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2-08-15吕宏伟
吕宏伟
(辽阳市消防支队 辽宁 辽阳 111000)
火灾是指失去控制的火在其蔓延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一种灾难性燃烧现象。在各种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中,火灾是发生概率最高,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灾害。
多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与道路交通事故相比,我国的火灾形势可谓“平稳”。以2009年为例,全国共发生火灾12.7万起,死亡1076人,受伤580人。直接财产损失13.2亿元;而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火灾死、伤人数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的1.6%、0.21%。虽然火灾死、伤人数不及交通事故,火灾的起数也仅为交通事故的53.4%,但其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却是交通事故的145%。尤应引起注意的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对社会稳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要远远大于交通事故产生的负面影响,处置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引发骚乱。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预防群死群伤恶性火灾都是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防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火灾预防首先应防止火灾发生”是我国消防工作传统经验的积累。可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动消防设施的普及,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已成为消防检查、巡查的重点,社会单位防火工作主要评判的标准也是消防设施的设置与维护,致使防火工作过分地依赖消防设施。但是从消防监督管理的角度,消防设施的基本用途是扑灭初期火灾,防止火灾的蔓延、扩大,及时报警,为人员疏散逃生提供便利,而不能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所以当前防火工作侧重于火灾发生后如何控制和消灭,而没有以防止火灾发生作为最高目标,没有抓住防火工作的根本。
目前我国消防人员绝大部分均为现役制,并列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序列,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人员的数量是1996年定编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消防监督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致使不能完成法律法规赋予的任务。同时公安消防机构还要受理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火灾事故调查、参加上级部门的有关会议、政治学习、开会布署工作等。能否依法实施消防监督、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由于消防人员的数量与其所担负任务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疲惫应付的局面,依法实施、全面实施消防监督基本无从谈起。
2 进一步加强防火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鉴于目前消防监督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要在短期内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使消防监督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管理的轨道,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重点抓检查巡查内容
巡查内容应包括:①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②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情况;③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④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⑤重点工种和岗位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⑥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情况。
2)加大宣传力度,广造消防舆论
尽管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多种各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违章操作、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及电气火灾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都与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有直接关系。消防工作要搞好,关键在认识,宣传是主导: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好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的主渠道作用;二要设置专门的教育基地,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三要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组织的优势,特别注意发挥好最基层的街道居委会的作用,深入街道居民家庭宣传防火工作,检查防火安全情况,呈现人人防火,户户安全的良好局面。
3)政府主抓,部门实干,形成全方位体系
新形势下,消防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职能转变,但抓生产、抓安全的意识不能减,各级政府部门应依法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城市人民政府应将消防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
4)进一步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整体协调性
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城市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重要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矿山、医疗、公安、交警、民政、建设、市政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整合。但在实际作战中,还存在协调通讯不畅、各自为战、调度不科学等现象。要进一步提升实战能力,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强化各部门之间应急处置和相互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