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到位”原则 确保军事志质量效益——记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单位齐齐哈尔军分区
2012-08-15李宝臣杨乃华
李宝臣 杨乃华
(黑龙江省军区军志办 哈尔滨 150001)
齐齐哈尔军分区军事志编纂工作于2000年1月正式启动,到2009年12月完成。历时10年。这期间,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志办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130万字、跨度1098年的《齐齐哈尔市军事志》,475万字的县(市、区)军事志,450万字的《齐齐哈尔军分区年鉴》。先后有15个单位和17名个人受到省军区以上表彰奖励。其中军分区被评为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沈阳军区评为先进,军志办被省政府和市政府评为修志先进集体;军分区三任参谋长王光、赵铁坚、崔治岩被沈阳军区评为军事志工作先进个人,军事志主编张颖被授予“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加强领导 保障到位
军事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基础性、连续性的军事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指导,才能为完成编纂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是摆上重要位置。党委把修志摆上位,工作才能落实到位。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军事志领导小组和协调各驻军单位领导参加的军事志编纂委员会。多年来,军分区历届班子和领导对军事志工作都十分重视,坚持做到党委工作报告提到,年初工作要点讲到,调查研究问到,检查验收考到。确定“党委议志、领导抓志、合力修志、部队用志”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具体指导,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保证了军事志工作有序开展。2006年9月,原司令员刘永刚、副司令员皮皓洋带领军志办人员赴西安向王玉杰老专家拜师求学。现任参谋长、军事志领导小组组长崔治岩亲自协调市财政部门出资印刷出版经费35.6万元,亲自打电话向老首长求证资料,还亲自协调市档案局为军志办查阅资料提供方便,并在校审工作会议上亲自作动员,有效推进了修志工作的落实。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修志工作人才是关键。他们把目标定在军分区有1至2名修志专家,团级单位至少有1名小行家。党委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军分区抽调2名现役干部、1名职工,回聘1名退休干部组成军事志办公室;各武装部指定1名现役干部、1名职工负责修志工作。多年来,几经人员调整,队伍始终保持人员不减、人才不缺。2003年至2005年,他们集中16个县(市、区)32名人员连续两年边培训边修志,采取学习理论、讲解辅导、示范引路、范文讲评等方法,使大家的理论水平和修志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军事志主编张颖撰写的《关于“条目式”志书篇目中如何确立条目的问题》一文,在《中国军事志》上发表。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修志工作存在着“两难两苦”,即人员抽调难、经费筹集难,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用事业拴心,用感情留人,为修志工作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经费保障上,每年都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保障正常业务所需。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像机、摄像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解决了办公室和资料库。在政治上关心现役修志人员的成长进步,在晋职晋衔、评功评奖、提拔使用等方面和机关其他干部同等对待。现役修志干部百分之百得到提拔使用。其中,有5人被提为正团职,4人被提为副团职,还有3人提前晋职。在生活上帮助修志人员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了修志人员爱志、学志、钻志的积极性。
坚持标准 编纂到位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是衡量军事志工作的根本标准。他们始终把质量标准贯穿修志的全过程,做到史实准确、资料翔实、体例规范,努力出精品,创佳志。
一是抓资料收集。修志工作最大的难题就是资料收集十分困难。修志人员首先从挖掘档案资料入手,对军分区内部文件进行清理。2000年4月,某预备役师撤编有近5吨旧文件准备送造纸厂销毁,军志办经请示领导同意后,用了近2个月时间,逐件筛选,将凡有史料价值的资料按年代分类留存下来;在征得市档案局同意后,查阅、复印了建国以来与军事工作有关的全部文件和报刊;又到省军区保密室查阅、复印了1945年至2000年期间存档的与编纂本级军事志有关的历史文件。还组织人员多次到市志办、市政协资料室、市图书馆、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复印了大量史料;为了协调56个驻军单位资料收集工作,他们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通报讲评资料收集情况。另外,还采取走出去实地踏察、寄发函件远程征集、专访知情人重点采访的办法,先后到泰来、龙江、克东、讷河等地收集“塔子城”、“蒲峪路”、“金界壕”、“江桥战役”等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函200余份,获得近2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和近百幅图片;还先后通过南京军区、湖北省军区、江苏省军区等单位和31个干休所,对70多位老首长和遗属进行当面或远程咨询,获取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到2006年底,军分区本级收集整理了4000多万字的历史资料。
二是抓初稿撰写。为了保证志书质量,他们依据全军《军事志编纂细则》,以省军区提供的参考篇目为基础,把县级志书定为10章13个部分,另加概述、大事记、附录,使志书编纂有了比较规范的大纲。为了趟出一条初稿撰写的路子,他们先在龙沙区进行试点,拿出了样板志。尔后,将16个县(市、区)军事志编纂人员全部集中到军分区,边辅导边审改。将志稿按照章、节顺序划分为42个作业单元,逐个单元打“歼灭战”,逐个单位过筛子。为了慎重,每个单元至少要改写5遍以上,个别单位甚至不少于10遍。同时,对已完成单元进行小结讲评,请编纂质量好的单位介绍体会,对质量差的进行剖析,指出症结,让大家共同汲取教训。2005年8月,沈阳军区总结推广了军分区县级军事志初稿撰写的做法和经验。
三是抓志稿评审。2006年1月至2008年底,军分区本级和县级军事志进入评审阶段。专门下发了《关于对县级军事志进行初审和复审的通知》,明确审查项目和评审程序,进行了初审、复审和终审。要求参加审定人员签名后加盖两级审查公章。强调谁审稿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另外,他们对志稿作加密处理后,就志书的体例规范等邀请16个县(市、区)地方志主编分别对各自的军事志进行评审,有的逐章逐页作了批注,有的就有关史实和技术问题写信提出商榷意见。昂昂溪区地志办主任王松图,年近八旬,老人阅卷后,就该区军事志中元代年号记述提出修改意见,经核实确认,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确保了评审质量。
拓展成果 用志到位
修志重在用志。只有用于指导工作实践,才能发挥志书的资政、教化功能。军分区历届党委、领导之所以高度重视军事志工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实践中感受到志书在服务部队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从编纂志书开始,就本着边修志边用志的原则,结合担负的任务,组织党委、机关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学史用史活动。
一是用于党委决策。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方能与时俱进。党委把学志用志作为一项任务,纳入学习计划、纳入党课教育、纳入决策依据,并将851套志书下发至县(市、区)人武部,供团级党委成员和党员干部学习参考,为党委决策提供史料支撑。军分区党委在学习志书中记载的“98”特大洪水被围群众束手无策时引起思考,决定组建水上民兵救援分队,每年都坚持演练,提高抢险救援能力。
二是用于战备训练。齐齐哈尔是一个军事要地,历朝历代驻军多、战事多,为部队战备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军分区历届党委班子在抓战备训练时,形成了一个传统,把志书搬出来,查一查过去各时期在什么背景下,战备训练是怎么抓的,有什么可借鉴的,经常受到重要启示。去年,司令员潘建新学习研究志书后,改变了前两年齐齐哈尔防空只是拉拉警报、搞搞形式的现象,组织指挥防空火器进入阵地、车辆进入预定地域、救护防化人员整装待发,民兵预备役人员真出动、市民真疏散、军地领导进入指挥位置近似实战的防空演练。
三是用于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把学志用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教材,充分发挥教育启迪作用。根据军事志挖掘的线索,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齐齐哈尔市重新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6处。其中有雅克萨大战“水师营”遗址、“江桥抗战”遗址、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等基地,每年都有数万人前来参观。
四是用于开发旅游资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军事志工作职能所系,也是发挥其史料价值的根本途径。他们积极响应省军区提出的“为振兴龙江、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号召,一方面,在投身“生态市园林城”建设、军民共建、扶贫济困、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发挥骨干作用。同时,根据掌握的历史资源,主动找地方政府领导,提供有价值、可开发的旅游项目,并配合考察论证,配合组织开发。先后开发的军事重镇塔子城、有“第二长城”之称的金代界壕遗址、明月岛“黑龙江将军府”等20多个旅游景点,为齐齐哈尔年创收百万元,提升了全市旅游品牌形象,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