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

2012-08-15陈学东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天津市残疾人体育锻炼

陈学东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 300300)

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

陈学东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 300300)

本文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天津市市内6区影响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指残疾人的个人原因,包括文化程度、心理障碍和兴趣爱好;客观因素主要指家庭状况和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条件、场地器材和社会风气。

残疾人;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对策

兴趣和爱好往往是人们积极参加某项活动的驱动力。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健康知识和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调查显示,在残疾人体育锻炼队伍中,70%以上的人是由于对某项运动感兴趣、具备一定运动基础才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而大部分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残疾人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于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的缺失,对于体育锻炼对自身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不具备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适宜的场地器材是残疾人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必备条件,尤其是针对各类残疾人的专门体育锻炼器材对于他们的康复健身具有重要作用。残疾人由于身体不便利而与环境存在较多的障碍,使得他们对参与社区体育锻炼活动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次调查统计来看,天津市市内6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新建了许多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和器材,但大部分健身设施都是面向健全人而设立的,针对残疾人而设立的健身器材几乎没有。

残疾人由于在肢体上或功能上的缺陷自身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自卑感和忧郁

1 前 言

本文在了解天津市市内6区残疾人体育锻炼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为构建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体系和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研究对象

天津市市内6区残疾人日常生活状况及体育锻炼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天津市有57万残疾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47%左右。本次调查选取市内6区近200名残疾人作为调查对象,从调查反馈了解到,目前天津市社区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人数较少,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存在诸多难题。根据实践调查显示,影响天津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残疾人的文化程度、心理障碍、兴趣爱好、经济状况、场地器材及社会风气,其中文化程度、心理障碍、兴趣爱好属于主观影响因素,经济状况、场地器材、社会风气属于客观影响因素。

据调查,对于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影响感,这种自卑和忧郁心理将直接影响到残疾人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残疾人比较偏爱一个人锻炼,不愿意在市民较多的地方出现,更不爱在正常人面前进行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残疾人的这种心理障碍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而且如果这种障碍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逐渐造成心理变态,严重的摧残身心健康。

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一个必要保障。从调查中了解到,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残疾人队伍中,绝大多数家庭有稳定的收入,并且几乎80%以上的残疾人在锻炼过程中有家人的陪护,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残疾人极少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来。不少残疾人因为生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没有保障而忧心忡忡,他们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维持生计上,所以这样的残疾人没有金钱也没有时间参加社区体育锻炼活动。

社会助残风气对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尽管目前社会扶残助残风气在不断增强,残疾人体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但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不良社会风气在不断滋生,部分人群对于残疾人还存在歧视和偏见心理。此外,残疾人的文化程度以及性别差异等因素对他们的体育锻炼活动也有一定影响。从调查来看,文化程度较低的残疾人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性不足,且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参与体育锻炼的时机也较少,而具备较高学历的男性则成为残疾人社区体育锻炼活动的主体。

3.2 加快推动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基本对策

第一,高度重视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活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残疾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社区体育锻炼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内容,扩大交际范围,而且可以对残疾人的康复和保健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残疾人体育事业,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领导,把残疾人体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第二,健全社区残疾人体育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社区残疾人体育联合会,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残疾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质。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和体育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开展残疾人自强健身活动,增强残疾人体育健身意识,推广具有特色的残疾人体育健身项目。

第三,增加社区残疾人体育经费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筹集资金,建立残疾人体育锻炼活动的专项经费,以保障残疾人的日常体育锻炼和比赛活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积极探索适合残疾人的社区残疾人体育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加大对社区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的投入,使残疾人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体育大家庭中来。

第四,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社会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各种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良好风尚,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五,加大社区残疾人体育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普及残疾人体育知识,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公众对残疾人体育的认知程度,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社区残疾人体育锻炼活动。要利用全国助残日、全民健身日、盲人节、聋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号召、组织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

4 建 议

为了加快推进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活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锻炼活动对于残疾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健全社区残疾人体育工作领导体制,成立社区残疾人体育联合会,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筹集资金,增加社区残疾人体育经费投入,加大对社区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的投入,使残疾人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体育大家庭中来。加大社区残疾人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残疾人体育的认知程度,消除对残疾人的各种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良好风尚。

[ 1 ] 郭卫,贾勇,谭涌.残疾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 2 ] 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概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 3 ] 杨俊涛.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J ].体育世界,2011(1):74-76.

[ 4 ] 周坤,李天珍.残疾人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6(3):49-51.

G812.49

A

1674-151X(2012)05-155-02因素主要是残疾人自身的体育兴趣爱好,其次是社区的场地器材情况,第三位是因残障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第四是家庭经济状况,第五是社会助残风气,最后是残疾人的个人文化程度。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78

投稿日期:2012-02-16

陈学东(1981 ~),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天津市残疾人体育锻炼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我骄傲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