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探讨

2012-08-15袁国庆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教师教学活动

袁国庆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 315100)

体育教学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探讨

袁国庆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 315100)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这是令体育教师头痛的事情,上课时总是提心吊胆,所以在教学中只要不出伤害事故,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事能否少出现,甚至不出现呢?就此问题,笔者在学校展开体育教学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探讨与研究,找出有效的方法手段,来减少体育课上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并用于实践来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能顺利进行,减轻教师的压力。

伤害事故;安全隐患;心理障碍;隐藏;预防措施

1 前 言

体育教学很多时候要利用各种器械练习,有时还有强烈对抗,所以稍不注意,就会有伤害事故发生。目前,体育课学生受伤是一件让体育教师头痛的事情,上课时总是提心吊胆,学生一旦受伤,哪一方都不轻松,弄不好还要算作教学事故,而最受罪的还是受伤了的学生,不但要忍受着痛苦的煎熬,还要耽误学习,这样的事情能否少现出现,甚至不出现呢?就此问题发表一下笔者学校的做法,以引起所有体育教师的关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学校2000~2010年体育教学中学生受伤情况进行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 果

经过半学期的文献资料查阅,得出从2000~2010年以前,每年都有1例以上的拉伤、扭伤和骨折等伤害事故的出现。

3.2 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3.2.1 师生双方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思想重视不够 有些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中只注重教和学,而忽视安全问题;教师上课前未能认真备课,未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执行课堂常规不严格,组织不够严谨,随意性强,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讲解不够,要求不严,而上课时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少,另外他们好胜心强,好奇心强,一时心血来潮,就会忘乎所以,不顾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冒失地“显身手”,结果就出现伤害事故;教师不能对学生收放自如,任由学生随心所欲,教师在课上只注重“练”的本身,而未想到不合要求的一跑、一跳、一投,一个随意的推、拉动作以及练习高难度动作时的畏难情绪、练习熟练动作时麻痹大意等思想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3.2.2 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 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直接导致身体反应能力的高低,这也是损伤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做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升高,增强神经的灵活性和肌肉、关节、韧带的弹性、伸展性,扩大活动幅度。如果准备活动做不充分。此时,因身体存在惰性,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力量弹性和伸展性,这时还跟不上我们所做运动的需要。这不仅会影响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可能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甚至发生损伤事故。例如,有些教师经常让学生或体委来带着做准备活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但稍不注意,背后就可能存在着隐患。一种情况是专项课,如足球课或篮球课,由于学生比赛心切,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而且有些学生根本不认真做;另一种情况是考试课后,有些教师让学生去玩球,缺乏专项准备活动。

3.2.3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隐患不够重视(1)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熟练,练习时不按要求做;(2)保护、帮助不及时、不到位;(3)对抗激励的项目,学生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

3.2.4 身体素质差异和心理素质较差也是产生伤害事故的又一原因 在同一个班里,大部分学生的年龄、体质、身体发育和体育基础比较均衡,但学生之间仍存在着个别差异,尤其是个别项目,有些学生接触较少,主要受力部位力量较弱。教师如果不能切实掌握学生具体情况,统一布置任务和提出较高要求,势必会使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超负荷练习,不仅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甚至会发生伤害事故,所以要求教师在安排练习负荷时要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给予减少,针对个别学生练习时可以亲自做保护帮助,以免出现学生保护不力的现象。

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缺乏完成动作的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器械项目中练习往往很容易受伤,而现在体育教学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一定关系。例如,一次上跳箱课,跳上跪撑时,一位女同学总是不敢跳,跑到跳箱前就停,也看出来她也很着急,笔者就鼓励地对她说:“勇敢点,你能行,我亲自给你做保护。”经过了劝说,她跳了,由于起跳时犹豫了一下,抬腿不高,左腿膝盖正撞在跳箱前沿上,造成左膝盖扭伤。

3.2.5 课的组织不合理、教师之间场地协调不合要求及课的安排不当,也是出现课堂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 由于学校实际情况,场地小,经常导致一个操场上有4、5个班上体育,如果组织不当,场地安排不合理,也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如场地划分不合理或在同一场地同时进行几种练习,投掷区离其他区太近,随意穿越投掷区,分组练习保护帮助不到位等,这些都会引起伤害事故。

运动时人体机能总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中间的稳定状态、最后的疲劳过程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将难度大、强度高的练习安排在稳定阶段,如果安排在疲劳阶段就易引起伤害事故。此外,上、下肢一部分负担过大也是课程安排不当的表现,如为了发展下肢力量,过多地进行跳跃及滑步练习,极易引起髌骨劳损等。

3.3 预防措施

3.3.1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重要内容,它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多种优良品质。教师要利用各种环境去教育学生,其中竞赛是最好手段,不可忽视。学生和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有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

3.3.2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体育教师课前应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排队安全事故的隐患,如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安装的牢固与否、场地平整等,对于场地安排,几位体育教师课前及时进行协调,以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宗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在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安排内容而定。准备活动在有些教师看来分量不重,在有些学生心中也无所谓。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一听是自己喜欢上的课,很兴奋,就跟教师说:“别做准备活动了,直接比赛吧!”这时教师要控制好准备活动,千万不能随心所欲,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对那些不认真做准备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3.3.3 加强纪律教育,禁止滥用粗暴的动作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教师也应做到。身上不许带有小刀等硬物,不要佩戴胸针等物,不留长指甲,上课听从指挥,严禁有嬉戏取闹现象。在对抗比赛教学中要对学生强调禁止使用粗野动作,任性蛮干,如有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教师可以将其罚下“冷处理”,经批评教育后再让其参加练习。

3.3.4 科学组织教学,加强防护措施 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认真研究教材,充分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事先有数,事先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分解到完整的教学规律,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区别对待。另外,要根据一年四季气候不断变化,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时,要考虑气候因素,以免受伤。

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是减少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他人防护和自我防护。他人防护主要是要体操练习中的保护帮助。在保护帮助中,首先注意保护人的选择,保护人要有责任心,身高力量上要适合,必要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亲自做保护帮助。其次要注意保护方法的正确,错误的方法有时连保护人都可能受伤。自我防护是通过自身防护动作来保护自己,主要是在球类练习和比赛中,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直接向前或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3.3.5 加强卫生保健工作,消除心理障碍 充分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结合体检资料,建立健全学生健康卡片等。体育教师要学习有关保健知识,做到体育卫生相结合,加强医务监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看见山羊跳箱就害怕等,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安全事故发生有一定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或急于求成,胆怯时出现伤害事故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宣传工作,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学生上课时受伤,虽然不可能绝对排除,但只要我们时刻警惕,有正确防范措施,伤害是可以减少的。及早排除隐患、让学生少受伤害,笔者学校按照上述要求去做,去年未出现课堂教学学生伤害事故。这说明这一做法有一定使用性,应大力提倡这种预防措施,减少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让学生轻松愉快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4.2 建 议

学生一旦受到伤害,不但要忍受精神、身体上的痛苦和耽误学习外,家庭可能还要在经济上承受一定的负担,笔者学校有一名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走楼梯时摔了下来造成骨折,共花了一万多元。对于这一数字,有些农村家庭根本承受不起。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入保险,而有些家庭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没事,笔者觉得应向社会呼吁:打消家长侥幸心理,鼓励学生入保险,万一受伤,这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补偿,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所以应加强对学生、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宣传。

[ 1 ]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 2 ] 孙中文.对伤害事故的另类思考[ J ].中国学校体育,2002(4).

[ 3 ] 邱远 .试论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 J ].上海教育科研,2001(2).

G807.0

A

1674-151X(2012)05-1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51

投稿日期:2012-02-23

袁国庆(1975 ~),小教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教师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