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镇银行窘境

2012-08-15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2年47期
关键词:窘境支农村镇

村镇银行窘境

6年前,农村只有3种金融主体——信用社、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状态,缺少竞争,服务水平跟不上。

最重要的是,3种金融主体支农力度明显不够,农民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显然与中央大力支持“三农”建设的政策不符。在此背景下,村镇银行应运而生,其设立之初就被定义为专门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功能齐全的“小银行”。

几年下来,一方面,村镇银行从无到有,数量激增到近8 0 0家,有力支持了“三农”建设,助推了其它农村金融机构改善服务;另一方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村镇银行与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政策开闸6年之际,《民生周刊》记者奔赴第一家村镇银行所在地——四川仪陇和民间资本活跃地区浙江温州,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求解业内权威专家,探究窘境原因及解决之道。

猜你喜欢

窘境支农村镇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Carry-on Bags
中老年农民工 如何摆脱数字鸿沟窘境?
轻轻配送如何走出当前窘境?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窘境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