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照明业的崛起——武宁节能灯业的发展

2012-08-15

老区建设 2012年22期
关键词:节能灯园区协会

徐 敏

武宁县节能照明产业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起步,经过8年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不仅拿到了“江西省节能灯产业基地”、“江西省绿色照明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两块省级金字招牌,还一举成为全国第四大节能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从玻管到毛管再到整灯生产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显。截至2011年8月底,实现销售收入26.18亿元,利税5.12亿元。

一、武宁县灯业的起步——节能灯项目落地。

2002年,来自“节能灯之乡”——浙江临安的农民企业家朱成华在武宁县工业园区创办了第一家节能灯企业——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企业于2003年投产。当时恰逢国家大力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企业发展迅速。从晨阳灯业发展成功经验和高效照明产业发展的前景,武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果断决策,将发展节能灯产业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的突破口,把节能灯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大力引进发展前景好、生态低碳的节能灯项目。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节能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节能灯产业链,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效应逐步凸显。来自武宁县工业园区的统计数据:2003年,园区仅有2家节能照明企业。而截至2011年8月底,节能照明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已发展到123家,园区节能灯毛管总产量可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15%以上,已成为国内节能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二、协会支持,形成竞争规模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原来企业发展独来独往、单兵作战。既缺乏市场竞争力,也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08年11月,武宁县节能灯协会成立,所有节能灯企业都是协会成员,“龙头企业”的老总担任协会的会长、副会长。

武宁照明产业协会会长、名派公司董事长程敬远说,节能照明产业发展不能光靠哪一家企业,而是整个行业的事,企业要发展,必须打响武宁节能照明产业的整体品牌,品牌树立了,各企业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协会还主动出击,配合县商务局开展产业招商。在各产业招商说明会上,协会会员主动介绍武宁节能灯产业发展情况、规模和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招商,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来武宁投资办厂。园区节能照明企业2009年发展到了66家,2010年过百家,目前园区节能照明企业总数达到了107家,节能灯企业翻番增加,凸显武宁节能照明产业磁场效应。

武宁照明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康华公司董事长杨海斌告诉记者,“互助、自律、创新、发展”,这8个字是武宁照明产业协会的宗旨,协会既是企业的娘家又是政府的助手,要不断推动武宁节能照明产业发展壮大。协会为了避免各企业之间因抢争工人、抢占市场等恶意竞争行为,每个月开会1∽2次,商讨企业用工、工人工资、产品价格等问题。针对员工跳槽,企业挖人、非正常性产品降价等行为制订了一系列的惩罚条例,出台了《节能灯企业用工规定》,建立了用工网络管理平台,把园区所有工人信息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工人信息库。制订了产品销售指导价,避免少数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而恶意降价,搞乱市场。

维护、保障员工正当合法权益也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协会要求会员企业给工人办理工伤、医疗、商业保险,逐步解决养老保险。为鼓励员工在节能企业务工,协会要求会员企业在不断提高工人工资的前提下,还建立了奖励机制,每年评选30个优秀员工进行奖励,每人奖励500元,并将个人事迹在《武宁照明产业报》上登载宣传。

协会积极为会员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原来单家企业出面贷款,银行因不了解企业情况,觉得不保险,现在由协会出面,企业信誉度大大提高。省、市民生、工商、农业、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上门为武宁节能灯企业提供贷款,为企业扩大生产、升级产业链提供了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协会还帮助会员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协会经常组织会员企业之间开展“节能灯青工大赛”,进行技术、信息交流,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为提高各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的业务水平,协会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外地专家来园区为企业讲课,进行技术指导;还组织人员外出浙江、广东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三、企业大力发展,做大经济总量

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是武宁县 发展最主要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出路在工业,最关键的举措就是把生态和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新型工业化。”陈世超介绍,为进一步做强经济实力,武宁制定了“三年决战工业300亿”的目标,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双赢”。

在武宁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两边,映入人们眼帘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绿色照明节能灯,武宁许多节能灯企业都喜欢来这里展示品牌。在该县园区投资5亿元的江西祥达光电和投资1.2亿江西希诺斯等都是集LED封装、应用和光源研发为一体的高端科技型企业,从规模发展到转型升级,这是武宁生态园区与绿色产业互动带来的喜人变化。

为打造高科技、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的产业园区,武宁对节能灯产业实行了“一业一策”的扶持。启动了园区团结、巨通、桐林三个节能灯产业功能区的空间资源、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配套资源的整合,引导和鼓励节能灯企业从分散布局到集中发展布局的产业转型。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建立节能灯产业发展基金,今年还落实了500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改项目贴息、企业发展奖励及产业集群支撑条件建设,力促节能灯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循环化方向转型发展。在园区,节能照明产业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新格局,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今年前10月,节能灯照明产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投资18亿元,工业增加值12.7亿元,纳税1.3亿元。

四、行业带动,推动武宁经济绿色照明业的崛起

驱车至武宁县工业园,“凝聚全县力量,打造光电之都”——非常醒目的横幅悬挂在园区主干道两边,一只只耀眼夺目、造型独特的节能照明灯管整齐排列在有序运转的生产流水线上,完工的整灯和毛管经过防震处理后打包、装箱准备运往全国各地……万亩绿色照明产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带动武宁工业迅速崛起。

武宁县节能照明产业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起步,经过8年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2011年1∽10月,节能照明产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投资18亿元、工业增加值12.7亿元、纳税1.3亿元。节能照明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对GDP、投资增长、财税、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达23%、31%、20%、30%。在园区内,节能照明产业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新格局。

武宁的绿色照明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式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武宁县委书记沈阳坦言,武宁虽然山水资源丰富,但工业底子薄,山区县发展受到制约也曾一度困扰武宁人。“抓住中国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机会,寻求做大做强工业的突破口。”一直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早在2002年,来自“节能灯之乡”——浙江临安的农民企业家朱成华在武宁县工业园区创办了第一家节能灯企业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当时恰逢国家大力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企业发展迅速。这如同一盏明灯给武宁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们找到了做大做强工业的突破口——把节能灯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大力引进发展前景好、生态低碳的节能灯项目。

近三年来,武宁节能照明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园区节能照明及配套企业目前已经达到128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62.1%。2010年,园区节能照明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53亿元,占园区总额的36.7%,同比增长86%;缴纳税收1.0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31.4%;安排就业10500余人。

一业兴百业旺。一些涉及矿产加工、医药胶囊、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开发项目纷至沓来。三年来,全县引进项目327个,其中:外资项目60个,亿元以上项目68个。项目质量好、规模大,其中包括投资60亿元以上的庐山西海旅游开发项目和10亿元以上的厦门钨业收购江西巨通项目、九江世明玻璃有限公司投资项目等;项目档次也向更高层次发展,九江世明玻璃有限公司的无铅玻管生产技术可填补国际、国内空白,江西靓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封装技术生产LED灯;项目推进速度更快,新签约项目履约率达80%以上,开工率达75%以上,一大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推进迅速。

猜你喜欢

节能灯园区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节能灯省电有技巧
节能灯省电技巧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