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模式”特征分析

2012-08-15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市场经济民主

赵 辉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山东曲阜 273100)

“中国模式”特征分析

赵 辉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山东曲阜 27310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中国模式”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我们应当以实践为基础客观的总结“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总结发展经验,促进“中国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国模式”;特征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就发现中国开始实行一条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衰退期,而中国经济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这就使“中国模式”更加引人关注。

“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不断发展和跃迁的必然结果,因此,分析中国模式在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模式,促进中国模式的完善和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模式”的经济特征: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重新定位

“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并引起世人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新的诠释与定位。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和国家制度,必须同实践的发展相结合,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观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变动,生产和消灭。”[1]因此,社会主义必须是植根于实践并根据实践的变化作出合理的变动。邓小平正是本着这一精神实质,科学的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定位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把原来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实践,从而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宏大前提。

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发展生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一种符合经济发展的高效体制,这一体制就是市场经济。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一直实行的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体制在资源配置上单纯依靠国家指令结果出现了“有计划地比例失调”。但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始终没有摆脱“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效率低下。实践证明,如果依靠计划经济配置资源,首先必须做到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各种生产要素的盈亏都能及时的反馈;其次就是利益主体必须单一,不存在分散的利益主体。但这两个条件基本不具备,这也就决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在现阶段既无必要,也没有可能。因此,邓小平同志从实践出发,突破了市场经济的体制性障碍,明确市场是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否认了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属性,从而实现了市场经济的重新定位,为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扫清了体制障碍。

总之,正是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清晰定位,才为“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有了对市场经济的充分认识,才使“中国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催生了“中国模式”经济发展的奇迹。

二、“中国模式”的政治特征:对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的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建设,从而在“中国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党的领导和民主法治建设有机结合的政治特征。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日裔政治学者、《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接受日本政论杂志《中央公论》专访时指出,“中国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政治传统可以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强大的中央集权,这种中央集权有着一定历史传统,它能使中国共产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其次,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虽然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行政管理体制一直颇多诟病,但它保证了中央到地方的政令统一和协调一致,是避免很多发展机会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归于流产的重要手段;最后,对人民群众的极度负责,体现为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这既能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尽可能的贴近群众,避免范式失衡,又能调动群众的发展经济积极性,减少了发展的阻力。因此,党的领导不仅具有历史的合法性,也符合现实的国情,而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政治架构最有效的完美体现。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模式”最重要的政治特征。十六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2]。只有真正坚持了民主,人民群众的各项政治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也只有真正坚持了民主,才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因此,在“中国模式”的发展历程上,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3]。同时,依法治国也是“中国模式”的显著特点,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完备,建构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因此,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我们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三、“中国模式”的文化特征: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辩证超越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中国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影响。同时,“中国模式”的发展也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成果,这不仅促进了“中国模式”的发展,也为“中国模式”融入世界奠定了基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精神关系的观念、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吸收其中的优秀成分,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等,经过辩证的扬弃,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成为“中国模式”重要的文化特征。同时,我们并不是孤立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种最重要的社会制度,既相互对立和排斥,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主动向西方资本国家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学习和交流也加快了“中国模式”的文化发展速度,使我们较快的接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加速了“中国模式”的现代化进程。

客观来说,在“中国模式”的发展进程中,通过辩证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模式,这种继承、学习和借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继承和学习的基础上的辩证超越,从而使“中国模式”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形成的“中国模式”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表现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诸多特征。同时,我们必须从动态的过程去理解和解读“中国模式”,它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中国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中国模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赵辉,男,汉,32岁,山东曲阜,党校讲师,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市场经济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