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现代循环农业再探讨

2012-08-15张晓辛朱小静冯春杰王传礼

绿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江苏省生产

张晓辛,姚 萍,朱小静,冯春杰,王传礼

(南京林业大学 经 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 京210037)

1 引言

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强省。稳定的农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江苏现代化农业的高产出是资金、物质等高投入的结果。随着农村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由于农业与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环境成为农业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之一,农业生产者将自然环境看作可以免费获得的生产资料,市场也不可能完全把自然因素归纳进农业生产者成本核算体系中,这导致了农业生产者放弃环境的可持续性,只注重经济效率。现阶段,农业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生产行为也已暴露出了这一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江苏要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就必须遵循在过去的现代农业基础上完善现代循环农业的战略思想。这里所定义的现代循环农业不应该只是肤浅的将着眼点停留在生态或是经济效益等某一方面,而是应该努力协调并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农业经济的产业良性整合、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三方面的大循环,真正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道路。

2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为目的的新型产业形式,其追求高效,追求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2.1 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目标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组织方式,充分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实现保障粮食供应、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高效率、高效益农业。就功能方面而言,让高效农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保障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而且还要向食品、药品、保健品和生物质能源方向拓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就生产方面而言,通过技术和资金集约投入,解决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生产和资源的高产出、高效率。就产品方面而言,要求由一般农产品向品牌、高端、安全农产品拓展,取得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技术方面而言,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因素;高新、生态、标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程的核心。

2.2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较,可以归纳出六点本质特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其产业链不断向下延伸,不仅包括种植与养殖业这种第一产业领域,同时包括了农产品加工流通、社会服务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传统农业追求的是对人食物需求的满足,着眼于追求数量的增长,现代农业则是在满足一定数量供应的基础上,突出考虑质量与效益,以此加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标准化生产,重点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的发展一般依靠投入驱动,科技贡献率较低,现代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3 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大致可描述为:

(1)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国家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以荷兰为典型,荷兰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现为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2)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国家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以及农产品的总产量。比如美国就是这种类型,其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为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又被称为“石油农业”。

江苏农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江苏地少人多,另一方面江苏省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决定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走高效农业的道路,即技术密集、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现阶段其主要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2.3.1 设施农业

经过工程化的设施,人为设置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态条件,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养分和空间等资源,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进而实现高效、高产、安全、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2.3.2 集约化规模养殖业

所谓集约化规模养殖业指布局集中、生产密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效率提升为特点,根据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对养殖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充分发挥养殖群体的生产潜力。

2.3.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借鉴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根据江苏农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等,江苏省应重点发展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

2.3.4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效结合,以农业为依托,追求农业效益和旅游效益双向发展的一种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的农业形态。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帮助人们获取、满足生态食品的物质需求。

2.4 江苏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的现代化在带来高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排放和高废弃,造成土地、水体、大气等环境的严重污染。比如江苏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现象就较为严重,目前许多地方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放,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农业废弃物堆放散乱,直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江苏省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38%,但农药使用量约占全国的65%。鉴于此,在经济发达、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高的江苏省地区,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无害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利用最大化的生态循环型农业显得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大本国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资源投入品使用的高效化,在应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被关注和重视的新热点和新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3 江苏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是指在农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它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

3.1 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江苏省是我国启动循环经济建设较早的省份之一。2002年,首先开展了为期3年的第一轮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全省共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园区、社会不同层面,试点单位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其中循环型农业试点单位占14个、循环型村镇占9个。2005年4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循环型产业发展战略中提到了循环型农业发展战略。并指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点:一是产业重点;二是区域重点;三是设施重点。明确了指导思想、实验内容和目标、实施方案。2005年11月,江苏省确定了128家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作为第二轮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

3.2 江苏现有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3.2.1 农业生态恢复、整治型发展模式

农业生态恢复、整治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生态恢复、清洁生产、减量化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这种模式选择条件和设施优越的产地建设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中心,推广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扩大有机农业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3.2.2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对农业某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作物秸秆、树木枝叶、禽畜粪便等在另外一个环节中进行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多是以“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为基础的“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模式、生物链工程模式和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模式;另外还有农业废弃物堆肥技术、禽畜粪便除臭饲料化技术、微生物菌菇技术等。

3.2.3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把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建立多物种共栖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加养、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一种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立体复合型农业,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3.3 江苏省循环农业发展缺陷

循环农业发展起来以后,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与过去的生态农业并没有本质区别;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运用工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强调发展循环农业,但是问题是没有明确与循环农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同时忽视了农业经济循环是循环农业的本质,未明确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没有认识到实现经济可持续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循环农业要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但是目前对于如何使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更好的经济前景尚未能有所突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思潮。但最终由于产品价格高,在现实生产经济效率低下导致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对于现代循环农业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循环不能仅仅关注单一生态方面,更应该在满足生态循环的前提下,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的循环。

4 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再认识

笔者认为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必须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着力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有效协调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合理的现代循环农业应包涵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和农业生产经济循环三方面。

4.1 农业生产方式循环

将农业生产发展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资料良性循环流动过程,使进入循环农业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在经过一个生产环节之后进入另一个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再利用,尽量降低外来新生产资料的输入,争取整个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4.2 农业生态环境循环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方式循环相互作用,通过生物的合理分布,以及自身对环境污染的自净、自调节、自平衡能力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自然生产力。

4.3 农业经济循环

循环农业是依靠循环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所以循环农业本身是一种经济概念。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市场化和生态化的农业。农业经济循环要保证在循环农业中农业经济的再生能力和成长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和结构不断优化;符合农村社会总体发展的目的,使农业经济沿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的轨道运行。

5 结论

对于今后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而言,首先应当突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保证经济的效率体现,无论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转变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提升,都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应该首先强调经济可持续,在经济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和生产方式可持续。不能简单地将农业的发展寄托到其自身的改造上,更应该从自身的观念上予以改变:在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入手,调整农业生产、经济运行的模式;稳定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性。

[1]郑建初,陈留根,甄若宏,等.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江苏农业学会,2010,26(1):5~8.

[2]蒋祖镖.江苏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3]周震峰,王 军,周 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4]张士功,任天志.循环农业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3):76~78.

[5]翁伯琦,陈其榕,王义祥.试论循环经济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21~26.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江苏省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