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中墙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2012-08-15谭一华

科学之友 2012年9期
关键词:砌块砌体顶板

谭一华

(广东 肇庆 526000)

墙体裂缝因温差和砌体的材质因素产生较普遍,而以沉降、超载致裂的危害较大,因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应正确区分,且以防为主。对裂缝处理的原则是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外观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通过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对墙体施工时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对工程施工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产生

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普通黏土砖墙体开裂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砌块建筑对影响开裂的因素反映比普通黏土砖墙体更加敏感,在相同情况下,砌块建筑墙体开裂的程度比黏土砖墙体要严重得多,裂缝的类型也较普通黏土砖墙体复杂。砌块砌体的收缩率比黏土砖砌体大。另外,干燥后的砌块在堆放和砌筑过程中,难免会受潮,砌块还会出现第二次收缩。

1.1 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裂缝

(1)女儿墙裂缝:在房屋两端的山墙处女儿墙根部经常出现水平方向的裂缝,屋顶上的女儿墙由于顶板温度变化的作用,经常在房屋纵向两端附近的女儿墙上出现正八字斜裂缝。

(2)水平裂缝:水平裂缝常出现在房屋端部顶层圈梁下的水平灰缝处,一般认为是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大于砌块墙体水平灰缝的极限抗剪强度时产生。当顶板温差变化过大时,在房屋两端的山墙顶部与顶层圈梁相交处出现水平裂缝,有时在房屋拐角处形成水平包角裂缝。

(3)正八字斜裂缝:这种裂缝通常纵墙上较多,有些建筑物的顶层横墙上也有类似的斜裂缝。它经常出现在房屋顶层两端附近的墙体上,在纵墙的门窗洞边最常见。因为这个地方的温度应力最大,再加上洞口角处的应力集中影响,所以最容易出现裂缝,这是最典型的温差裂缝。温度裂缝经常出现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的混合结构房屋的屋盖和纵樯上,因为房屋的顶板受太阳照射时间长,其温度比墙体高得多,所以顶板的温度变形比墙体大很多,因此在墙体内产生拉应力或剪应力。这种应力在结构中的分布规律是房屋的两端较大,向中间逐渐变小,顶层墙体较大,向下逐渐变小。当混凝土砌块砌体出现干缩变形时,在墙体内产生收缩应力,使墙体内的拉应力进一步增大。当该应力超过墙体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出现不同形式的裂缝。

1.2 由于干缩变形产生的裂缝

倒八字形斜裂缝:这类裂缝在建筑物上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经常出现在房屋的中下部,裂缝基本沿建筑物的中轴对称分布,呈倒八字状,裂缝主要出现在内外的窗洞或门洞边,在房屋底层两端区域的墙体裂缝相对较大,向房屋的中间和向上部裂缝程度逐渐减轻。

竖向裂缝:当建筑物体型较复杂,刚度变化较大时,往往会在体型的改变处出现通长的竖向裂缝。对没有门窗的整片墙体,由于四周的其他墙体或楼板的约束作用,有时在墙面的中间出现竖向裂缝,这种裂缝的形状是中间较宽、上下两端逐渐变细。

混凝土砌块墙体在砌筑过程中因采用水泥砂浆,所以含有部分水份。随着水份的蒸发会发生干缩变形,其收缩值的大小与骨料种类、水泥的品种、养护方法等因素有关。普通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值为0.235~0.427 m/m,相当于23.5~42.7 ℃的温度变形,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变形则更大,所以砌体砌块的收缩变形较大。由于房屋是整体结构,当墙体发生收缩时会受到相邻的构件及地基的约束,在墙体内产生收缩拉应力,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也会使墙体内的拉应力增大,当其超过砌体墙体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出现墙体裂缝。

2 墙体施工质量控制

2.1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工程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首先要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使提高工程质量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尤其是关键工种的技术力量一定要配齐、配好。

2.2 施工材料方面

严格控制混凝土中外加剂和粉煤灰的掺量,选择级配较好且洁净的砂石料,尽量增加单方石子用量,把施工配合比调整准确。一般浇筑墙体时,由于钢筋密集,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160~180 mm;浇筑顶板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40~160 mm。施工过程中,勤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发现不合格的混凝土及时退回搅拌站。

2.3 混凝土浇筑方面

在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预先在墙体根部灌注一层减石子的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厚度一般为7~10 cm,并且应均匀分布。在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 50~70 cm。振捣过程中保证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不再下沉为止。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应在振捣棒上用细线或胶带作一标记,保证在振捣棒向下插入过程中,不对下层混凝土进行扰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顶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应注意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而不能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次找平,然后在初凝前后对表面进行反复抹压,如表面已硬结、人力抹压不动时,应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趁初凝前后水泥晶胚刚开始形成之际,使重新组成的混凝土结构进一步密实化,然后再抹压1~2遍。夏季若遇烈日暴晒、风等天气,在进行二次抹压时,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太快,容易形成表面干裂,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或对顶板表面进行淋水。注意在淋水时,一是水压不能大,水压大容易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过大的冲击,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被冲掉,表面沙化;二是淋水时不能使顶板表面形成积水,影响顶板表面的抹压施工。在冬季施工时,应对顶板混凝土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再在其上面覆盖毛毡等保温材料进行保温,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及受冻破坏。

2.4 混凝土的养护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对于外墙面外侧,人工喷水质养护液进行养护,注意在喷养护液时,喷涂墙面应均匀,满喷墙面,不能漏喷;对于内墙面和外墙面内侧,由专人进行喷水养护,保持墙面的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 d。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同时避免由于使用养护液而对混凝土碳化造成影响。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24 h内进行养护。在浇筑完成的顶板上用毛毡进行整体覆盖,然后再进行浇水养护,并安排专人保证顶板面湿润,连续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 d。冬季施工时,顶板抹压施工完成后,应在顶板表面整体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再在表面用毛毡等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保温,注意随时对顶板表面进行抹平,避免由于人工踩踏造成顶板表面不平。

2.5 施工过程成品保护方面

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因需要提前对顶板进行加荷,梁板支模搭设架子时,在架管下面加设垫木,垫木用200 mm宽、50 mm厚的木板通长加设,注意把架管垫实、垫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施工的需要,往往达不到设计加载的强度而进行作业,在往顶板上放重物时,应用木板等进行垫设,以均匀分配荷载。一般做法是在放钢筋和架管等重物时,在有墙的门口位置先垫设脚手板,再铺设竹胶板,然后再放重物。

2.6 建筑墙体总体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人的质量控制积极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作和目标实施管理两个环节。目标的制作: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所施工的工程项目现状,包括质量通病,以前质量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成熟施工经验的新的施工对象,前一管理循环反馈的问题,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质量升级和攻关提出的特殊问题等,制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目标的实施:目标实施的中心环节是明确目标责任,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责任明确后,就要搞好自我控制,按照目标责任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主管理,加强检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3 结束语

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是房屋建筑的必要工序,近年来混凝土砌块墙体被广泛的应用到施工中,故我们对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的质量控制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以后的施工中更好的控制墙体施工的质量。

猜你喜欢

砌块砌体顶板
砌块路面设计要素及机理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质量技术分析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分析
地下金属矿山采场顶板冒落危险性研究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初次破断特征的力学分析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
采区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规律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中使用砌块的注意事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