的变化。 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工作环境、组织机构、队伍成份、外部环境等基本因素与国内差别巨大。 如果固守以前的做法,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和思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动,成为国际项目党建工作最急需面对的问题。
二是管理模式的变化。 国际项目党组织要尊重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宗教规定,严格恪守“内外有别、内部坚持、外不公开、运转正常”的原则,不以党组织名义公开举办大型活动或召开大型会议,不向对方公开党组织的情况;对党组织的管理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要求进行科学的调整。
三是工作方法的变化。 国际项目既要遵守工程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宗教规定,又要维护企业的利益,保护职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与此相对应,开展党建工作也要以此为工作准绳。 因此,在党建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上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对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2 创新开展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意义
一是顺应企业发展、 提高国际项目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国际市场的潜力巨大,有很多工程建设企业的主要产值均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开发。 建设一支稳定、和谐、团结的国际工程建设队伍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和改进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使党建工作成为项目建设、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国际项目建设把握方向,把国际项目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推向新水平。
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需求。 国际项目建设情况、管理和服务水平高低都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 加强和改进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可以有效规避在队伍稳定、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不稳定、不安全隐患,引导工程建设项目更好的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职工群众得实惠,推动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
三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作用、推动国际项目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 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地域、环境、管理的特殊性,对人员、技术、项目组织等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党员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来激励长期驻外的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国际工程建设中,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3 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项目情况特殊,党建工作中新生的和存在的问题较多。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上的不足。 有人认为国际项目存在“难定性、难衡量、难掌控、不易操作”等因素,难以对职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约,担心党建工作越来越难做、越来越弱化。 也有的人认为脱离了国内的政治和管理环境后, 项目的独立性较强,党组织对队伍建设的保证作用、党组织的功能发挥会受到限制,起不到应有的组织和保障作用。
二是工作思路的缺乏。 很多国际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运作,导致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在发展企业文化、改善工作环境、搞好后勤服务、扩大工作覆盖面方面缺乏工作思路,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找不到抓手、摸不清门路。
三是教育管理模式不适应。 国际项目人员构成复杂,语言交流的不方便,生活习惯、思维理念、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使得队伍的管理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建管理的效果。
四是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国际项目管理习惯于沿袭国内项目管理机制, 却没有针对国际项目进行有效的机制调整。 在实际管理中,很多项目甚至不太重视党建工作,不能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 党建制度执行不力, 并且因为交通、通讯不便等原因,使国际项目的党组织难以受到有效的监管。
4 对创新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展国际项目党建工作, 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基层,不搞形式主义,从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这是加强和改进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前国际项目党建工作的必修课。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五个创新”:
一是坚持党建工作制度创新。 建立健全各项党建工作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国际项目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内容和方式,使国际项目党建工作既做到有章可循, 又力求务实创新;建立和完善各种相关的组织台账和工作汇报制度,加强对党员的考评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党员管理信息库,做好党员的动态管理,防止在国际项目上“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现象发生。 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必须符合国家及企业党建工作相关文件规定;二是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国的特殊环境, 并符合项目建设实际需求;三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强的指导性。
二是坚持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在国际项目的组织建设中,要做到“四个同步”:成立国际工程项目组的同时,要同步成立党的组织;同步配备国际项目党组织负责人;同步建立与企业党委的工作联系;同步取得与项目所在国使领馆的工作联系。 从构建国际项目党建工作机制入手,可以应用“PDCA”模式,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的党建工作体系,确保国际项目党建工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和循环提高。
三是要坚持党建工作方法创新。 坚持学习方法的创新,要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理论学习,着力增强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坚持教育方法的创新,要根据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不断向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消除项目建设中畏难、消极、疲劳情绪和职工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职工尽最大努力克服实际困难;坚持入党培训方法的创新,要通过开展心理分析、座谈等形式,关心境外职工的政治追求,注重培养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上的管理骨干和一线技术骨干,真正做到使“骨干”成为党员;坚持队伍管理方法的创新,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的队伍稳定工作领导机制和管理网络,围绕队伍的公共安全开展检查和教育,确保队伍的安全。
四是坚持党建活动载体创新。 扎实开展创建“四好”班子活动,使领导干部切实能够“讲大局、讲纪律、讲团结、比贡献、比状态”;开展“廉洁文化进一线、进项目”活动,营造“廉洁、诚信、创新、责任”理念和氛围,杜绝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党员示范岗”等主题活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立项攻关、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切实履行好党员责任,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开展群众性降本增效、创新创效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优化项目管理、改进项目建设水平方面的主动性, 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五是坚持党建模式的创新。 充分利用网站、论坛等现代化的交流方式,畅通网上信息发布渠道,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立网上党员干部职工论坛,搭建起保密、快捷、高效的党建工作交流平台。
总之,要把加强和改进国际项目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国际项目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作为党建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海外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加快企业发展、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