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保持党的纯洁性浅探
2012-08-15曾繁坤郭代习谭英英
曾繁坤 郭代习 谭英英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63)
网络环境下保持党的纯洁性浅探
曾繁坤 郭代习 谭英英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6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发挥教育、监督、检查、处理、保障等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微博客及社交网站的兴起,涉及党政机关及党员干部的负面网络舆情时有发生,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损害,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建设,也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方兴未艾的网络环境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发挥网络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新任务、新要求。
一、网络环境给保持党的纯洁性带来的冲击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网络裂变式的发展态势给保持党的纯洁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5亿,手机网民超过3亿,微博用户超过2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6.2%,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十二五”末期,网民数量可能增至6亿至7亿。互联网因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使得网络舆情带有直接性、多元性、突发性、隐匿性和破环性特性。网络舆情的过度发展有时会“绑架”媒体、煽动民愤,甚至演变为直接左右事件结果的“网络审判”,更可能成为给当事人正常生活造成过度影响的“网络暴力”。网络给保持党的纯洁性带来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企图搞乱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在互联网新兴媒体的深度介入和影响下,国际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中东、北非政治乱局到英国伦敦街头骚乱,从印度民间掀起反腐绝食示威风暴到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互联网新兴媒体都扮演了重要推手作用。正是利用网络的这种推手作用,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企图搞乱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他们对我国的政党制度说三道四,并利用我国一些群体性事件、社会热点、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煽风点火,比如对拆迁、就业、房价等问题大肆炒作、渲染,甚至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我国煽动非法聚集活动,妄图搞乱党心、民心。
二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图谋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互联网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涉及政治思想领域。西方敌对势力将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将其打造成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推销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肆鼓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所谓的“自由民主”,对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拉拢腐蚀,与我争夺人心、争夺话语权,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进一步凸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三是个别官员通过网络发表不当言论,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当前越来越多的官员已习惯在博客、微博等网络空间上发布个人信息,其中个别官员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编造传播政治谣言、泄露党和国家秘密。2011年开始,地方各级党委集中换届,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个别官员利用网络中伤、侮辱、诽谤、陷害他人,利用手机短信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个别官员甚至不顾党纪国法,“微博开房”、“网上裸聊”。这些都将成为网民查找官员不当言行的信息源头,并通过网络无限放大后,成为网民们口诛笔伐的井喷口,严重损害了党的纯洁性。
四是网民不断曝光涉及官员腐败和作风等问题的负面信息,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形象。互联网开启了“大众麦克风时代”,无处不在的公共“摄像头”,无孔不入的网民“随手拍”,无时不可的微博“即时上”,将官员日常言行举止全方位地暴露在公众面前。《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70%的重大舆情突发事件是由官员言行不当引起的。南京“天价烟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湖北“邓玉娇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广西“日记门事件”、河北“李刚门”事件等众多网络事件,以及2011年以来的“7.23”动车追尾事件、“郭美美”事件等也再次印证了这一问题。官员言行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化、人格化,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和塑造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个别官员不当言行网上频频曝光,致使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屡屡“受伤”和“蒙羞”。
二、网络环境下保持党的纯洁性举措
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指出,互联网快速发展拓宽了社会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但如何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置成为一个新课题。针对网络环境给保持党的纯洁性带来的冲击,纪检机关要认真应对。
一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我们要敢于应战,针锋相对。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种种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直接的、明目张胆的意识形态渗透。面对网络上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的强烈挑战,我们要改变作用方式,善于与高科技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在网络上理直气壮地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有效地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因此,要在网络上建立各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站,拓展各种信息平台,以传播足够的准确的科学的信息,充分地表达真理。同时根据互联网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客观发展趋势,充实、发展我国意识形态的内容,并敢于和善于面向世界,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等各个领域,说实话、道实情,在揭露西方媒体报道虚伪性的同时,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持党的纯洁性。
二是必须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严明党的纪律。网络环境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监督、党务公开、舆论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当前的网络环境要求我们自觉适应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新情况,进一步加强普通党员对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对第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凡是按规定应当公开的内容一律全公开、真公开,让党员、群众全面了解和有序参与党内事务。要强化舆论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网、知网、用网,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自觉接受各种媒体包括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监督。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维护政治纪律是各级纪检机关的首要任务。要加强纪律建设,增强纪律观念,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严格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的纯洁性,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对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不当言论、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编造和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惩处。
三是引导网络舆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网络开通了由草根通往中南海的直通车,成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相关机构统计,网民对热点反腐事件和案件舆情曝光和推进的贡献率高达60%。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带来舆情的“泥沙俱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散布政治谣言,通过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网络灌水等行为,炒作放大少数涉腐涉纪负面事件,抹黑党和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在引导网络舆情方面的领导地位,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在引导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面对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社会稳定稳压器”的作用,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认真引导网络舆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构建舆情应急预警机制,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详尽周到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构建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动态跟踪、研究网络上的重大事件,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构建舆情监测引导机制,针对各类网络舆情信息,及时采用“化、沉、删、正、热”等策略,有效应对各种舆情信息,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构建舆情负面应对机制,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对IP地址监测、跟踪、封杀,同时,在主流媒体快速、准确、透明地发布相关权威信息,占领网络舆论高地,使小道消息无法在BBS、Wiki、Blog、QQ、MSN里蔓延传播;构建舆情处置机制,对反映问题属实的,快查快结,并及时通过各种媒介予以公布,给违纪者以惩处,给群众一个明白;对有误解和不明真相的,要依据事实,理直气壮地作出正面回应;对无理取闹、捏造事实、恶意陷害的,要认真调查,澄清事实,并严肃追究信息发布者的责任,还当事人一个清白,给诬告者以警示。
曾繁坤,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研究生;郭代习,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谭英英,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