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山西转型跨越

2012-08-15郭惠琦

科学之友 2012年12期
关键词:山西省文化产业山西

郭惠琦

(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1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 文化产业增速明显加快,高于同期GDP增速

2011年,山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80亿元,比2010年增加92.63亿元,同比增长32%,比2010年提高6.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3.4%,比2010年提高0.2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速连续两年高于25%,快于全国和本省的GDP增速。2011年,全省11个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9个市增速超过20%。据统计,2006—2011年,本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23%以上,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凸显出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

1.2 文化产业跨越式突进,开始迈入与全国同步发展的新时期

2011年,山西省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带动形成产值超亿元企业20余个,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700多个。全省文化产业网注册企业已达1 000余家,文化产业入库项目达400余个。提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23个,文化产品96个,投资近170亿元,协议融资额度达300亿元,进入文化产业的资金突破500亿元。出版传媒、广电网络、演艺、日报传媒、广电传媒、影视等省属六大文化企业集团驶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收入突破70亿元,实现了翻番。在深圳文博会和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本省签约项目30个,签约突破70亿元,一大批具有山西文化元素符号的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与此同时,与山西省工行签订了受信额100亿元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接项目40个,融资额度超过30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1.3 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初显生机

2011年,山西省文化厅与省旅游局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了“中国文化旅游推介会”,并联合向省政府上报了《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文化旅游业重大标杆项目提升及实施方案》,“一市一景区一文艺团体一台演艺剧(节)目”项目被确定为文化旅游重大标杆建设项目。文化旅游的融合也带动了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迅速崛起,其中,太原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 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

2.1 政策支撑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2012年山西省文化厅又公布了《“十二五”时期山西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6艺术创作五年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翻番计划》(征求意见稿)等,对推进本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系统性的规划部署,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 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实现倍增的目标。

2.2 银行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

山西省提出以“五大战略”为带动,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生共融的发展战略。山西省工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之路,全力扩展服务领域,向本省转企改制的优质文化企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经文化系统组织推荐的优质文化企业和项目等提供全面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工行将为山西文化产业提供100亿元的意向融资服务。

2.3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 100.18亿元,同比增长13.0%,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跨入“万亿GDP俱乐部”。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广阔的增长空间。“十二五”时期,是本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增长迅速,将进一步为本省文化产业拓展出新的增长空间。

3 加快推动山西省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3.1 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借助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本省传统文化产业向规模型、特色型、品牌型和效益型转变,适应当前新技术条件下文化消费发展的新潮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基地、主题园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重点扶持培育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晋军文化“航母”和领军企业,推动具有山西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

3.2 构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山西省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到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迫切需要来自相关产业的支持,尤其是要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信息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要按照做大在文化、拓展在旅游的思路,深入探索和创新文化产业与旅游水乳交融、与科技高端嫁接的体制机制,在与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中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3.3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实施科技带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利用高新技术对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提升,加快推进文化资源、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建设,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3.4 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有效对接

认真落实《关于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本省的具体实施办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山西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根据本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要求,金融要围绕扶优扶强、打造和延伸产业链、培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以及促进文化消费等中心任务,重点支持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休闲娱乐、印刷复制、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动漫游戏、文博会展等领域的文化产业活动和企业。

3.5 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转型文化产业

落实国家关于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资本优势良性效应,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我省民营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3.6 加快推动山西省文化“走出去”工程,扩大山西文化影响力

要充分利用国家在美、澳、土、德、日、韩等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节)”活动,为本省争取更多的交流项目,扩大山西的文化影响力。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开展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培育大型文化中介公司,形成一批跨国经营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加大与国外知名文化企业、文化机构的合作,借助其销售网络、传输渠道和贸易平台,推动我省文化产品进入海外市场。

猜你喜欢

山西省文化产业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