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诗美的写作——读吕克俭田园山水诗词

2012-08-15王浩洪

东坡赤壁诗词 2012年2期
关键词:克俭田园山水

□王浩洪

在我的印象里,田园诗是文人诗歌,写得工的大都是远距尘世、负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吕克俭少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生活在市镇小学的老师,成天与少年儿童纠结,忙于教书育人的事务,如何有超尘脱俗之心境,写出山水田园之美来?

然而,吕克俭写了,还写得像模像样。可见,对于写作来说,悟性、天赋、热爱和历练与环境和生活同等重要。

吕克俭的田园山水诗词,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现实乡村生活,有鲜明的当下生活特色。这一点,不必细说。我想着重说的是,除了对题材的选择外,他的诗词在诗歌审美取向上也有自觉的追求,形成了一定的个性特色。这里,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谈一点感受。

一是对摹写民生情状的追求使诗有了“风”与“雅”兼具的特点。

吕克俭是受过高等文科教育的知识分子,其诗词中存在人文气质自不待言,他的诗词不是市街民巷的里俗之作,也不是民间艺人的口头吟唱,他的诗词自然显示着古今文人创作所有的典雅格调。然而,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市镇乡村,熟悉和热爱乡村,这使他不仅能把生活写得细致入微,而且让生活有了市俗的情趣和田园的色彩。《如梦令》(一带湖堤垂柳)、《蝶恋花》(露似珍珠姑嫂爱)、《百媚娘》(心似菜花黄满)等作品中的生活都是可感可触的草根百姓的生活,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趣味。

《如梦令》写的是湖区劳作。柳下堤边,斜风细雨,渔人老媪,收网提篓,“慌走/慌走/踢倒一篮青韭”。生活画面亦如一网花鲢活蹦乱跳,不呼亦出,情趣盎然。《蝶恋花》写茶乡妇女的日常生活,姑嫂二人晨起采茶,露水濡湿了衣裳,她们随心惬意地唱歌采茶,回家时还顺手摘朵野花戴上,然后,腰系围裙,烧禾炒茶,用袋装茶,搭车卖茶。一些最普通的庸常生活被写得充满了诗意,显示出生活的民情习俗之美。《百媚娘》则描画了一幅微妙的乡村爱情,“取笑丁香梳靓髻/暗把相思情绾/陌上锄禾随缓缓/羞涩红双脸”,“欲辩此时难辩/不辩此情何愿”。劳动产生爱情,在无数文学作品中已有表现,但如此细腻地把初恋的心理言行写得神情毕现,微妙微肖,并不多见。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爱情过于古典,缺乏时代气息,然而爱情心理和观念的改变并不能简单地与物质生活的改变划等号。在当下,我们崇尚现代生活的乡村,这样的爱情也还不至于绝迹了吧?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吕克俭的田园诗词对自《诗经》以来以表现民生状态为主要内容的“风诗”传统多有继承,而用文人语言写民俗民生,又使他的作品亦雅亦俗,有了风雅兼具的特点。

二是对叙事的追求使诗有了 “叙”与“写”相彰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多抒情写景之作,但也有以叙写生活事件为主的作品,即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即如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是诗歌叙事的典范。叙事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然而唐宋以降逐渐式微。中国现代汉语新诗近30年来发展变化很大,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叙事(叙述、叙写、叙情)的发扬和创进。叙事元素的进入,极大地改变了当代新诗的话语空间、表达方式和美学趣味。我不知道吕克俭是否阅读当下新诗,是否受其影响,但说他受到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的影响,恐怕是不算武断的。他的诗词,大多都有看得见的事(故事、事件、事物)作为叙写对象,此组诗词除上述三首,还有《贺圣朝》(村翁听新闻)、《唐多令》(薄雾淡如纱)、《临江仙·打工别》、《千秋岁·访酒家翁》、《贺新凉》(又是初三夜)等,都是以叙事见长的成功之作。《唐多令》叙写春明景和里田舍人家的生活“事件”:在柳绿梨白的春日,流动碧水的河边,石桥路边的农舍之家,门前树下翻晒着黄麻,诗人前来,“东道老人尤好客/搬竹椅,捧云茶”,生活之乐溢于言表。《临江仙·打工别》用含蕴的词句和娴熟的表达叙写了一个离家外出打工的“故事”。尽管整个叙述倾向主观,但“事”的骨骼脉络仍然清晰可见:在一个梨花零落、芳草塞路的暮晚,年轻的女子告别家乡去到千里迢迢的岭南打工。前天黄昏,她扛着锄头从田野归来,就与家人商量好了这件事情,今天,“玉人身隐隐/新月下山冈”,去了,那伴着一轮新月走下山冈的,一定还有家人的牵挂和诗人的忧伤。这首诗,视角独特,情真意切,景物如画,但这一切又不曾淹没诗的主体:那个打工离别的故事。真是一首上乘之作。

三是对叙写生活变化的追求使诗有了“小”与“大”统一的特点。

吕克俭的诗词对诗意的追求是多重的。众所周知,景物、情感、事件、细节皆能体现出诗意的美。吕克俭的诗词,对景物描写有诗意的美;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内敛,也有诗意的美。其情感的诗意美常常体现在场景、细节和事物的叙写之上,可谓做到了融情入景。然而,他对诗意美感的取向,更多的是表现出对变化着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发掘。诗中所表现的乡村市镇,几乎没有大的生活事件,也没有大的社会事件,笔下都是最日常的“草根生活”,最普通的“百姓忧乐”。在表现低处的庸常生活时,他的诗因富有意趣和情趣显出了诗美的光彩。他似乎是有意识地把田园农家的日常生活作为自己主要的表现对象,承续着古典田园诗人的写作取向。当然这也是当今田园诗人还无法抛弃和离开的写作取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吕克俭在表现日常生活的同时,又总是力求契合着时代。他努力选取一些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者说是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小事或细节,来表现生活的变化。如写打工(《临江仙》),写免农业税(《贺圣朝》),写物价(《卜算子》)等,都意图把乡村庸常生活叙事与时代的宏大叙事统一起来。尽管其中有的诗作由于“质”胜于“文”而差强人意,但这种探索追求的写作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作为田园山水诗词,当然要有田园山水和农家生活,否则便无所谓田园诗风格流派可言,但是作为当今时代的田园山水诗创作,与古典田园诗应有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亦即新田园山水诗“新”在何处?是摆在我们诗人面前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田园生活,与旧时代的田园生活出现了哪些本质上的差别,这是需要诗人去发现、思考和表达的。说到此让人想起了已故诗人舒徐,他的诗以表达城乡时代特色为己任,善于捕捉时代生活的细微变化,以体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他的一些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即今观之,应该算是很好地反映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很优秀的田园诗歌。我觉得,他的那种以艺术的眼光发现新的生活元素,表达新的时代生活特点的求新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包括田园山水诗人在内的诗作者学习和借鉴的。

猜你喜欢

克俭田园山水
《山水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春花
一处山水一首诗
橘殇
晤橘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