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贵含蓄意蕴深
2012-08-15倪永宏
□倪永宏
诗贵含蓄忌直白。所谓含蓄,指诗词用语含有深意,藏而不露。含蓄就是梅圣俞说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也就是司空图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含蓄要求“言在意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即一句诗或一首诗中包含的内容比字面所表达的更多。这样,诗词则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韩琦《观胡九龄员外画牛》诗曰:“采摭诸家百余状,毫端古意多含蓄。”关于“含蓄”,历代诗家多有论述。姜夔认为:“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白石道人说诗》)《漫斋谈录》也说:“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古人说雄深雅健,此便是含蓄不露也……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
爱国诗人陆游的《楚城》实为含蓄的佳例:“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首句用拟人手法,因今不如昔,连猿猴和鸟雀也感到悲凉。末句“只有滩声似旧时”,可见除滩声未变,其他一切都已物异人非,今不似旧了,仅这一句便含蓄着“今日人事全非”的旨意。
司马光对杜诗推崇备至,曾以其《春望》为例作了精辟的阐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迂叟诗话》)元赵方指出:“国以社稷为重,今唯山河在,可见社稷几亡;城以居民人,今唯草木深,可见民人殆尽。”(《杜律五言注解》)明胡应麟对《春望》一诗亦作了极高的评价,称其“浓淡深浅,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诗薮》内编卷五)
含蓄就是不把意思明白地说出,而是含在所写的形象里。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此诗全用形象表达意思。诗中包括了“玉阶”、“白露”、“水晶帘”、“秋月”等色调一致的形象,加上几个动词的准确使用,意思表达得更加巧妙。“生”表现夜里站在玉阶等丈夫的时间之久,玉阶都生白露了;“侵”表现思妇的感受,露水侵入了穿着罗袜的腿脚,又凉又湿;“下”表现出动作,思妇一身冰凉,心也冰凉,无奈从屋外玉阶走进屋里,放下水晶帘。难道她就不思念了吗?非也。一个“望”字表现出思妇的感情,整夜都在透过玲珑的水帘望着圆圆的秋月,更加渴望与丈夫的团圆,而却孤独一人,自然由思生怨。虽然全诗始终没有用一个“思”字和一个“怨”字,却把思妇由“思”生“怨”的感情细致而具体地表达出来了。真是写“思”而不用“思”,写“怨”却不用“怨”,藏而不露,委婉含蓄,令人遐思无限,回味无穷。
李商隐的《龙池》也写得非常含蓄:“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寿王”指李瑁,他是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本是寿王之妻,却被唐玄宗夺去。“寿王醒”指他在宫中的宴会上心情沉重,即是皇上“赐酒”也无法下咽,难以欢饮。其原因就是《诚戒诗话》所引“近世陈克咏李伯时画宁王进史图云:‘汗简不知天上事,至尊新纳寿王妃。’”“至尊新纳寿王妃”指的就是唐玄宗强夺儿妻之事,但陈克所说的过于直白,而李商隐却说得非常含蓄。张袁臣说:“篇章以含蓄天成为上。”(《珊瑚钩诗话》)从诗歌艺术表达的效果来看,含蓄的表达比直截了当地说出更好。
袁枚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他认为,诗歌如果没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便味同嚼蜡。(《随园诗话》)施朴华也说:“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刘禹锡的《乌衣巷》也是含蓄的佳例。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东晋时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寞、惨淡的氛围之中。昔日衣冠来往,车水马龙的喧阗繁华之地,如今却变成长满“野草花”的破败之所。作者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突出乌衣巷的今昔变化,显示权门之衰落。该诗虽然写景寻常,语言浅显,却有着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清沈德潜称此诗“用笔巧妙”。(《唐诗别裁》)施朴华评为“用笔极曲”。(同前引)
吴乔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作者通过数千里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其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人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持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更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使人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峰火,导致国破身亡的结局。
含蓄在诗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不仅在抒情叙事的诗中有,在写景状物的诗中也有。如王维的《终南山》:“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欲在山中投宿,需要“问樵夫”,这是很自然的。但为什么要“隔水”问樵夫呢?仔细一想,诗人是以此来表达山势的险峻,山路的盘曲。在深山里,一般两人离得很近,可以对面说话;但在隔着溪涧或深沟,要走到一处却很不容易,只能“隔水”相问。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江清”为什么月就“近人”呢?原来这里所说的“月”不是天上的月,而是江中的月。因为江水清澈,所以江中的月影也就特别清楚,江中的月当然“近人”了。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诗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但这些在诗中都没有明显地说出,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孟浩然的这首五绝,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旧时之闺(宫)诗怨,尤以含蓄为妙。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昭阳、汉殿为赵飞燕姐妹的居所,“昭阳”即汉成帝的宠妃昭仪所居的宫殿。当时秋日,故称乌鸦为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所以日影即指君恩。这首诗的语意很清楚,没有含混不清或需要补足的东西。但是它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还有言外之意。后两句写的是宫女的哀怨:倾城美貌之人,尚不及日暮归鸦。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殿的日影,以暖其身;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反倒不如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多情之人,反而不及无情之物!设想愈痴,其怨愈深。《冷斋夜话》举了不少关于含蓄的例子,其中就有这首诗:“诗有句含蓄者,……如《宫怨》诗‘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是也。”
司马礼《宫怨》末二句借落花作比:“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玉沟。”花落虽无人顾惜,固然可悲,但它还能随着沟水流向人间;至于自己则终老于冷宫之内,出头无日,连落花都不如了。这些诗中都没有明白说出,而是含蓄其中。此联虽系描写景物,但“宫怨”却跃然纸上。诚如《历代诗话》所云:“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久之,而其句与意之微,乃可得而晰也。”杜牧《宫词》(《全唐诗》作“秋夕”):“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女子的痛苦,只写他们在会学舌的鹦鹉跟前,噤若寒蝉,不敢说话,就是含蓄的说法。满腹怨愤却不敢吐露一个字,怕的是鹦鹉学舌传开,招来横祸。这欲说而不敢说的事实提示我们:宫女们所处的不仅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恐惧的凶险之地!
苏轼曾经说过:“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从上引诗例足见:为诗含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