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电视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012-08-15赵建华

科学之友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人员环境信息

赵建华

(吕梁电视台,山西 吕梁 033000)

今天的世界正在网络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 580万。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年底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教育、娱乐、思维以及工作方式。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人类将越来越身陷“网”中不可自拔。人们与互联网的连接将达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地步。有专家预言,2030年,我们将拥有虚拟与现实并存的环境。那么,在网络环境下,作为一名电视媒体的编辑,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将是一个值得媒体界的编辑同仁们深思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作为一名电视媒体编辑,除了应该具有所有编辑必然具备的较强政治理论素质、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熟练的编辑业务外,还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日趋变化的形势对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1 开拓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网络环境下,作为身处信息前沿的电视编辑人员的创新则是栏目能否创新,能否创特色、树名牌、出精品的关键所在,它包括电视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个方面的内容。

(1)电视编辑人员要有创新意识,一个因循守旧的编辑人员,在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面前,不仅无法捕捉到好的报道选题,也可能会使极有价值的好素材、好新闻由于自己僵化的思想和意识而溜掉。

(2)电视编辑人员要有创新精神,它体现在作为现代信息载体的电视传媒,其编辑人员不仅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时刻关注新问题、新热点、新焦点,还要注意发现一些社会上的敏感点,不断优化选题,创造文化精品,并且还要敢于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使之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媒体栏目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不仅仅只是当好一名“把关者”和被动的接收者。

(3)电视编辑人员要有创新能力,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要随着工作环境、技术条件与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在网络环境下的编辑手段、编辑技能和编辑方法。

2 捕捉信息的素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泛媒体”时代,新型媒体如QQ、博客(微博)、BBS等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急剧变化的信息社会,将分析、接受、传播和创造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作为网络环境下的电视编辑人员,如果不能相应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更换接受和贮存知识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使自己具有敏锐的接受信息的素养,是无法实现自身应有的功能的。

(1)电视编辑人员要有信息科学的技术常识,它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的常见概念、最新名词、应用领域、发展动态等知识,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2)电视编辑人员要有信息意识,即要有对具体信息的认识过程及对信息的判断、捕捉能力。

(3)电视编辑人员要有信息能力,即搜集、整理与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加工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和信息的应用能力。

如果电视编辑人员具有极高的信息素养,就能在网络化环境下恰当、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使编辑在栏目的选题、节目的编排和播出时能够站在信息发展的前沿。可以说,信息是编辑具有超前意识的原料和基础,电视编辑人员的有效信息储量和信息自动化,能够为办好电视节目提供条件。

3 强烈的竞争意识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作为广播、报纸、电视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断加大。作为电视媒体编辑,身处这样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之中,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电视作为一种主流媒体,要想在传播业界确立自己的位置,树立自己的品牌,创出自己的特色,求得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有一种竞争意识和竞争观念。电视媒体不仅要与传统媒体去竞争,还要与网络媒体去竞争,更要与同行业界的人员去竞争,因此,作为电视媒体编辑,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4 熟练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电视媒体编辑,还必须要有熟练的业务水平与能力。编辑主要是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特别是电视新闻编辑,在具体的编辑实践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体裁,有可能是撰写评论、写新闻稿,还有可能是核对稿件与画面、制作标题等等,这就要求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要在具体编辑过程中仔细核对文字稿件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方面的错误,前后是否矛盾,要核对画面与文字稿是否匹配、对应,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重点要把好文字声画关。

5 超强的组织策划能力

电视编辑不仅要编稿,还有一大任务就是组稿。组稿时,一定要注意紧跟时代、紧跟社会热点、紧跟人们的关注点,要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在报道形式的采用上,要与时俱进,善于“他”为“我”用,多吸收、借鉴其他媒体一些好的表现形式,既可采用典型报道、连续报道、重点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也可以采用实况转播、录像剪辑、嘉宾访谈、受众互动等形式;在组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既要体现报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向纵深展开,又要体现报道的广泛性向横向展开。要防止因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现象,更要防止报道的片面与失实、失真现象。

6 较高的美学修养

要编排好电视栏目,编辑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及受众心理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律”艺术有效、恰当地运用到编辑实践中去的能力与水平。较高的美学修养,为编辑好一个栏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与保障,也能使电视节目在文学、解说、意象、字幕等诸多要素之间实现最佳、最有效的结合。比如,一些经济报道就可以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图表、动画等形式),使得枯燥、生硬的数字更加直观、生动、鲜明与一目了然,从而使大家有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与效果。

7 卓越的识见能力

“德、才、学、识”是一名现代编辑所应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对于一名电视媒体编辑来说,“识”更为重要。

(1)要识得好素材,即具有沙里淘金的才能。

(2)要对还不成熟却具备较好基础的素材,有能力提出恰如其分的修改意见,从而使报道在编辑的努力下琢玉成器。

(3)不仅能识得好素材,更能识得可造就之才,使无名之辈在他们的提携、培养、帮助下成为“大家”、“名家”。

那么,电视媒体编辑的识见能力从何而来呢?主要来自于他们的职业敏感、理论政策水平、知识才能和洞察力,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编辑,才能见一般人所未见,识一般人所未识,因此,不断提高电视媒体编辑人员的识见能力是造就现代优秀编辑的一项艰巨任务。

8 娴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编辑人员的编、审、发等办公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电视媒体编辑人员,其大多数工作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上进行的。无论是素材的选取、编辑、整理,还是稿件的审阅、修改,抑或搜集新资料、查询新成果、策划新选题等,通过网络来完成已成为网络环境下电视媒体编辑工作的趋向与常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掌握娴熟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能力是网络环境下电视媒体编辑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保证电视媒体编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了解信息、准确把握方向、快速作出选题决策的基本能力要求。只有这样,电视媒体编辑才能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才能紧跟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为电视媒体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作出必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人员环境信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订阅信息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漫观环境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