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重盐渍土新造林地幼树培育管理技术

2012-08-15撰文许基全吴敏俊

浙江林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木麻黄盐渍松土

□撰文//许基全 吴敏俊

浙江沿海滩涂,大多受海潮浸渍,为重渍土和极重盐渍土。新围垦的一线海塘,无任何山体和建筑物体阻挡,海风、海雾长驱直入,带有盐分,对建筑物和机械设备及产成品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对农作物生长也有较大的危害。

开展沿海重盐渍土绿化技术研究,建设优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对抵御台风,防止干冷风,阻挡海风、海雾的侵蚀,改善沿海围垦区的生态条件和环境景观,加快沿海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盐碱地绿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我国大多数地区至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技术难点。各地开展盐碱地绿化,大多采取置换优良土壤和选择耐盐碱树种两大技术措施,但实施的效果大不一样。

椒江区自1966年开展沿海重盐渍土绿化技术研究工作以来,在做好开沟排水,采取抬土整地技术改良土壤,以及选择优良适宜的绿化造林树种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树木的生长特性,研究采取以下培育管理技术措施,率先攻克了沿海重盐渍土绿化这一技术难关。

1.扶植培土。沿海地区由于风力大,极易发生幼树倾斜或倒伏,应该在雨后或大风过后及时进行检查,对倾斜和倒伏的植株趁土壤湿润时及时进行扶植培土。若选用1年生及以下苗造林,只要能及时做好扶植培土工作,幼树就不需要支撑保护。

2.松土抚育。通过松土抚育,可以保持土壤疏松的状态。有适当的土壤空隙,有利于通气透水,有利于幼树生根成活、恢复生长。松土抚育由于切断了土壤毛细管,可减少土壤蒸发,保持下层土壤湿润,避免土壤返盐返碱。

松土抚育的次数视土壤和天气变化的情况而定。若是雨天植树,天放晴后2—3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松土抚育。之后视天气情况,一般在下过透雨、天气转晴后,为防止表层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一次松土抚育。造林的当年,如果林地不进行套种或覆盖,松土抚育至少应有5次以上。

松土的深度要近浅远深。造林当年不可松动苗木所带的泥球土壤,只在植株周边浅松表土即可,泥球土壤的外围可适当地将松土深度加深到15厘米以上。

3.浇水抗旱。沿海地区风大,水的蒸发强度大,土壤干燥也快。如遇天晴干旱,对新造幼林需及时采取用淡水浇水抗旱的技术措施。每次每株幼树浇水要达到15升以上,以浇到种植墩周边有水渗透流出为宜。根据盐随水走的原理,对沿海重盐渍土来说,浇水抗旱要求少次多量,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使植株根系分布区土壤的盐分随着水分向外流散,才有利于种植墩土壤淋盐养淡。浇透水后,应趁土壤湿润时浅松表层土壤,有利于保持下层土壤湿润。

4.林地套种覆盖。在沿海重盐渍土上,往往缺少包括杂草等地被物。因此,新造林地最好能套种田菁等耐盐作物,可遮盖林地土壤,降低地面风速,增加土壤机质,并可刈割其茎叶用来覆盖土壤。

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稀缺,如果依靠引用淡水抗旱,不但成本费用高,效果亦不够理想。椒江区开展沿海重盐渍土绿化工作以来,均采用土壤覆盖技术,未采用过浇水抗旱等措施,未曾发现幼树严重受旱枯死现象。

通过对种植墩土壤覆盖,可保持土壤湿润,调节表层土壤温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还可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返盐返碱,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覆盖的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的规律而定。在浙江沿海地区,3月上旬至6月中旬,一般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以做好松土抚育为主,有利于幼树生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浙江沿海大多数地区雨季将结束,高温干旱季节将来临,应该抓紧在土壤仍湿润时进行松土抚育,随即进行土壤覆盖。覆盖材料以鲜嫩青草或套种作物的茎叶为好,覆盖厚度为5厘米左右。一般每年要求进行2次土壤覆盖,第2次覆盖在11月中、下旬进行比较适宜。

5.防治病虫害。适宜浙江沿海重盐渍土绿化造林的树种主要有各种木麻黄杂交种、巨桉、柳桉、赤桉、邓恩桉、布迪椰子、龙柏、竹柳、玉环柚、海桐、大叶黄杨、旱柳、柽柳、弗吉尼亚栎、绒毛白蜡、木槿、海滨木槿等。

椒江区率先在沿海重盐渍土引种栽培成功并大力推广各种木麻黄杂交种、巨桉、柳桉、赤桉、邓恩桉、布迪椰子等。同时,在椒江区试验栽培区域,没有发现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的病虫害。

木麻黄在大陈岛大面积造林后没有发现影响树木生长的病虫害。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玉环也没有发现严重危害木麻黄生长的病虫害。但在椒江沿海平原地区柑橘果园周围的木麻黄防护林,自引种以来就受到星天牛等蛀干害虫的严重危害。因为木麻黄和柑橘均为星天牛的寄主,引种栽培了木麻黄后,柑橘园的病虫害亦加剧了。由此可见,在有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的区域,要尽可能避免引种栽培容易受蛀干害虫危害的树种。自1985年以来,椒江就选择桉树作为椒江沿海防护林的主要树种。

巨桉、柳桉、赤桉、邓恩桉等桉属树种可以驱避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和蚊子等。这些树种自1968年开始在台州沿海重盐渍土引种栽培以来,没有发现严重危害树木生长的病虫害。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做好沿海重盐渍土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合理配置,是控制树木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关键措施。

旱柳、绒毛白蜡、竹柳、垂柳、杨树等落叶树种,在浙江沿海地区引种栽培以来,受蛀干害虫危害比较严重,不宜作主要树种大面积种植,最好同桉树等常绿阔叶树种合理配置,避免遭受毁灭性危害。

总之,对于新引种的树种,一定要做好种子及苗木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止疫病传入的同时也要关注当地病虫害对引进树木的危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病虫害的观测调查工作并及时对其进行防治。

6.开沟排水,排咸蓄淡。在新围垦的海涂地上造林,必须经常开沟排水,务必做好排咸蓄淡工作。通过雨水的淋溶,启闭排海水闸,让土壤盐分随水流入海,就可使土壤不断淡化,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树木生长,同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海水倒灌。

自1966年以来,在开展沿海重盐渍土和极重盐渍土绿化技术研究工作中,椒江主要采取引种和选用优良适宜的树种的方法,利用排水降盐和抬土整地的技术改良土壤,并经研究采取了以上各项培育管理技术措施,没有发现土壤严重返盐返碱现象,也没有出现树木受旱或受盐碱危害枯死现象,攻克了各类盐碱地绿化技术难关。因此,以上各项技术适宜在浙江省沿海地区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木麻黄盐渍松土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传奇木麻黄
木麻黄记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清晨
春天的木麻黄
打动顾客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叶用芥菜盐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