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网络化图书馆的发展
2012-08-15李学玲
李学玲
(梅州市嘉应学院图书馆 广东 梅州 514000)
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资料信息的中心,也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为信息服务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新思路。
一、信息网络化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
1.图书馆压力重重
网络信息技术,它是现代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随着这种网络技术的形成和迅猛发展,信息机构以网络为传输手段,以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和全程式的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极大冲击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国际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信息交流,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各种信息传播和服务机构纷纷涌现,使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受到冲击,面临着激烈竞争的考验。
2.图书馆信息网络化
网络是一种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的便捷传播方式,而且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使查阅资料更快捷、更方便。
二、信息网络化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
当今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手段,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但是,图书馆在注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图书馆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也提出对应的要求。
1.现代意识
信息的网络化,使图书馆的资源由传统的馆藏扩展到整个网络的信息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种类,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由单一的实体文献馆藏转变为实体文献和虚拟文献并存的馆藏。同时也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建设模式。因此,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到图书馆查阅文献信息资料的人群,还包括任何一个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图书馆网页的人即网络读者。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可利用电子邮件等迅速方便而又经济地为读者(用户)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抛弃“小而全”分散封闭、自我发展的传统藏书模式,用集中、开放、联合、整体发展的新理念指导馆藏信息资源建设。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应树立现代信息意识,尽快改变“重藏轻用”的“馆藏建设”的模式,从传统的文献收集、整理、组织、传播,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以保障社会的多方位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管理机构群体为主要力量。从整体上研究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存贮、链接传送和开发利用,以保证现代信息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
由于网络的功能强大,可以深入到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高效、实时的服务。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自己的家中或办公室使用图书馆,做到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
2.管理结构革新
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计算机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设备,图书馆采用了各种自动化集成系统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环境,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特征。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一方面由于开展网上预约、催还书、推荐新书等业务,解决紧俏文献的供需矛盾和逾期罚款的问题,使流通工作更具人性化。
另一方面,现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据库资源,文献资源的质量和规模,实际上就是数据库的质量和规模。将图书馆馆藏的印刷型文献资源及其他各类载体文献信息数字化,组织成数据库投入网络,目的是提高馆藏文献的易用性和共享性。因此,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数据库。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关键,是资源建设的物质基础。不断开发和转化传统馆藏文献资源为网络资源,使其数字化、规范化,为资源共享提供条件。同时,还应进一步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发挥各馆特色资源优势,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建立起图书馆工作的信息网络,可以合理配置文献资源网上协作采访,集中编目以及馆际互借,管理所需的工作统计也变得非常方便快捷。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信息技术的使用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3.新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大学图书馆未能站在读者角度,制定适当的相关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发展策略,往往还是站在自身立场上进行馆藏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和提供,常常缺乏对本校专业和用户对象的针对性服务,从而造成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与信息用户需求脱节。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大多是学生,他们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渠道是否畅通,问题能否得到及时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效率。所以,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将会改变原来的实体资源服务体系,而重点开展以虚拟信息资源体系为主的信息服务形式,这样用户便可通过网络访问任一图书馆以获取信息,这样也可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扩大为社会化的信息用户,从而也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从面向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为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同时,积极开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和实时问答等形式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外,图书馆应设置咨询台,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尤其是学生在做毕业论文,需要查找专业的书籍和资料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能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指导他们充分利用馆藏和网络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找到有用的资料。高校图书馆除了具备完善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法规、政策外,其网络信息服务还随着图书联盟和数字图书馆发展而发展。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展开。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一方面要通过收藏保存信息资源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各类图书馆或信息提供者的信息资源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丰富和完善本馆的资源体系,更好地满足各方用户的信息需求。此外,图书馆要充分开发馆藏资源。实现文献资源网上服务,对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开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开展个性化的主动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
4.完善管理人员素质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在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硬件设施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达不到网络环境的要求,就容易造成网络运转不畅、设备闲置、毁损、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图书馆专业工作者的知识内容、职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对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思想和服务体系带来冲击,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环境下,要明确图书馆的使命并没有改变,信息技术并非取代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相反,图书馆管理人员作导航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加强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仅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对直接从事网络服务和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他们能熟练的操作和使用电脑,能熟练的在网上浏览、下载各种文献信息,并能对下载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加工、整理,以及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并且还能对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及时解答和解决。
信息技术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使资源共享更容易实现,只有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人和机器相协调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进入新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采用了各种自动化集成系统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环境,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征。纵横交叉的互动式信息网络来实现信息、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把电脑的互联网络普通化,使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得以共享。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采购、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查到所需的书刊资料的存放和借阅信息情况,同时工作人员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1]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2]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3]刘建国.网络出版:图书馆事业新生长点.图书馆,2003.
[4]王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工作的变革.图书馆学刊,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