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2012-08-15李玲玲
李玲玲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北京 100083)
邓小平对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李玲玲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北京 100083)
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大力发展生产力,引进市场经济和合作社,并重视发展科学和国民教育,注重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他的这些举措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开拓。邓小平依据我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借鉴了苏联的建设经验,是马列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邓小平;列宁;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在1985年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十分重视学习并研究苏联的建设经验;特别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列宁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只有生产力高于资本主义国家了,才能够从事实上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20年底国内外战争彻底结束,列宁就为发展生产力做出了很多重要举措。
一、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
1918年6月,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尽早迈入共产主义,列宁实行了消灭市场,消灭商品货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后来大大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列宁逐渐认识到,俄国并不具备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仍需利用市场关系。于是列宁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工农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允许发展商业和货币流通。1921年底,商品关系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展起来。列宁的思想随着改革的深入,由排斥商品市场经济,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导,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这一变动符合了当时苏联的国情。
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没有把具体的经济体制等同于国家的性质,明确提出市场和计划,都只是手段和途径,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美国也有计划经济。列宁和邓小平都认识到了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并不对立。
二、利用合作社过渡到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胜利到1920年底,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进行个人贸易,鼓励和发展个体经济,重新启用合作社,将合作社作为沟通城乡商品交换,联合农民的基本形式。他确信,合作社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最好形式。合作社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观念,将农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的利益联系起来,同时克服了分散经营的盲目和自发性,大大优于集体农庄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依照农民的意愿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邓小平又对列宁合作制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提出农业发展要“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三、重视科学和国民教育
列宁主张积极学习和运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科技和文化成果,提出要给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积极引进国外的科技资源,高薪聘请国外科技专家,购买发达国家最新科技发明成果。列宁也曾致力于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国家的物质条件并不宽裕的条件下,他很重视国民教育,要求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师的地位和教师的生活水平,提拔教师中的优秀者到领导岗位上来。
邓小平一直强调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性,在1977年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他明确指出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他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激励了广大青年学习的劲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提倡培养“四有”新人,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邓小平要求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是对列宁重视科学与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升华。
四、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经济关系
中国在成立后,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经济缓慢发展。事实证明,关起门来搞经济行不通。邓小平根据二战后国际形势,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认为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对列宁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财富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